更三高考订阅页

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有哪些变化?

Ai高考 · 高考综合信息
2019-06-04
更三高考院校库

近日,《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鲜出炉,与往年相比,2019年高考的考查要求有哪些变化?而考生又应该如何科学复习呢?

于“微”声处听“惊”雷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科解读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新鲜出炉,2019年《考试大纲》从“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两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小编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一、2019年考纲综述

2019年《考试大纲》包含“考核目标和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两部分内容。2019年与2018年相比,“考核目标与要求”更加明确,“考试范围与要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更加具体,这体现了高考改革的延续性与稳定性,更加注重对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考查。

2019年《考试大纲》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的六种能力,集中体现在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主要考查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主要考查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

二、2019年考纲最新变化

(一)新增对“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考查。

2019年《考试大纲》在“考核目标与要求”和“考试范围与要求”部分两处提到“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这一指导思想。这一突出的变化表明2019年高考将继续强化“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思想道德素养”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语文的人文性和“载道”意识会更加突出;“科学文化素质”,强调理性思维,隐含着对逻辑思维的考查。

(二)将“实用类文本阅读”调整到“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前

2019年《考试大纲》的另外一个突出变化就是在“考试范围与要求”部分,调整了文本的考查顺序。将“实用类文本阅读”调整到“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前,也就意味着试题命制中4-6题为实用类文本阅读,7-9题为文学类文本阅读。此处调整,将论述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两题相连,较以前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相连更符合考生的思维认知规律,命题更为科学、严谨。

三、2019年高考备考建议

(一)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考的育人导向功能会在2019年高考中体现的更加充分,高考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大的政治,“立德树人”的要求决不是一句空话,学科素养、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更多的融入到考题的情境中。尤其是近两年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背景越来越趋于“宏大”和“时政”,所以建议广大考生整理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相关素材,深刻理解十二个词语的涵义和外延。

(二)强化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

2017版新课程标准颁布后,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被凝练成“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而高考就会集中体现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命题的形式和方向会侧重“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广大考生要尽快补齐“逻辑思维”和“传统文化”这两块短板,补充相关知识,内化个人素养。

(三)重视现代文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和手法。

2019年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的命题顺序发生重要变化,这预示着考生必须要树立文体意识。论述类文本着重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把握,实用类文本着重考查考生对关键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而文学类文本则重点考查学生对艺术手法和谋篇布局的把握。以上不同类型文本,考生必须要明确。

(四)研究高考真题,培养命题人思维

语文命题是有规可循的。建议广大考生认真研读全国课标卷的真题,从中摸索出答题的规律,并注意从高考命题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答案,经常性的去比较下自己的答案与全国卷答案的区别,研究答题标准,规范语言表述,会对后期成绩的提升大有裨益。

看似2019年《考试大纲》与2018年相比变化“细微”,但是背后所折射出命题思想却“惊”为天人。广大考生必须以考纲为依据,科学备考,方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立德树人鲜明导向 数学素养综合考查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数学科解读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了《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从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2019年山东高考数学卷将第二次使用全国新课标I卷,也是最后一年传统高考,2020年将全面实施新高考。作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关键性过渡年,研读《考试大纲》对教学和备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2019年考纲综述

2019年《考试大纲》是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以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制定,较2018年文化素质的要求有所提升。《考试大纲》在延续2018年指导思想、考核要求及考试范围方面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

仔细研读《考试大纲》,主要体现四个注重:

(一)注重高考宗旨和功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培养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以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基本遵循,科学构建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继续坚持“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继续明确“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一高考核心功能;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内容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

(二)注重考查数学基础知识

全面而又突出重点地对数学基础知识考查,增加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注重学科内在联系和知识综合性,深度考查知识网络的交汇点。

(三)注重考查数学学科的关键能力

强调能力立意,注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考查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的能力。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同时,切合考生实际,并展现数学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重视试题间的层次性,合理调控综合程度,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注重考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数学思想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学科素养,2018年高考试题处处体现学科核心素养。《考试大纲》提出,精心设计数学主体内容,创设新颖问题情境,增加研究型、探索型、开放型等类型试题,在数学知识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抽象和概括并加以运用,以达到考查考生数学核心素养和思想方法的目的。

二、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与要求较2018年相比依然是必考和选考内容,文科必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和选修系列1内容,理科必考内容为必修内容和选修系列2内容,选考内容均为选修系列4的“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和“不等式选讲”2个专题。

三、2019年高考备考建议

2019年是关键性过渡年,站在新旧高考交替点,为了更好的科学备考,结合《考试大纲》,现给出以下备考建议:

(一)研读考试大纲,精准科学备考

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全面盘点高考必考考点,了解并掌握考试范围和考试重难点,避免出现备考偏离方向现象,做到精准备考。

(二)落实素养要求,培养“四基四能”

结合新《课程标准》对数学学科素养的要求,培养数学关键能力和必备思维,在学习和备考过程中,夯实基础知识,提升基本技能,培养基本数学思想,丰富基本活动经验。不断提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应对题目中所渗透的新高考要求。

(三)注重合作探究,参与课堂活动

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的关键能力之一,通过探究过程,实现对知识掌握的升华和运用。高考试题中的创新试题往往是对学习过程中探究活动的考查,考生要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多对问题提出问题串儿,多维度、高深度地学以致用。

(四)拓展数学视野,增加知识广度

《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了题目综合性考查,那么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重点不能只放在单个知识点和专题上,要增加知识广度,拓展数学视野,善于发现知识联系,进而透析命题意图。同时,2017年和2018年高考均对数学文化进行了考查,考生要继续给予关注。

(五)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关联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将知识模块化,可专项复习;将知识网络化,可统揽全局。构建知识网络,可以更好形成高中数学知识体系,对知识脉络的形成、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知识间的关联性有了更好的把握,更有利于考生在知识综合力方面的培养。

高考英语2019主旋律:继承与发展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英语科解读

一、2019年考纲综述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继承并坚持《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精神和高考方向“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紧扣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考查学生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为主要目标”,体现命题稳定,强化核心价值,引导基础教育方向。

二、2019年考纲最新变化

从《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来看,2019年英语新课标全国卷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一)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自2017年“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实行以来,英语新课标全国卷在“注重立德树人,突出文化品格,既服务选拔功能,又突出人文素养”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内容涉及英语学习的三大主题,即: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各个文本均不同程度的渗透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应具备的隐性的教育功能,既考查了英语作为一门交流工具应具备的交际功能,也在语篇中传递着至真至善至美的永恒主题,关注着人类命运的共同体。

(二)以学生关键能力为本,落实学科育人基本功能

英语新课标全国卷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继续深化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考查,相对弱化语法,加强听力、阅读、写作能力,体现交际功能和中国文化元素,讲好中国故事。比如2018年语篇填空特别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如:strengthen,energetic等单词的考查。再如第70题对it/running的考查,体现对交际能力的考查要求。

(三)以学生必备品格为基,落实学科树人最终目的

自2017年以来的英语新课标全国卷全面体现英语学科的时代性、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比如2018年卷阅读理解D篇“We may think we’re a culture that gets rid of our worn technology at the first sight of something shiny and new, but a new study shows that we keep using our old devices well after they go out of style.”关注环境保护,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四)以过程导向考查为壳,落实中国传统文化主体

2017、2018年英语新课标全国卷文本选择、试题命制等均能“彰显文化自信、融入核心价值,既考查英语知识,又传承文化精髓”。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象征符号,是中国作为经济大国应具备的软实力。比如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短文改错“During my last winter holiday, I went to countryside with my father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篇,通过学生习作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知识的过程导向,同时展现“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变”,以“管窥全豹”的形式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的勃勃生命力。

英语新课标全国卷试题精心萃取思想精华,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展现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体悟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

英语试题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中外文化的对话与交流,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再如2018年卷书面表达“你的新西兰朋友Terry将去中国朋友家做客”的情景设置真实,任务要求符合学生能力水平,又自然融入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外语、了解外部世界的同时,运用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也引导学生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

命题人既“偏爱”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又注意在命题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整套试卷呈现独特传统文化的典雅和端庄。

三、2019年高考备考建议

英语新课标全国卷试题从总体上特征明显:突出学科素养,强化核心价值;突出主题语境,强化语言知识;突出语篇理解,强化语言运用;突出必备知识,强化关键能力。

第一、语言知识方面,考生要掌握并能在语境中正确运用《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规定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项目(11大项68个子项)和24个话题。平时多阅读涉及这些话题的相关语篇,多阅读反映中外优秀文化、大众科技(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知识)、社会生活、绿色环保以及讲述中国故事等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体现立德树人、家国情怀、文化使命、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的主题语篇。对于“词汇量为3500左右”的要求应以熟悉为主,常考词汇熟练准确运用。

第二、听力方面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备考过程中,考生应全面训练听力微技能,注意方法多样、形式各异,话题为主、专项为辅。注重基本语音、重音、语调变化、语调与节奏及其在口语交流中的运用,并注重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语音差异,加大词汇训练及词汇运用训练,培养语言技能。

第三、阅读方面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更要强调具有国际视野,浏览、关注世界时事,强化原版阅读。

备考阅读理解训练时:

1.限时训练,在15分钟内完成两篇,或35分钟内完成一套题中的阅读部分(五篇)。

2.完形填空训练必须与阅读相结合,培养语感,体会语义,体会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第四、写作方面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书面表达真正测试的目的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的能力,文字表达必须有效,必须达到交际效果。

在备考中一定要限时写作,尽可能把已经学过的句型、句式运用到写作中去,形成自己的写作框架与套路,真正体现“用语言做事”的语言学习规律,即将所要表达的思想与内容表述清楚、表达流畅、表述地道。

物理命题与“日常学习生活”值得关注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物理科解读

教育部《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于2019年01月发行。

新《考试大纲》从《总纲》到《物理科》,在理念、思路、目标等方面的表述都有明显的变化,使指向更具体、全面和精炼。

总纲:

《考试大纲》总纲陈述了“高考”的概念及其属性;说明了《考试大纲》的性质、功能及制定依据;明确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总纲第一段关于高考的表述上,将2018年的“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表述为“按照招生章程和计划,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把高校的录取依据表述得更全面、更具体,不单看分数和计划,还要对照“章程”里的录取条件等要求。

总纲的第二段关于高考考试内容的改革,将2018年的“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突出考试内容的整体设计,科学构建了高考评价体系。”表述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以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基本遵循,科学构建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考评价体系。”拔高了“高考评价体系”的政策高度,赋予“高考评价体系”更具体的思想内涵。该段在2018年的基础上,更明确界定“一核四层四翼”的考查目的、考查内容、考查要求三层含义。

一、2019年高考物理大纲综述

《物理考试大纲》包括“I.考核目标与要求”、“II.考试范围与要求”两个部分。

“I.考核目标与要求”说明命题的思想宗旨、立意导向,阐述物理科考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等五种能力的内涵。

II.考试范围与要求”说明要考察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学等内容范围,界定了必修一、必修二、3-1、3-2、3-5五个必考模块和3-3、3-4两个选考模块,列出了各考试内容的考点及其能力要求和考试实验。

二、2019年《物理考试大纲》的新变化

“I.考核目标与要求”第一段,2018年的“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2019年表述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对考生的“思想观”和“科学观”要求更明确和具体。

“I.考核目标与要求”第二段,2018年的“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2019年表述为“注意物理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生产劳动实践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大力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日常学习生活、生产劳动实践”,意味着命题更加体现“考察要求”的 “应用性”,并且如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理综物理试题,试卷中平时学习中常见的试题面孔增多。

2019年《考试大纲》中“德智体美劳”反复提及,新一年的物理试题将更多地采用优秀民族文化和国家的科技进步成果等方面的物理素材。

物理科要考察的“五种能力”释析没有变化。

考试内容中72个必考考点和32个选考考点及其能力要求没有变化,12个必考实验和4个选考实验没有变化。

三、2019年高考备考建议

根据2019年《考试大纲》的新精神,结合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的试题特点,特提出以下迎考建议。

(一)做熟、练透中档题

2018年试题难度明显下调,选择、实验、计算题中均没出现大难度试题,这是契合新高考改革,降低物理试题的难度,聚集新高考选考物理的人气。

(二)立足常规题型训练

2019年《考试大纲》提出注意物理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的应用,如2018年理综物理试题的特点,试题的熟悉面孔增多,不过多追求“创新”题型,更忌偏和怪。

(三)从细处盘查小知识点

2018年考题包含知识点较多,14题包含了5个以上的知识点,24题包含了4个以上的知识点或规律,考题的难度降低、考点的密度上升。

(四)图像题注意从规则到不规则的转型

运动图线类命题朝着非匀变、非直线、非共点等条件的解题方向转型。

(五)重点模块全方位训练

重点模块大密度考察,如静电场、电磁感应各出了两个题。

(六)适度领会“一核四层四翼”

“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指导科学命题,而不是追求更新、更难、更偏,导向“3+3选考”背景下的物理选科,试题更加平实化。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化学科解读

一、2019年考纲综述

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依然有两部分内容——总纲与分科考试大纲。总纲部分的描述有大幅的调整,首次明确提出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指出了考查目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尤其明确了高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

化学科的考试大纲同2018年相比,只在第I部分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略有变化,强调了对考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并指出“化学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这是第一次把“思维方法”写进考纲,说明高考更加注重化学学科的特质,认识问题的视角及化学学科所独有的思想与方法。体现在考题中,会增加题目的思考容量,更能体现考生的学习潜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学科素养。这样的变化也是为即将到来的2020年新高考做好衔接与铺垫。

二、2019年考纲最新变化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强化化学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突出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命题中的热点内容相对来说较为固定,在备考时尤其注意以下几点:

1.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考查相关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2.电化学: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离子与电子移动方向、电子守恒的有关计算。

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位置与性质的关系、半径比较、熔沸点高低的判断。

4.离子浓度关系:以图像题的方式考查电离和水解。

5.利用盖斯定律及键能计算焓变。

6.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的应用与计算,转化率的计算。

7.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电子守恒的应用。

8.化学实验: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化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设计合理方案,初步实践科学探究。

9.工艺流程:用已知推未知,真正考查学生素养,要求考生灵活运用物质性质及制备、分离方法,能够做出合理预测,解决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10.有机框图推断:综合考查官能团的性质及转化,能够面对陌生复杂的情景把问题解决。

11.物质结构与性质:掌握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能够从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视角认识物质世界。

12.化学与STSE:体现化学科的社会功能价值。

三、2019年高考备考建议

化学科考试,是为了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因此,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要注意依托基础,培养能力。具体建议如下:

1.基础知识必须做到全面、熟练、准确。

2.要加强对课本例题,常见习题的利用。高考题目许多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因此在平时学习中,要重视对课本例题,习题的讲解、引申、利用和升华。[如2018年全国卷I第26题醋酸亚铬的制备其实是来源于“Fe(OH)2制备”的实验(见2003年全国卷)]

3.典型题目需要多进行反思与总结,学会举一反三。注重做题后总结:①命题者的意图是什么?②题目设计的巧妙处何在?③此题的关键何在?④题目有何规律?是否可推广成一类题型?⑤此题为什么这样做?⑥做题过程中暴露了哪些弱点?⑦这个问题改变设问角度,还会变成什么题目,要善于积累,一是成功经验,二是失败教训。要建立错题档案,把平时练习或考试中做错的题目积累成集,并且经常翻阅复习,定期复习不牢固的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巩固成果。

4.要注意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能快速看懂题目。全国卷注重考查的能力,高考是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高质量地完成答题,因此一定要学会如何审题(搞清楚题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如何快速寻找题目的突破口,有时候答案就在题目中。(如2018年全国卷I第26题“醋酸亚铬易被氧化”,“难溶于冷水”这两点就是答题的突破口;第27题“生产Na2S2O5,通常是由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后面有两处设问都是来源于这句话)。

5.注意能力,强化训练。通过审题训练,树立审题意识,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通过研究高考试题答案,提高组织答案意识、能力和方法,注意答题规范。训练题一定要精选,坚决避免简单重复和不需思考即能作答的题目出现。

6.多练习信息给予题,以提升自己的学习潜能;关注社会和热点问题,学会提出问题,并能对照知识认识、分析、解决问题。

相信在备考时把握好方向,本着重基础、重应用的原则进行全面复习,就一定会在2019年高考中创造佳绩。

立足素养,建立关联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生物科解读

一、2019年考纲综述

2019的《考试大纲》与2018年相比,由“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变更为“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新增“高考生物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等方面的应用,有利于高校对新生的选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调并重视知识、能力和素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高校对新生的选拔要求,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焦点说明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命题,试题聚焦生物学大概念;突出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中的热点内容相对来说仍比较固定,在备考时尤其注意以下11点:

1.细胞结构与功能:以生物膜系统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细胞器、细胞核、细胞膜等相关内容。

2.细胞中的物质组成:以细胞中的有机物为载体,侧重对核酸、蛋白质、糖类等综合考察。

3.物质运输:理论联系实际,考查细胞中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原理、方式等。

4.实验设计与分析: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常见实验的原理、流程以及结果的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

5.中心法则:以DNA的复制、转录、翻译为载体考查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及方向。

6.植物激素:联系生产实际考查五大类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原理以及应用。

7.光合与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光合与呼吸的综合应用、光合与呼吸速率的测定。

8.稳态与调节:分析内环境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物质交换的关系)和理化性质(渗透压—水平衡),胰岛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的过程和特点、不同植物激素的来源、运输、作用、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9.种群和群落:种群和群落的判断、种群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演替类型的判断。

10.遗传基本规律:基因的来源、性状的显隐性关系、遗传方式、亲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概率、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前提条件、结合遗传系谱图分析推断某个体的基因组成及亲子代之间基因的关系等理性思维;该考点常与变异、育种、基因的表达和进化综合。

11.生态系统及功能:创设某一营养级某种生物不同年龄的个体数、或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能量为背景,考查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绘制、种间关系和生态系统的组成判断、功能类型的特点;食物链中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分析等等。

三、2019年高考备考建议

(一)充分重视教材,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教材是考生掌握概念、原理、过程、规律的根本。在没有充分理解原理的情况下去刷题,是舍本逐末的行为。从“问题探究”到“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从“相关信息”到“科学前沿”,从“本节聚焦”到“本章小结”,每个细节都体现了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二)联系相关知识,建构知识网络

对考纲列出的知识内容及要求掌握的程度考生必须心中有数,复习要有针对性。全面深化理解教材学科知识(章节内、章节间、模块内、模块间)的逻辑关系,如:元素→化合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构建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对比分析相关知识点及概念, 如:染色体组—基因组、酶和激素等。

(三)注重细节,全面整合关注教材所有细节,包括标题、文字、图片、表格、曲线、旁栏思考、小字补充材料、练习、自我检测等,结合细节知识点创设问题情境,加深理解记忆。 例:2018年全国I卷29题(2)考查收割理论;2015年全国卷第4题考查端粒酶。

(四)注重实验复习, 提高实验能力

将教材基础实验形成网络,将核心知识串联,强化实验原理,实现知识迁移,重视发现史的经典实验。例如18年高考题的遗传实验设计判断性状显隐性。

站在素养高度寻找备考方位

—《2019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科解读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年1月24日正式颁布《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现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2019年考纲综述

高考地理试题的命题是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的地理科部分。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有: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又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考查。

二、2019年考纲最新变化

与2018年相比,新考纲整体变化不大,但在第一部分考核目标与要求中有两个细节变化:

(一)新考纲中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变化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

1.新增“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表明2019年高考将更加注重对思想道德的考查。

2.将“文化素质”具体为“科学文化素质”,注重文化的科学性,隐含对理性逻辑思维的重视。例如:海南岛南部有一个依山傍海的小村庄(甲处),风景秀丽,山青水碧,是省生态文明村。靠着优越的自然条件,村民们大力发展种植和养殖业,过着富足而平静的生活。最近,一个消息打破了小村的宁静,有家大公司计划在该村所属的乙处兴建化工厂,他们将给予村民笔不小的土地征用费,还能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阅读上述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关于征地办厂一事,村民有人支持,也有人极力反对,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如果你是村民,你会持哪种意见?(要求:必先表明“支持”或“反对”,然后阐明自己的理由。)

(二)增加“高考地理学科试题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注重创设与学习、生活、学科发展密切联系的情境”。

这是与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呼应的,具体的地理问题必须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以学生的终身成长为目标。比如令很多考生头疼的地球运动内容的考查,往往是提供了具体生活情境后让考生去解决生活实际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知识原理来源于生活,同样服务于生活。地理的知识原理不是孤立的理论性内容,它需要我们借助于基本的审美能力、价值判断、阅读分析、空间思维和创新能力去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三、2019年高考备考建议

从近年来尤其是去年的高考命题来看,高考试题往往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而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所以“死记知识”、“刷题”效果越来越低,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已经成为新的方向。地理试题以立德树人为重任,以对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综合考查为主线,优选考试内容,突出地理思维考查,使得学科特色得到更加鲜明的体现,也因此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加看重,着重于将所学地理学科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今年的备考,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夯实基础,主抓地理主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一轮复习中,注意基础知识复习的全面性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建议大家制定每一专题的知识网络框架,每一模块的框架。

自然地理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大气环流,气候的分布规律以及成因分析,常见天气系统,水循环和洋流;内外力作用与地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主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以及预防措施等。

人文地理,人口自然增长、人口的迁移,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区位因素,城市化问题及其防治措施,工业、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交通方式的优缺点,旅游资源的评价等。

(二)注重理解能力、读图能力、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针对选择题,最好把常见地理图像熟悉一下,结合经典试题,图文结合,理解记忆;针对综合题,关键还是巩固提高审题、答题能力: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和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四项能力。

(三)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

全国卷试题所有的细节都围绕其主题进行,试题设计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突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而且试题情景和问题中需要学生把握整体性原理的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即强调人地协调,注重区域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学以致用;强化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多采取多元的思考方式。

突出人文精神,吃透核心素养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历史科解读

一、2019年考纲综述

经过教育部相关部门的修订和审定,《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鲜出炉,历史科目考试大纲中考试范围及要求保持不变,考核目标与要求方面进行了部分修改与增添。抓住考纲的细微变化,深入理解考纲的内涵对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意义非凡。

二、2019年考纲最新变化

(一)依据变化

2018年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制定

2019年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制定

【解读】

此变化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人文积淀等十八个基本要点。从高考角度来看,与之最为密切的就是文化基础。文化基础包括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正与考纲中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相对应。历史是一门人文色彩浓郁的学科,除了历史知识外,尤其体现人文领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在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中充分体现。

(二)考查变化

在2018年考纲基础之上,增加“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解读】

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在注重学科素养与学科思维的前提下,最新增添“考察考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在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密切联系社会热点,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发散学生思维,给予学生发表自身观点的权利,让学生敢于张开嘴,迈开腿,不再单纯只是知识的吸收者,而变为探究知识的主导者,将人文主义嵌进课堂,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更加聚焦整体发展,追求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三、2019年高考备考建议

1.紧密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2.认真领会新考纲中“一体四层四翼的” 高考评价体系,关注普通高等院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求,注重知识与能力全面协调发展。

3.以教材为载体,强化历史思维的培养。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教材为载体,借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多视角思考相关问题。例如当我们依据教材对新文化运动大加赞扬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到一些学者对新文化运动的深刻反思。历史学习需要我们大胆质疑历史结论,有质疑,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4.用多元史观指导复习。运用正确的历史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是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事实上,历年的《考试大纲》都明确规定,应“注重考查学生在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不同的史观切入,理解、评价同一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注重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与学科方法,冲破传统历史思维的定式,用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理念来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备考效率。

5.整合教材,提升综合能力。按通史体例重新整合三个模块的内容,构建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抓好通史复习,既可温故,即整理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专题模块的知识;又可知新,即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归纳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构建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形成新的认识。

6. 关注社会热点,学以致用。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此复习的过程中要适当关注现实世界,具体包括:能体现国家意志,被人民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如民生问题;带有战略性、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新价值观的事件,如“一带一路”;既能从现实热点问题取材,又能充分联系本学科知识的现实热点,如“英国脱欧”;学生能运用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而不是纯理论的新提法和新理论等等。

坚持党的领导 以新时代伟大成就统领高考复习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思想政治科解读

一、2019年考纲综述

2019年思想政治高考大纲与2018年相比在考点设置,题型设计,试题分值等方面保持基本稳定,说明目前政治学科的考察模式是成熟的。这就要求我们突出抓好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三项重点工作。

二、2019年考纲最新变化

(一)基本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

2019年高考命题仍将坚持能力立意的取向,以加大考察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例如: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发掘时代主题,构建问题情境,强化对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将紧跟国家当前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生活等领域的热点话题,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生活,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培养关键能力。

再如:考纲中要求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明确了知识要做到精准理解,增强逻辑推理能力,根据社会现象推导、判断,形成自己正确认识的能力。

(二)学科核心素养立意是突出特点

突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强调德育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例如:通过经济生活的新发展理念、政治生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必要性。再如:教材中有关中学生基本素质和公共参与的知识要引起重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正确的辩证法思想和理想信念的养成等,都是学科核心素养下命题立意的重点。

(三)过程导向更加明显

考纲中要求准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这一要求说明理论语言专业化的要求将进一步强化,防止学科语言生活化,同时在描述“概念、观点”的基础上增加了“原理”,也就是在学习中不仅仅要重视“标题式”语言,在复习过程中更要理解每一概念、观点的内涵。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认识。

(四)以新情景、新材料为背景的探究性、创新性、应用性问题设置将成为常态

树立批判性思维习惯,对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例如:2018年全国Ⅱ卷第16题、全国Ⅲ卷第16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为背景,深化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理解,促进学生尊法学法守法,从而培养考生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再如海南卷第24题(2)问,要求考生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行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契机,列举一个海南的传统产业,分析其依托的优势,并提出促进其优化升级提出建议。试题具有开放性,使学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独立思考,从而培养个性化、创新性思维能力。

三、2019年高考备考建议

(一)继续深入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以及中央文件政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求考生对于十九大会议中有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三大攻坚战,战略机遇期,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的、文化自信、国家安全观等核心内容,必须做到熟知、领会、掌握。具体到每一模块来说,《经济生活》需重点关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内容的新拓展,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乡村振兴战略、精准脱贫、进口博览会、对外开放新格局等;《政治生活》要重点关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的完善”和“政党制度”等相关内容的新表述;《文化生活》需重点关注“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的新提法。

(二)必须将2018版新教材的变化融入到复习中

我们学生现在用的教材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变化了。因此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将2018版新教材中知识方面的变化当作复习的重点。例如:拉动经济三驾马车我们过去强调的是“消费”驱动,但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将“投资”这架马车的作用又提了出来,当然这个投资拉动不是楼堂馆所一类的投资,而是新业态、新能源、新技术等方面的投资要加大。这其实也是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的。

(三)夯实基础,建构知识结构。做到学以致用

思想政治考试要求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更加熟练精准,答题时的知识输出也需更有针对性。对学生来说,夯实基础必定是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理解知识、建立知识结构、寻找前后联系,并能结合时政热点进行知识整合与深化。

2022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资讯推荐

高考综合信息

更三为2022级考生整理了2022最新高考综合信息,包括20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