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攀枝花学院深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聚焦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等关键环节,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举全校之力,集全校之智,广揽四方英才,奋力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适应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推动实现学校专业链、人才链与国家产业链、创新链衔接融合、良性互动,加快推进应用型一流大学建设。
坚持党管人才,做好人才工作顶层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学校领导班子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高站位谋划人才优先发展布局,着重抓好人才引育战略谋划、重大人才工作推进、重要人才政策制定、团结吸引优秀人才等工作,切实落实人才工作是第一要务、人才工作目标是第一责任。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握当下,砥砺奋进,加快人才集聚,广揽四方英才。
用好政策红利,广聚扎根攀西优秀人才
学校紧密对接《攀枝花市人才新政七条》《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加快加强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建立完善了党委牵头抓总、人事部门精准施策、各单位协同发力的领导机制和“清单制+责任制”引才育才工作机制。
通过这些工作的推进,学校人才引培实现大跨越,人才总量不断提升。人才新政七条实施以来,学校共引进高层次人才174人,柔性引进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李长明等7人为客座教授或担任钒钛国际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培养博士19人。
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做好保障服务体系
学校着力做好人才保障服务工作,大兴识才爱才惜才之风,优化完善上下贯通、衔接配套的人才资助体系;进一步加大内培力度,激活人才存量;鼓励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提升学历、增长才干,为人才成长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经费保障、时间保障。
完善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制定了《攀枝花学院直接考核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实施办法》(攀学院〔2018〕13 号)、《攀枝花学院人才引进考核工作规程》(攀学院〔2019〕71 号)等制度办法,建立快捷、便利、高效的高层次引才工作流程和机制,让人才能够安心入职。
强化协调配合、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协同服务意识,协调做好待遇落实、住房调整、家属随迁、子女上学等工作,让人才能够顺心工作。
积极搭建事业平台,为人才成长提供政策支持,让人才能够潜心事业。学校为新进博士提供5-10万元的科研启动费,营造更加优良的科研环境。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克服“五唯”倾向,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优化分类分层评价,分类开展职称评审工作,助力高层次人才职业发展。2018年以来,学校88名博士确认为讲师(助理研究员),7名博士晋升为副教授(副研究员)。试行年薪制,通过对取得突出教学科研业绩的高层次人才实施年薪工资制对优秀人才进行激励,更加体现“多劳多酬、优劳优酬”,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成立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搭建归国留学人员交流平台;召开高层次人才工作会,通报高层次人才工作情况;开展高层次人才慰问,增强高层次人才的归属感,让高层次在校暖心工作。
坚持以用为本,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
学校坚持以用为本,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专任教师总量稳步增加,职称结构不断优化、学位结构不断提高,团队建设初见成效,专家和学术梯队建设不断进步,学术成果日渐丰硕,充分发挥了高层次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
学校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天府峨眉计划人才、入选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3人,入选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有突出贡献专家、攀枝花英才、市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含攀枝花领军人才、青鹏人才、青技人才、攀枝花名师、攀枝花工匠等)专家101人次。此外,学校还获批四川省引才引智基地1个,承担2020年度四川省国(境)外高端人才引进项目1项,跻身四川省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试点3所高校之一,成为四川省首批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高校。
近年,学校承担科研项目156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9项,省级项目235项,横向项目336项;教师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496篇,获授权专利1610件,在2018年中高知识产权平台排名中居全国高校第156位、全省第6位。获省级科技奖2项 ,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7项 ,国家一级行业协会科技奖9项。学校是“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
此外,学校还大力选拔优秀博士高层次人才担任领导干部职务,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结构优化和总体水平提升。2018年以来,7名博士被提拔为科级干部,4名博士被选任为二级单位中层助理,21名博士被提拔为处级干部;21名优秀人才参加“治蜀兴川”优秀年轻干部递进培训班、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进修班、高层次专家国情省情研修等省、市干部调训,高层次人才已成为学校管理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创新引才模式、拓宽引才渠道、探索引才良方。
坚持高起点引才,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特聘制度,重点引进能够推动硕士点学科专业建设和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急需的高水平团队和高层次人才,力争“引进一个人才、带领一个团队、兴起一个学科”,充分发挥好引进人才的引领作用;科学应变,通过实施“自律”品牌引领人才工程、人才强校“百千万引领”工程、人才夯基固本培育计划以及人才国际化培训计划等举措,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作用充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准确识变,建立人才梯队培养机制,构建更加科学灵活的激励竞争机制,畅通人才成长成才通道,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宽松环境,增强人才发展的内驱力,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使各级各类人才尽展其长,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校建设应用型一流大学和攀枝花建设川西南滇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编辑/张子萱)
大学院校在线查
有疑问就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