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冲刺必备丨2020年高考作文热点时评最新发布

Ai高考 · 高考综合信息
2020-02-17
更三高考院校库

   提到2020年,大家可能现在会想到这几个关键词:中国年、中国风、新春、新年味。

  这几个关键词看似简单却隐藏着许多高考热点。今天小编围绕着几个关键词,为大家带来了时评16篇,角度多样,赶紧收藏!

  第1篇

  —《在年味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过年的盛情不减,过年的文化犹在,过年的味道只会历久弥香。

  纵然生活在变,环境在变,观念思维也在变,但节日的仪式感没有变,萦绕在心中的真情没有变,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也没有变。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再过几天,就是农历春节。天真的孩童翘首以盼,忙碌的游子归心似箭,许久不见的亲朋喜气洋洋。春节是什么?不同的人对此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或许是冬日街头绵延不绝的大红灯笼,可能是贴满了万家门楣的吉祥对联,抑或是阖家欢乐的团圆饭桌。但毫无疑问,都少不了地地道道的年味儿。

  年味儿是热闹非凡的烟火味儿,也是传承不息的文化味儿。对初来乍到的外国朋友来说,想在新春佳节迅速融入可并不容易。如果说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还能学得有模有样,那么祭祖、赶庙、守岁的习俗就着实有些难以把握了。更不用说,大红的春联有街门对、屋门对之分,精巧的窗花也有角花和团花之别。可以说,春节集祈年、庆贺、娱乐于一身。没有点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很难体会“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这种过年的感觉的。好在,文化的力量没有边界,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正乐在其中。

  走得再远,也要赶赴一年一度的团圆;平日再忙,春节一定要抽出时间走亲访友;逢人脱口而出“过年好”,是问候更是祝愿。从虔敬天地到善待万物,从感恩生活到辞旧迎新,过年是有关时间的仪式感,也是和文化密不可分的精神依归。福气、富贵、长寿、平安、好运、兴旺……说说欢欢喜喜的吉祥话,瞅瞅红红火火的民俗画,道尽了日常生活的情感、期望和生机,写满了中华文化的浓缩、淬炼和积淀。

  过年是岁月更替,年味儿自然也会常过常新。曾经,它藏在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藏在晚辈孝敬长辈的那一杯酒中,也藏在家家户户都贴上的喜庆对联中。如今,它藏在社交软件的红包里,藏在舒心的休闲活动里,也藏在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要寒暄说过年好的祝福里。在不少人的眼里,春节的表现形式在不断做减法,为此不免心生忧虑,传统文化的情感会不会失去载体?这年味儿还是不是那个味儿?

  其实不必担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过年的盛情不减,过年的文化犹在,过年的味道只会历久弥香。生活富足了,以饱餐为目的的一顿饭很难再激起热情,但以饱满为契机的年夜饭常常一桌难求;交通便利了,流动的中国不再山水迢迢,但不少人还有着山高水远的牵挂。当墙上倒挂的福字扫进“集五福”的镜头,当移动支付的红包装满“试试手气”的惊喜,当春晚与贺岁档影片同时闪亮荧屏,这些弥漫在春节里的欢声笑语,满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祈福的依托、美好的心愿。纵然生活在变,环境在变,观念思维也在变,但节日的仪式感没有变,萦绕在心中的真情没有变,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也没有变。

  不久前春运开启,一则“偷偷回家时家人的反应”的视频让人笑中带泪。有合不拢嘴的喜悦,有飞奔而来的拥抱,有牵肠挂肚的思念。一句“回家过年”,寄托了太多情感,承载了多少意义。让我们在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咀嚼浓郁的年味儿,感受文化的魅力,重温情感的力量。

  第2篇

  —《在和谐中呈递文明的名片》

  心在一起、家人在一起,春节的情感内涵就不会变,我们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就会得以赓续。

  一场美好的旅行,不仅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还要有严于律己的自觉,推己及人的胸怀。

  当14亿人的每一分子都能成为文明新风的主体,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就会迈上新的台阶。

  春节临近,有人回故乡,有人去远方,如今,“在路上”成为不少人过年的常态。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出游人次预计达4.5亿。“反向春运”“组团出游”,不断“解锁”的团聚新方式,成为春节里一道美丽风景。

  无论是到乡村寻找地道“年味”,还是凑热闹打卡“网红景点”,无论是踏上行程探亲访友,还是到异国他乡享受悠闲假期,如今,人们过年的方式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年节记忆,各种鲜活美好的“新年俗”,成为人们在“吃好喝好”之后追求的另一种过节仪式感。“有家的地方就是年,有家人的地方就有团圆”,无论是一家人围炉夜话、诉说衷肠,享受天伦之乐、生活之美,还是打点行囊、踏上旅途,收获异乡风情、崭新美景,只要心在一起、家人在一起,春节的情感内涵就不会变,我们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就会得以赓续。

  不过,当我们在感受着传统节日的喜庆,憧憬着假期出游的愉悦,收拾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时,千万别忘了把文明也装入行囊。如今,“出门过大年”的人越来越多,人流聚集,资源限制,风俗殊异,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行为失范、文明失位,再美的风景也将黯然失色。一场美好的旅行,不仅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还要有严于律己的自觉,推己及人的胸怀。博物馆里,父母时时提醒孩子不要吵闹;高铁行程中,医护人员及时救治生病乘客……这些动人的瞬间,是流动的文明线,是最美的风景线,让我们无论身在哪里,都能体味到和谐美丽的中国年。

  文化和民风是一个国家的名片。据测算,今年春节期间,将有超过700万人次出境旅游,同时也会有大量境外游客畅游神州,这一规模庞大的双向流动,是世界感知中国、了解中国的直接途径。每一个行走在外的中国人都是一张中国名片,都是中国文化和国民品格的生动载体。能否让世界看到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国,其实就取决于我们的一言一行。近些年来,中国游客文明素质的提升,成为众多国外游客接待机构的共同观感。

  有人说,真正的文明是所有人种植幸福的结果。14亿人的文明社会,需要14亿人的共同浇灌。当我们不只在意自己的方便,也考虑他人的感受,“占座”“霸座”“车闹”的行为就会更少一点;当我们不放纵自己任性逾矩,对自然、文物多一点敬畏,“刻字留名”、攀爬踩踏的破坏就会更少一点;当我们能有更多文明的学习与实践,类似于向飞机发动机扔硬币祈福这样“无知者无畏”的行为就会更少一点;当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的冲突、误解就会更少一点。当14亿人的每一分子都能成为文明新风的主体,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就会迈上新的台阶。

  紫气迎春早,文明气象新。过年是新旧交替的时间节点,也是新面貌新景象的展现。在其乐融融的气氛里,在处处涌动的暖意中,在四处铺展的新景里,让文明举止伴随新春的脚步,在和谐中呈递文明的名片,将心中的善意和道德感化为行动的力量,我们就能在不断向前的行走中,遇见人间最美最暖的风景。

  第3篇

  —《在团圆中传承优良家风》


  重新认识和整合家风家教等文化资源,在传承弘扬好文化、好风气中建构属于新的时代的春节文化坐标。

  春节的价值内核经久不变,那就是我们内心中对亲情团聚的依依眷恋、对生活幸福的热切向往。

  春节期间是考验廉洁风气的重要节点,也是正家风、正家教的宝贵节点。

  一句“回家过年”,牵动着亿万中国人内心最柔软的情愫。新春期间,万家团圆、共享天伦,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因子,也创造出弘扬优良家风、开展家庭教育的绝佳契机。

  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到长幼有序、敬老孝亲,从年夜饭“节俭为先”到节日期间与人为善,春节集中体现着家风文化。不论地域归于何处,事亲尽孝、敬老慈幼、祈福纳祥、团圆和睦等好家风是共同追求;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爱国保家、勤俭节约、积德行善、诚实守信等好品质也一脉相承。全家团聚的时刻,共同忆苦思甜,共同亲近传统,示范孩子如何尊敬长辈、礼待他人,教导后辈如何为人处世、修身齐家,每一次对家风的精心书写,最终都会汇入人生的字典,成为受用一生的财富。个人需要在家风中来寻找情感归属,家庭需要通过家风来增进幸福和睦,春节里的家风家教,成为我们生活里不可或缺的营养剂。

  家庭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如果轻视了春节的文化意味,把过节仅仅视为“吃、玩、睡、买、游”,那么无疑就冲淡了节日的意义。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许多移风易俗的举措,引导人们回归重家庭、重家风的节日传统。让春节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关键就在于重新认识和整合家风家教等文化资源,在传承弘扬好文化、好风气中建构属于新的时代的春节文化坐标。

  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从娱乐单一到文化多元,春节是常新的,家风建设也需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节日期间亲子同阅读,传承了“耕读传家”的好家风;全家出游体验异乡文化,创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好家风;散步运动强身健体,开拓出“健康过新年”的新家风……过节形式在不断变化,但浓郁年味必定通过一定形式来表达,家风传承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春节的价值内核经久不变,那就是我们内心中对亲情团聚的依依眷恋、对生活幸福的热切向往。

  家风正则党风正,家风纯则政风纯。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党的十八大以来,家风建设被摆在廉政建设重要位置,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抓好家风,夯实了廉政之基,为全社会的家风建设做好表率。《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春节期间是考验廉洁风气的重要节点,也是正家风、正家教的宝贵节点。领导干部当好清廉家风的引领者、践行者,应当“激浊”,立好规矩,管好自己,约束家人,不给不良风气以可乘之机;也要“扬清”,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团圆中正家风、重家教、树美德,凝聚起春节的文化吸引力,体现出中国人独特的文化传统、文化追求。传承好、发展好家风这个“文化家底”,唤醒内心的仪式感、认同感、使命感,我们就能永远记住“回家的路”,不断增进文化自信的力量,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第4篇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唯有同时间赛跑,才能把握机遇;唯有同历史并进,才能赢得未来。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2020年春节团拜会上,领袖回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奋斗历程,激励亿万人民奋进新的时代,书写中华文明新的辉煌篇章。在农历新年的开端、岁序更替的起点,领袖掷地有声的话语,铿锵有力的宣示,激扬起海内外中华儿女风雨无阻向前进的豪迈热情。

  “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为计”。领袖强调“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这首先要从中华民族大历史的角度来理解。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近代以后,中华民族被各种内忧外患耽误的时间太久了,因此中国人民始终有着超乎寻常的紧迫感、时代感。回顾历史,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用110年的时间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用70年的时间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用4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跃升。历史之痛,发展之愿,时间之迫,都化作共同的心声:“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发出来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大江滚滚,大河奔腾。中国对落后挨打的记忆有多深刻,对抓住机遇、把握未来的追求就有多强烈,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意志就有多坚定。由此也可以理解,中国共产党善于从大历史视野对时间进行规划,牢牢把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让国家发展按照稳定的节奏不断向前。领袖指出:“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我们也进行了战略谋划,将分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是我们奋斗的坐标。瞻望未来,全面小康千年愿景成真,现代化百年目标提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召唤在前,这些必将写进历史的奋斗里程碑,激荡起亿万人民只争朝夕的冲锋、不负韶华的奋斗。

  大海,是涓涓细流一点一滴汇成的;史诗,是亿万人民一笔一画书写的。新的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的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从太行绝壁上的红旗渠到小岗村大包干契约上的红手印,从植树造林的“绿色奇迹”到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人民的力量一旦被激发出来,就有着改天换地的伟力。身处这样一个伟大时代,中国人民的每一分子,中华民族的每一分子都应该感到骄傲、感到自豪,也都有施展才华、实现自我的广阔舞台,更应有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使命感与紧迫感。每个人都能与时代同频共振,都能把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就能用亿万人民的人生出彩支撑整个国家的梦想成真,汇聚起奋进新的时代、书写新篇章的强大合力。

  “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领袖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感受到“天时人事日相催”的紧迫感,聆听到“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催征鼓。现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已经充分爆发出来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有源自历史深处的伟力,有亿万人民只争朝夕的奋进,我们的目标一定能达到,也一定能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

  第5篇

—《和音:携手汇聚“和”的正能量》

  中国的春节,正日益成为全球共享的欢乐时刻。在以色列,主要旅游景点被春节主题标语和背景板等装饰一新;在马耳他,“欢乐春节”系列活动现场喜庆热闹;在比利时,盛装巡游的舞龙舞狮队伍穿街过巷;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著名地标性建筑巴特罗之家点亮“中国红”……随着中国农历庚子年的到来,世界的节庆氛围愈发浓烈。

  无论是中国的春节,还是春节的中国,都极具美感。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所指出:“中国春节庆祝活动以最美丽的方式展示文化多样性。”在中国度过10余个春节的埃及学者侯萨穆·法鲁克赞叹,中国人渴望回到期待已久的家乡,看看年迈的父母,共享团圆年夜饭……“这就是家的味道”。随着春节的文化内涵温润国际社会,这份“美感”不仅带来了欢愉,更引发人们的思考。

  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涵养家庭的和美氛围,“和”是春节的精神意蕴。春节文化能走向世界,正是因为它承载着人们对和平、和谐、幸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种追求是不分国界、不分民族的。

  透过春节时令的“小窗口”,世界领悟中华文化“和”的底色。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到“协和万邦”“讲信修睦”的和平信念,再到“同舟共济”“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的中国智慧,启发人们寻找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诸多问题的路径,在世界引发越来越多的共鸣。

  透过春节时令的“小窗口”,世界看到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春节意味着新一年的到来,意味着新的希望,人们期待通过辛勤耕耘迎来更好的日子。”智利圣地亚哥市市长费利佩·亚历山德里之言道出了对中国心志的理解。世界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辉煌成就中,从中国战胜一个个风险和挑战所创造的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中,读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情怀。

  透过春节时令的“小窗口”,世界同享中国发展红利。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带给世界巨大的商机。今年1月1日起,中国对850余项进口商品开始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新增或降低冻猪肉等商品的进口暂定税率,这意味着更多全球优质商品以更低价格直达中国消费者。盒马近日发布的《生鲜年货春运地图》显示,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百种优质生鲜年货顺利抢到了“中国春运的车票、机票和船票”,俄罗斯帝王蟹、巴基斯坦花螺、意大利奇异果、澳大利亚车厘子,还有丹麦、西班牙、德国等地的猪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农产品正在涌向中国家庭的餐桌。中国面向世界的开放合作进程,富含“和”的文化因子,激发出中国市场的强大魅力和活力。

  中国春节,世界年味。春节走向世界,世界拥抱中国。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通过电话向领袖和中国人民拜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布拜年视频……在这迎接春天的日子里,世界各国携手汇聚更多“和”的正能量,将为共同走向美好未来注入信心和动力。

  第6篇

  —《深入群众见真情》


  中南海连着最基层,人民领袖和人民群众心贴心。春节前夕,领袖来到云南,与村民一起制作当地节日传统食品大米粑粑,敲响三声佤族木鼓送上美好祝福,走到摊位前仔细询问春节前市场供应情况……亲切的问候、感人的话语、动人的场景,令网友由衷感叹“太暖心了”。

  心之所系,行之所向。从革命老区到北国边陲,从大山深处到胡同院落,这些年,每逢春节前夕,领袖总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实情、问冷暖,听民声、送祝福。在北京草厂胡同,同街坊一起包饺子、炸饹馇、聊家常;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的饭店,与店主一起炸酥肉、磨豆花;在河北张家口市张北县德胜村,察看住房、生活设施、年货准备情况,同困难群众算收入支出账。领袖的身体力行,生动诠释人民政党“一切为了人民”的不变追求,深刻体现共产党人“忧民、爱民、为民、惠民”的深厚感情。

  “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领袖曾将郑板桥的诗改了几个字,作为自己上山下乡的深刻体会。对群众的感情真一分,干部的作风就会好一尺,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进一程。每一位党员,都应该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

  第7篇

  —《在花样翻新的年夜饭里涵养新年俗》


  鼠年春节将至,年夜饭在哪儿吃成了话题。一些餐厅的年夜饭早早被预订一空、年夜饭半成品月销量超7500份、私厨上门做年夜饭预订率超50%……随着消费升级,快捷、方便年夜饭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省去复杂的准备工序,留出更多时间陪家人,“年味儿”有了新内涵。年夜饭花样翻新,正在改变传统的过节方式,然而略显单调的套餐形式以及“限时餐”的尴尬,又让人们有了新的烦恼。

  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每一个家庭都要精心准备,荤素搭配、咸淡酸辣、老少口味等都要操心,从开始四处采购食材到除夕烧制菜肴,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既有传统团圆和美的喜庆味道,又有隆重热闹的仪式感,乃是辞旧迎新不可或缺的环节。以往,年夜饭都是在家里烧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诸如餐厅预订、私厨上门烧制、网购半成品等方式应时而出,老百姓有了更多的选择方案。

  无论是在饭店吃还是私厨上门,大都采用套餐形式,略显单调,价格也比自己做要高一截,但是胜在省时省力,又有专业厨师烧制,菜肴品质有保证,还是能够被接受的。事实上亦是如此,花样翻新的年夜饭套餐越来越火,比如很多知名餐厅都需要提前预订,有的甚至要提前半年之久,还有严格的时间段限制,即便如此还是“一桌难求”,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新式年夜饭走市场化路线,套餐价格、菜肴样式、烧制方法、供应模式等都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不断迭代升级,结合消费者需求探索商业模式。事实也证明,新式年夜饭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其中涉及到的问题也应该尽早规范,保证大家开开心心消费,热热闹闹过好团圆年。现在,人们接受更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在诸多领域都已体现出来,年夜饭是一个缩影。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化,消费者的兴趣和消费模式也会变化,年夜饭将有更多新鲜花样。这是一个历史延续、传统嬗变的过程,年夜饭、年货、燃放烟花、红包、拜年等传统民俗在社会发展的进程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当下流行的新年俗。

  但无论年夜饭的花样如何翻新,各种新年俗如何演变,都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核仍是一样的——促进家庭团圆、和美、幸福、快乐。

  第8篇

  —《春晚,老汤如何“煲”出新味》


  作为一档飘香了37年的文化盛宴,春晚已经成为中国除夕夜里的特色文化符号,春晚的舞台上储存了国人无数的集体回忆,春晚已经成为中国人心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媒介技术变革发展,融媒体传播趋势则为春晚带来了更多新可能,带来了春晚节目内容的不断丰富、节目形式的不断创新、舞美效果的诸多惊喜等。

  春晚自诞生起便带有鲜明的我国特色。1983年,伴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春晚应运而生。尽管当时舞台小、节目单一,但却激发了中国电视直播的无限魅力,为当时的文艺界注入了新的生机。此后,春晚随社会发展而与时同行。20世纪90年代起,看电视成为中国人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晚也进一步贴近观众,更加注重节目的娱乐性,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国人的集体记忆。新千年后,春晚通过丰富视觉体验、加强互动性,进一步拓展了节目内涵和仪式感。新的时代以来,春晚则愈发注重挖掘传统文化魅力,一系列民族歌舞的创新改编等,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更加注重表达时代关切和人文情怀。在这每年一度的大联欢中,喜气祥和的人情味,契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春晚早已成为中国“家和万事兴”文化情结的有效载体。

  2004年,央视提出“开门办春晚”的口号,后又改为“拆门办春晚”,强调春晚要贴近基层、广听群众意见,吸收各地优秀节目和人才。随后,越来越多的草根明星、民间艺人登上春晚舞台,春晚舞台上高雅艺术与大众娱乐的内容兼而有之、相得益彰,极大丰富了节目形态,同时促进了文化繁荣。迄今为止,春晚舞台打造了诸多传播中华文化精粹、弘扬正气的经典作品,承担起了时代守望者的重要角色。自1984年起,春晚舞台唱响了《我的中国心》《故乡的云》等经典旋律。多年来,春晚不局限特定行业和人群,突出中国多民族特色,表现群体愈发多元。2015年春晚舞台上由聋哑演员打造的《千手观音》,时至今日魅力犹存;2017年语言类节目《天山情》由少数民族演员挑大梁,讲述了汉族和维吾尔族同胞间的故事,传为美谈。显而易见,多元文化让春晚具有平和大度之气,丰富了中国年的多姿多彩。即将到来的2020年鼠年春晚,同样值得期待。首先是在艺术上将有很大的突破,大量的新人将登上2020年春晚舞台;其次在技术上也值得期待,5G+4K+8K+AR技术和裸眼3D技术将为观众带去丰富多彩的视觉体验。

  春晚归根到底是一种媒介产物,最初基于电视传播,又围绕媒介技术变革而不断发展。对于影像内容而言,新技术的应用,丰富并重塑着视听体验,为春晚视觉形态带来极大改观。上世纪90年代起,LED大屏幕亮相春晚,并逐步演变成了精彩舞美艺术的一部分。2012年龙年春晚,全息LED屏被大规模使用,舞台呈现出三维立体效果,为春晚节目本身增色不少。此后,伴随视频技术、全息投影等发展,舞美效果不断带给观众诸多惊喜。如2018年宣传片《大美黔东南》采用VR技术,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感官体验;2019年,春晚首次实现在4K超高清频道直播,通过5G信号对4K信号进行传输、制作,大大提升了观众的观看体验。随着新媒体发展,春晚也“跑步”进入融媒体时代,春晚已不局限于单一的电视屏幕,而是实现了移动客户端、互联网媒体与短视频平台等多端口、同步播出,这一跨越式改变不仅能让观众在多元平台收看春晚,而且还能实时参与互动、评论等,极大提升观众收看体验。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并后,春晚在新的广电巨擘下,具有了更强的集群优势,通过平台联动、规模化运作,将电视、广播、互联网的优势互为所用,春晚品牌的影响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回家团圆是春节文化的核心。春晚曾让多少游子通过屏幕一解思乡之苦,经过30多年的发展,春晚已不仅仅是寄托乡愁的文艺节目,而是演化为了一种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符号既凝聚着全球华人的情感共识,也助力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增加着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的认同感。对于中国大量留学生、侨胞旅居他乡者而言,春晚既是一种文化守护,也是一种身份认同,并起着重要的民族凝聚作用。作为韩国、日本、越南、泰国等亚洲多国的法定节日,春节期间送红包、穿红衣、过春节也渐成时尚,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在全球得到不断增强。

  作为一场国家级的文化盛宴,春晚肩负起了新的时代的传播使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上,以大格局、大情怀展示着家国大爱。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春晚也引发着全球观众的情感共鸣,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全球影响力也在传播中得到了彰显和提升。因此,无论是之于国内还是国际,春晚的文化力量均不可小觑。

  第9篇

  —《2020春晚:唱响春之声凝聚中国心》

  庚子年春晚如约而至。

  不论身在冰天雪地的北方,还是繁花似锦的南国,不论和家人围坐一炉,还是奔波在归途,不论大屏还是小屏,春晚携着欢乐祥和的祝福推开春的大门,定格一年最重要的团聚时刻,凝聚千千万万的中国心。

  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体现人民性、民族性、民俗性、节庆性、时代性、时尚性和国际性的主旨,从舞台美术、联欢互动、新科技运用、融合传播等实现全方位创新突破,在“欢乐吉祥、喜气洋洋”气氛中唱响春之声。

  这是我们的春晚,是中国人共享一席的团圆饭。1983年,第一届春晚诞生,暖暖的春意将荧屏内外紧紧联系在一起。文艺工作者与普通观众情如一家,团圆守岁、其乐融融。从一开始,春晚就将人民的节日、人民的舞台作为自己的定位和品格。自此,从除夕夜全民欣赏春晚节目、点评春晚气质,到整个春节期间好歌走红、热词刷屏,春晚总能成为新春伊始最有热度的全民话题。荧屏上的喜庆团圆与热气腾腾的年夜饭交相辉映,成为神州大地辞旧迎新最鲜亮的标志。

  春晚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塑造了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滋味绵长,激荡人心。从唱响大江南北的《乡恋》《我的中国心》《故乡的云》《相约98》《最炫民族风》,到脍炙人口的《主角与配角》《如此包装》《昨天今天明天》《扶不扶》,再到诸多戏曲、舞蹈、曲艺、杂技、魔术节目,从国家大事到家长里短,从熟悉的老面孔到新人新事新创造,从回首过往到新收获新气象新期待……每一年的春晚,舞台有限,时间有限,但气象万千,回味无限。

  在春晚的舞台,历史与今天、年俗与时尚、节庆与国际交汇,这里有传统中国年的韵味,也有现代中国年的律动。举家团圆观看春晚,回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习俗和美德,梳理一年来国家的欣欣向荣、小家庭的满满收获,在外奔波的疲惫在欢欣中纾解,乡情乡愁在祥和中升华,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油然而生。

  春晚是巨大的文化磁场,也是牢固的情感纽带,借助现代传播手段,与全球华侨华人同频共振。从北京到柏林,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悉尼,从东京到纽约,哪里有华侨华人,哪里就有春晚的身影。不论全球的哪个角落,有春晚就有中国年,有春晚就有中国情。同一台节目,同一种温暖,春晚上的中国人中国心中国情,化为文化的归属感、民族的自豪感,并不断强化我们心中的根源意识,增强对民族文化认同,对祖国大地热爱。

  这是属于新的时代的春晚,唱出美好生活的春之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中华民族自古把“家”与“国”紧密相连。每当欢庆佳节时,最打动人心、最温暖人心、最激荡人心的,总是浓浓的家国情。春节也早已超越了小家的意义,抵达家国的层面。假如我们把37年来的春晚影像连缀起来,如同翻阅一本国家相册,这里有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变迁,有春天的温度、春天的播种、春天的期待。老艺术家、演艺新人、时代楷模、普通中国人,不管何种艺术形式,无论演员的年龄大小与职业身份,祝福日子红红火火、祝愿国家繁荣昌盛,始终是春晚永恒的主题。那些能引发几代人共鸣的节目,历经时间淘洗而历历在目的记忆,一定是激发了我们共同的爱国情,表达了我们共同的强国梦。

  春晚是集结点,也是起跑线。春晚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成长,又将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出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一直藏在春晚的故事里,藏在舞台的春之声里,未曾改变。

  “和祖国风雨同行在每一天”。正如今年春晚《再次相约二十年》所歌唱的,新春来临,让我们一起来书写新的篇章吧!

第10篇

  —《磕头即使是老传统,也不是非继承不可的老传统》


  河北邯郸一位村干部近日向村民提出取消春节拜年时晚辈向长辈磕头的习俗,他在村广播里说,春节期间除了不许放鞭炮外,还要取消拜年磕头这个习俗。这个要求在村里引起了不同意见,有的村民说,磕头是老风俗,应该传承;也有的村民则认为,这个老传统应该改一改。

  春节拜年时,长辈端坐其上,晚辈依次向长辈跪拜磕头,这在一些农村地区比较流行,而且源远流长。说磕头是一种传统习俗,这话并不假,如果翻开古书看看,关于各色人等磕头的规矩应该是不少的,在一个家族里面,晚辈向长辈磕头有一套程式,在宫廷里面,各级官员向皇帝三磕九拜更是一门必修的功课,搞错了的话,杀头都是有可能的。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以后,官场上的磕头基本绝迹,但磕头仪式仍然在民间保存了下来。

  时至今日,在一些家庭里,逢年过节,晚辈向长者以磕头来表示敬意,仍然是一个不可少的仪式。我们看一些反映旧时生活的电视剧,那些大宅门里每逢春节,不仅家族晚辈要依次向长者磕头,就是本无血缘关系的佣人也要排着队向主人磕头,而那长者被磕得高兴了,便大手一挥,来一声“赏!”这种豪气干云的场面,在今天已经不可重见了。而今天的老人面对众多后辈向他磕头的时候,虽然满心欢喜,但要掏出去的红包也是会让他们承受巨大压力的。

  在古代,磕头作为一种仪式,确实承载了一定的文化信息,但并不是只要沾上了一个“古”字,就是宝贵的东西。磕头虽然代表着磕者向被磕者的一种敬意,但也承载着磕者所不得不承受的一种人格屈辱,这在官场上表现得尤为刺目,让人难以接受。当然,家庭不同于官场,如果小辈愿磕,长辈也乐于接受,那就让他们尽情地磕吧。尽管如此,一个对晚辈持有慈爱心肠的长者,是不应该把晚辈对自己弯下身子叩拜作为快乐来享受的,说实话,现代社会的老人如果要以此来在晚辈面前建立尊严,只会造成晚辈与自己的亲情淡薄。

  磕头这种仪式,如果说是一种文化传统,那也只是一种不健康的旧传统。实际上,中国是个大国,各地风俗习惯有所不同,这种拜年磕头的仪式主要流行于北方部分农村地区,而在现代化生活观念输入以后,即使是在北方家庭,这种仪式也在衰微,那位村干部要求取消磕头,其实也是顺水推舟。

  现在,我国的人口迁徙已经常态化,大量北方人进入南方城市工作和生活,原来流行于北方的一些风俗习惯也被带到南方。比如北方人当作大事的冬至日吃饺子和春节前过小年的风俗,随着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已经开始进入上海、广州等南方大城市,尽管土著的上海人、广州人对此颇不以为然,但也无可奈何,有的甚至咸与同乐了。但是,尽管饺子在南方表现出攻城略地的进取姿态,磕头却未能同时在南方获得推广。在看到了这个现实后,回过头来再看河北那位村干部的提议,即使难以在村里获得百分百的响应,也可以视为一种有积极意义的声音。

  第11篇

  —《农村人磕头拜年,图啥?》


  看到一个新闻,河北邯郸某村干部广播“取消拜年磕头”习俗,村支书吐槽说“此前小辈磕头回来膝盖都是肿的”,引来了不少年轻的人点赞。

  算下来,我已经有两年的“磕头史”了。我的家乡是山东济宁,和邯郸离着不太远,因为我们的村子小,我虽然是晚辈,但远不至于新闻上“磕头膝盖磕肿”的程度。

  和上述某村一样,磕头拜年也是我村习俗。不仅在敝村,就算在济宁甚至鲁西南农村,磕头拜年也算是大型社交派对了。每逢此时,村内“少壮派”都要给老一辈磕头。时间一般选在天还未亮的早饭后,少者三五人,多者数十人,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成群结队去拜年。有的老人院子太小了,跟在后面的人甚至只能站在大门外磕头,好不壮观。

  大家来磕头时,老人家中必有一人,或儿子、儿媳,或老人自己,满脸笑意地做搀扶状,“行了行了别磕了”“别磕了,越磕越老”。等到磕完了,往往会招呼来拜年的人吃瓜子、糖果等,一番攀谈交心,嘘寒问暖,最后才不忍地离去,匆匆赶去下一家。

  对我而言,过年磕头拜年是一件比较难为情的事情。一来,我对村里的多数老人并无多少感情,有的居然完全没接触过,并不认识;二来,左邻右舍问东问西,上来就问“工资多少一年”的大有人在,似乎毫无避讳二字,当时正值我大学刚毕业,半失业状态中,这致命一问显然就成了我不想说、又不得不说的隐痛。

  我妈每次过年都让我们兄弟俩跟着去,理由是“你爸去拜年,你们跟着去‘好看’,要不然街上有人说你们”。“好看”意思就是不至于脸上无光。我是个比较在乎别人看法的人,苦于担心左邻右舍背后数落我“不懂事”,我只能脸红脖子粗地跟着去,尽量让我“好看”。但磕头拜年属实比较累,两三个小时内,要不停地“表演”,你会有种逢场作戏的感觉。而且村子里泥地比较多,一遇雨雪,还怎么磕头?裤子上往往都是土,很不卫生。

  据我观察,现在磕头拜年的习俗也已经慢慢弱化了,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少,拜年的范围也越来越小,更重要的是年轻人越来越少。我想,磕头拜年指不定哪天会被新的拜年形式所取代。

  可能是年轻人的个体意识变强了,磕头太累,还沾一身土,哪有被窝里刷快手、抖音强?

  每次磕头,都被很多老人夸“这孩子长得真‘周正’”,然后触及正题:如果你在上学,往往会被问“包分配吗”等;如果已经毕业了,则可能会被问“有编制吗”等,间或夹杂其他问题。我既不包分配,又没有编制,一般都是顾左右而言他,很没有底气。

  每年春节前后,网络上都会掀起“磕头拜年是陋习还是传统文化”的大讨论。我虽然讨厌磕头拜年,但我更觉得它是一种祝福的形式,纯粹年俗,谈不上恶俗、陋俗。

  在农村人的语境里,磕头拜年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对长者的尊重,村里面谁家有70岁以上的老人,邻居们往往都会自发地去他们家磕头拜年,这是表达后辈对长者的关切、尊重之情,也是“敬老”传统的表现。如果村子太大,这个年纪的老人太多,磕头拜年的年龄门槛还要高一些,或者村民们只就近拜年,不一定要跑遍全村。

  除了体现对长者的尊敬之外,磕头拜年也是活络村里乡里乡亲关系的良机。乡里乡亲关系有时比较紧张,争吵时有发生,很多情况下,兄弟几个分家时财产不均,或村民耕地播种时引发“边界争议”,或几年一度的村干部选举等等,都可能成为争吵、争斗的导火索,导致双方几月甚至几年相互不理睬。在这种情况下,磕头拜年往往就能缓和邻里关系。

  说到底,磕头拜年是也是一种民俗,生长在乡村的复杂社会有机体上,背后有宗族、熟人社会、社区构建等微结构支撑,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过随着城市化的高歌猛进,磕头有一天也可能像一座座村子那样消失。别的不说,就是我们山东农村还保留磕头习惯的地方就不剩下多少了。

  第12篇

  —《过年方式在变,新年俗赢在“走心”》


  这是一个年味“在线”的时代。从最早的网络红包,到今年热度高涨的网上年货节,网络对传统文化日渐深入的影响,在春节场景下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少人感慨,一些“硬核”的传统年俗正在淡出,比如祭灶王、舞龙舞狮、燃放烟花爆竹等,而与此同时,旅游过年、进城过年这些时尚、轻快的过年方式,正在成为反映美好生活的新年俗。

  在过年方式的变化中,网络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满足了社会对轻快生活方式的追求。当然,我们可以看到,新年俗的内核仍然是传统文化,新年俗的吸引力,仍然体现在围绕传统文化营造出来的玩乐性、话题性、仪式感、参与感,这些可称之为“新年味”。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各大互联网平台公布的红包总金额超过百亿元,其中支付宝“集五福”上线两天,就有3亿人参与。“集五福”事实上超越了“红包大战”的规模之争:从“富强福号”火箭这样的国之重器,到杭州的五福公交,从市民为公益捐敬业福,到亿万网友加入“扫福”,如此现象级活动足以表明,由于在文化传承中日渐凸显的开放性和影响力,“集五福”已成为新民俗的大IP。

  年味“在线”时代,过年方式在变,而新年俗仍然赢在“走心”——用一套创新的工具和思维,为年俗文化和春节流量“量体裁衣”。传统年俗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一些极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这其中,“福”字不仅直观,而且是内涵性的,这也是“集五福”能够成为新民俗IP的前提。

  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传统年俗文化的传承并不容易。而围绕年俗文化“祈福”的内核,“集五福”开枝散叶的一整套玩法,不仅延伸了年俗文化应有的玩乐性、话题性、仪式感、参与感,而且让年俗文化充满了时代感,同时具有持续创新、为传统年俗文化注入新内涵的空间。而一直以来,传承与创新的兼容和统一,正是传统文化延续中最大的难题。

  传统文化元素日益受追捧,是近些年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比如在90后、00后群体的“汉服热”中,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明显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类似的现象,已经预示了用时代语言重新演绎传统文化的潜力。同样,“集五福”在90后、00后中的火爆,也表明被重新演绎的年俗文化,让年轻人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与体认。

  对传统年俗得当的重新演绎,让“集五福”等新年俗超越群体、超越地域、进入各行各业,并且还在产生持续的内涵重构,成为互联网科技让年俗文化和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典范和例证。今年,富强福与“国之重器”相连,全家福和国家倡导的家风建设相承,蚂蚁森林可以“浇水”得福……“五福”内涵的日渐丰富和各种变化,体现了新经济下年轻人对年俗文化的理解与创新,这也是新年俗的魅力和生命力所在。

  网络对年俗文化的影响,必然会在变化中深入、在深入中迭代。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新年俗是“走心”的,只有抓住年俗文化中不可多得、不可复制的文化内核,给与科技和时代内涵的赋能,才能完成新年俗、新民俗的再造。

  第13篇

  —《一年一度的清零时刻,“亲自”让年富有层次感》


  临近过年,时间就变得慢下来。原本1分钟“秒接单”的网约车,现在得排大半个小时队;原本半个小时可以送到的外卖,现在可能要花一个小时;以往“次晨达”的快递,如今就算超时送到,你最好还是陪一个笑脸;更让人糟心的是,楼下的点心店、早点铺,早早地宣告了他们停止营业的时间,有的从“小年”就开始歇业,直到农历正月初九才重新开张。

  过年期间,以往习惯由他人代劳的城市生活,注定启动清零模式。对于习惯于由城市提供各种便利的年轻人来说,这才有机会看清:离开了他人的服务,自己是多么手足无措。

  一段时间以来,视频博主李子柒大红大紫。作为以码字为生的人,看到李子柒视频的海量传播数据,难免自惭形秽。其实,视频提供的就是一种在场感。乡村文化并不高深莫测,人们好奇的只是那种凡事亲力亲为的沉浸感。从作物的播种、滋长、收获,到牲畜的宰杀,乡村生活没有那么多的分工,轮到你干的时候你就不得不干。

  尽管现在人们早已习惯了高度分工的现代生活,平常衣食住行都有专业服务者替你操心,但到了过年的时候,到了一年一度最神圣的“清零”时刻,你还是不得不回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时代。

  最近,杭州一位老人赤脚踩腌菜的视频在网上引发讨论。老人把菜整齐地码在瓮里,然后脱掉鞋子和袜子,光着脚反复踩,还不断地撒盐进去。看到这种杭州人过年必备的冬腌菜的传统工艺,不少网友惊掉了下巴,很多人也许会因此没了胃口,但也有人想起,小时候家里也是这么做腌菜的。

  除却“不卫生”的争论,这幅赤脚踩腌菜的画面,却是中国人过年的典型景象。在现代眼光中,传统的过年方式似乎来得粗糙,来得不那么美观。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相比李子柒那种精心雕饰、符合现代审美的“乡村生活”,踩腌菜老人所体现的传统,更加真实,也更加耐人寻味。

  当然,越来越多的过年方式终究可以由别人代劳了。小时候过年回外婆家,外婆总能变戏法一样做出一大桌子菜,就连蛋汤里的醪糟也是自己做的。而现在,尽管从超市里购买现成的醪糟很方便,而且比记忆中的味道更加甜了,却少了一种亲手制作的诚意与耐心。现在想来,人工制作的食品不那么标准化,甚至品质也并不是每次都相同,但正是那种不可预知的味道,让过年变得富有层次感。

  这些年流行返乡体写作,可以预料的是,今年也不会例外,节后照旧会出现一批各种面目的返乡札记。“返乡体”的声浪虽大,但浮光掠影的观察,难免止步于对乡村浅显的解读。殊不知,你眼中的对乡村“鞭辟入里”的剖析,很可能只是一次短暂而急性的“文化休克”(由于文化的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的深度焦虑)。

  对于我们这代年轻人来说,很多人的乡村记忆是隔代的。父辈们念兹在兹的那个乡村,在不少90后眼中只有模糊印象,我们从来没有掌握农业生产的技能,从来没有体会过真正的“自给自足”。我的很多曾经户口簿上标注为“农业户口”的中学同学,更多的是在城市化的大浪中诞生的“拆二代”。

  不管以怎样的方式进入城市,我们很快融入城市生活,也很容易遗忘那种亲力亲为的生活方式。

  也许父辈们终究无法理解,为什么过年前最后一次家庭大扫除,年轻人会允许钟点工上门代劳。就像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过年前最后一次理发是如此重要,过年前最后一次买菜是那么有仪式感。无论如何,不妨把过年视为回归传统生活的一次契机吧,“亲自”过年应该不那么困难。

  第14篇

  —《年味慢慢改变,不变的是对美好生活的感受》
来源:红网作者:杨蔚编辑:陈乘

  “过了腊八就是年。”无论是气氛紧张的全国春运,还是红红火火办置年货的小店,一切无不告诉我们,年来了,年味渐浓。

  然而每到此时,总会有一些人感叹年味淡了、年味变了。细细品来,年味是浓是淡,实际上要看人们如何感受。年味在慢慢改变,不变的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幸福感受。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乡愁,团聚是不变的主题。以前每到春节,团聚是一道单选题。不管山高路远,一定要回家过年。现在团聚是一道多选题,自己可以回家、父母可以进城、全家可以旅行,只要全家团圆,在哪里过年、怎么过年,这都不是事儿。以前为了回家,彻夜在火车站、汽车站买票。现在可以自驾回家,开着私家车行驶在平坦的公路上,心里装的是幸福。可以通过网络买火车票、飞机票,坐在舒适的高铁和飞机里,真切地感受到“中国速度”。

  春节,是中华美食的碰撞,“吃”是不变的主题。“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儿歌里唱出了以前人们对春节向往的原因之一,春节可以吃到很多平时吃不到、舍不得吃的美食,可以稍微满足一下匮乏一年的味蕾。现在想吃什么都能随时买到,能在不同的中国菜中吃出不同地方的气质。人们对吃的追求已从吃饱吃好向健康科学发展,不是操心怎么才能吃饱,而是操心怎么吃才有特色、有品位。

  春节,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文化是不变的主题。“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以前过年,放烟花、给家人添置新衣服是“必选动作”,去为数不多拥有电视机的邻居家看春晚是一道文化大餐。现在过年,为了保护环境,很多地方已经禁鞭。但是各种文艺演出、文化庙会、民俗体验让人们目不暇接,甚至去别的城市体验特色生活,文化大餐遍神州。尽管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春节传统习俗也有所不同,但祈求平安、庆贺盛世,祥和文明、幸福安康过春节的文化意味却是相同的。

  真的,年味不是淡了,而是丰富了。老传统变新习俗,春节正是以其仪式感的形式,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这种温暖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涵养家国情怀、创造美好生活、珍惜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

  第15篇

  —《“年味”越来越淡是时代进步使然》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越来越多的人在感慨,如今的“年味”真是一年比一年寡淡了。于是,每到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新老媒体都为增加节日的气氛操碎了心,各种“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宣传策划,充斥报端及网络之上。尽管如此,可是并没消除一些人对“年味淡”的忧虑,反倒增加了更多的惆怅。

  其实,觉得过年没味道,也不是今年独有的社会心理。在以往物质尚不丰富的年代,一进腊月都在开始准备过年的用品了。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来扫房,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春联,年三十吃饺子……人们起早贪黑、东奔西走,就是为了把好东西、好心情都留给过年。那年头,过年那个热闹啊,那真是年味十足。按理说,现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年味应该越来越浓才是,可为什么许多人却抱怨“年味”越来越淡了?

  “年味”淡貌似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实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坏事,反而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使然。传统春节主要表现在“吃、穿、玩”上,就是人们攒够了钱、攒足了劲,等到春节来临痛痛快快地玩乐一场,然后好开始新的一年。人们之所以觉得过去的“年味”浓,是人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匮乏的结果;同时,也有一种怀旧心理的作祟。而今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不论是精神还有物质财富都极大地丰富,反而对在新年里吃喝玩乐失去了兴趣。若不信,且听我慢慢道来。

  民以食为天,吃是传统新年的重头戏,就先说说吃吧。往年物质不丰的时候,平时人们难得吃一回鱼啊肉啊,只有逢年过节才敢“奢侈”一回。“羊肉饺子就大蒜”还得等到大年夜才能享用,还担心孩子们撑坏了肚皮。现在,平里平常几乎家家户户都不缺这些,基本上是想早吃就早吃,想晚吃就晚吃,根本无需等到过年过节来犒劳自己。有不少人还吃腻了大鱼大肉,反过来想吃一点粗茶淡饭。吃,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已不是个什么问题了,所以攒足劲等到过年来大快朵颐的想法,在不少人的心中已荡然无存了。

  人靠衣裳马靠鞍,说完了吃再说穿。往年人们省吃俭用,到过年才舍得置办一身新衣服。《白毛女》中的杨白劳,也仅仅是到过年才舍得扯上二尺红头绳给喜儿扎上。如今人们早不这样了,现在的人们穿衣服已不讲究暖和不暖和,而是讲究牌子、款式、质地、造型搭配……基本上是流行什么穿什么,只要看着上眼穿上如意,随时随地都可以买来穿上。跟过去相比,可谓天天穿得赛过年。如今,过年时人们倒乐意穿得随意、休闲,这样也不使自己显得过于拘谨,好衣裳过年穿的观念也有些不合时宜了。

  吃穿说完再说玩乐了。传统的过年一个重要玩意儿——烟花爆竹,因其产生噪音、制造污染已被许多地方禁止了,仅此一项就少了许多喧嚣。其实,这样未尝不好,这还是文明过节的一种体现。以往过年的主要活动是舞狮子、耍旱船、扭秧歌等,偶尔来场电影就算是高级享受了。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电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安于在家看头条、刷抖音、发快手,你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还可以秀一秀才艺、各朋友分享各种生活乐趣……有谁愿意筒着袖子站在冷风里看杂耍呢?以往的年大多追求喜庆浓郁,现在更崇尚闲适恬淡。

  关于“年味”的淡薄,说实在的,并不是“年味”消散了,而是“年味”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改变了模样,以另一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只是我们身在其中没有觉察而已。火辣浓烈的并不一定是好酒,平和绵长的一定是好日子。“年味”浓也罢淡也罢,都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使然,它从另一方面也启示我们,传统的过年观念也该与时俱进了。

  第16篇

  —《年轻人被父母唠叨其实是一种幸福》


  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高校的1622名大学生发起关于“大学生假期和父母相处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5.02%的大学生都曾有过假期被父母唠叨的经历,47.23%的大学生尝试和父母沟通,希望增进相互理解。(1月20日《中国青年报》)

  无论是在外求学的学子还是在外务工的游子,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回家陪父母过年。但是,不少年轻人对于回家面对父母,既期待又担忧,比如适婚人群会面临催婚压力。即便是非适婚年龄的大学生,也因为某些行为难入父母“法眼”而被唠叨。

  对此,学子也好游子也罢,对父母的“嫌弃”或者唠叨要予以理解。因为不仅两代人的思想观念存在很大差异,而且两代人长时间分开生活后行为习惯也会大不相同。当不同类型的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互相不认同乃至矛盾摩擦就会在所难免。

  令人欣慰的是,近九成大学生能够理解父母的苦心,32.27%的大学生曾尝试和父母交流,32.64%的大学生认为父母说得有道理。年轻人的理解和行动有助于避免与父母发生不愉快。不过,总会有一些年轻人因为性格等方面的原因不满父母唠叨。

  年轻人放假回家被父母唠叨其实是一种幸福,只有意识到这一点,年轻人才能理解、包容父母的唠叨,继而才能避免两代人之间因琐事造成的矛盾。否则有的人轻则躲避父母唠叨,重则抵制父母唠叨,都给自己的假期留下不愉快的回忆。

  为何说年轻人被父母唠叨是种幸福?首先,父母唠叨孩子是出于一种独特的善意。即只有父母才会唠叨自己孩子,其他人的唠叨,花钱也未必买得到。即便父母唠叨的话不正确,年轻人也要理解并委婉沟通,因为父母唠叨孩子根源是“爱之深”。

  其次,听父母唠叨的机会并不多。如今,很多家庭处于地理上的分割状态,即父母与孩子各自生活在不同地区,平时难得一见,只有春节才能相聚。而且,父母是日渐变老的,还不排除疾病等意外情况,如果今天不珍惜父母唠叨,将来或许会后悔莫及。

  其三,唠叨是父母的一种沟通方式。年轻人春节回家,有的人走亲访友,有的被手机“绑架”,真正陪伴父母的时间很有限。另外,两代人沟通很难有共同语言。于是,一些父母唠叨孩子,并不是看孩子不顺眼,而是寻找各种理由与孩子交流。

  年轻人要读懂父母的唠叨,把这种唠叨视为父母爱意的表达,看成是家庭教育的延续。虽然很多年轻人是知识分子乃至高知分子,但某些基本生活习惯如晚上熬夜、白天睡懒觉等,并不利于个人健康成长,父母唠叨是一种必要的纠正。

  当然,为人父母者也要改变自己的唠叨习惯。虽然唠叨是出于善意,但让孩子感觉到不适,效果也许适得其反。所以,父母也要继续学习如何当父母,对年轻人某些行为习惯要理解和包容,即使孩子的行为超出容忍底线,父母也要简单委婉表达意见。

  今年寒假,多数高校放假天数在三四十天,务工人群放假七八天或者十几天,无论是父母去唠叨孩子,还是孩子听父母唠叨,其实时间都很有限。如果两代人都转变观念,互相理解和包容,这样的假期就能多一些愉快和温情,少一些矛盾和后悔。

2022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资讯推荐

高考综合信息

更三为2022级考生整理了2022最新高考综合信息,包括20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