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龙文化相关最新知识大全

Ai高考 · 生活百科
2022-08-28
更三高考院校库

龙,是中华民族的神物,数千年来始终有崇高的地位,至今我们仍自称为“龙的传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龙文化相关知识大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龙文化相关最新知识大全

配饰上的龙

在民众心目中,龙的显贵首先是因为它是威权显赫的帝王象征,所谓“龙者,君之象也。”把龙配于身上,更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与伟大前程的期许。

中式建筑上的龙

龙,就是多元相容的一大创造,龙的本身不仅兼容了多种飞禽走兽的形态和功能,连龙的后代也是多元相容的,中国古代就有龙生九子的传说。龙元素在古建筑上的运用也是很多的,龙柱、龙檐、龙墙、窗雕……各式各样体态的龙的出现,也让建筑多了份庄严、多了份肃穆!

作为“龙文化圈”的一个重要共项,东亚各国文化中均把“龙”作为“瑞祥”的象征

主持人:如何认识中国龙文化对东亚各国龙文化的具体影响?

王勇:纵观东亚各国文明史可以发现,上古时期东亚国家的神话中均存在“蛇”信仰。随着中华文明向四周扩散,这些国家的土著的“蛇”向中国的“龙”进化。先看朝鲜半岛,《魏书》记载高句丽始祖朱蒙的母亲为龙神河伯之女。再看日本列岛,绳文时代的粗陶已经出现蛇的造型,距今约2500年前中国的水稻技术及金石文化东传,促使日本从狩猎时代进入农耕时代,而新兴的弥生时代粗陶,龙的图案取代了蛇的造型。最后看越南,据《大越史记全书》记载,大越始祖泾阳王乃炎帝神农后裔,娶洞庭君之龙女为妻而生貉龙王,遂繁衍百越众生云云。东亚各国始祖传说中“龙”的要素,反映出文化归源趋同的心态。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龙是想象中的灵兽,在道教的四方四神说中,青龙负责守护东方。秦汉至魏晋时期,镌刻四神图案的金石器皿传至周边各国,从高句丽药水里古坟壁画、日本高松冢古坟壁画的四神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带有中国道教气息的青龙,已经跨洋过海融入周边民族的意象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从战国到秦汉期间,龙与王权结合,如《史记》称秦始皇为“祖龙”,汉高祖刘邦是龙体感应其母而生。隋唐时期东亚国家形成册封体系,各国君王均龙袍加身,出则坐“龙驾”,归则居“龙宫”。朝鲜李朝所建的景福宫,即以双龙图庄严;日本平安时代的太极殿,东西以苍龙楼与白虎楼拱卫。不过,“龙”的意象在东亚各国也不尽相同。例如,日本天皇即位时服中国式的礼服“衮冕十二章”,其双袖绣有龙图,但天皇的朝服仅有桐、竹、凤凰、麒麟图,而不用中国朝服习见的龙图。

在东亚各国传播较广的大概是佛教中的“龙”。印度佛教中的Naga(译为“那迦”或那伽),从柬埔寨吴哥窟遗址的造型看当源于眼镜蛇,但在汉译过程中被置换成中国意象中的“龙”。日本高僧空海入唐求法期间,学到密教祈雨的法术,回国后在神泉苑祈雨,从《弘法大师行状绘词》看,他招来的印度善女龙王呈蛇形而无眼镜蛇的冠子,属于印度龙、中国龙、日本蛇的混合体。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在日本、朝鲜、越南的寺院里,无论壁画还是雕塑,均以中国龙为主流。

从纵向来看,龙的意象在中国文化中生生不息;从横向来看,中国龙在东亚各国千变万化。东亚各国绘画、建筑、园林、器物乃至诗文、史书中的“龙”,不仅传递着中国文明的基因,也融入了东亚各国民族的创意。作为“龙文化圈”的一个重要共项,东亚各国均把“龙”作为“瑞祥”的象征。

龙文化相关知识大全相关文章:

★ 龙文化传承的意义为主题的作文1000字5篇

★ 身边的龙文化为话题作文700字5篇

★ 龙之文化龙之精神为主题的作文900字5篇

★ 龙文化中国魂为话题作文1000字5篇

★ 龙的文化无处不在主题作文600字-700字范文10篇

★ 我们身边的龙文化抒情作文1000字-2000字5篇

★ 独龙族传统文化有哪些

★ 中国传统文化的手抄报-龙的传说

★ 中国的龙简笔画图片合集

★ 2021端午节手抄报知识内容大全最新

2022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网免费提供了生活,工作,恋爱,宠物,饮食,电子产品,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