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马鞍山最新人口数量统计_马鞍山外来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_时事新闻

Ai高考 · 时事热点
2022-09-06
更三高考院校库

马鞍山2022年最新人口统计如下:2021年末,马鞍山常住人口215.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6.1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增长0.77%;农村人口59.6万人,比上年减少1.5万人,下降2.45%。城镇化率为72.3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一、马鞍山最新人口数量统计

据《2021年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截至2021年底,马鞍山常住人口215.7万人,在安徽16个地级市中排名第12位。其中,城镇人口156.1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增长0.77%;全村人口59.6万人,比上年减少1.5万人,下降2 .45%。城镇化率为72.3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二、马鞍山外来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

截至2019年底,马鞍山市户籍人口229.14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19.16万人,农村人口109.98万人。据抽样调查,全市常住人口236.1万人;城镇化率为69.12%,比上年提高0.87个百分点;年出生率为11.38,死亡率为5.98,自然增长率为5.40。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马鞍山常住人口215.993万人。

全市共有799767户,集体户36061户,人口2028744户,集体户131186户。每户平均人口2.54人,比2010年马鞍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2.90人少了0.36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1104810人,占51.15%;女性人口1055120人,占48.85%。常住人口性别比(女为100,男女比例)由2010年马鞍山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06.10下降到104.71。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309999人,占14.35%;5-59岁人口1380558人,占63.92%;60岁及以上人口469373人,占21.7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378639人,占17.53%。与2010年马鞍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比例上升0.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比例下降5.30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5.0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6.23个百分点。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专学历的有327385人;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285704人;初中学历人口699544人;具有小学教育水平的人口为572,027人(上述具有各种教育水平的人口包括毕业生、辍学者和各种学校的学生)。与2010年马鞍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由8130人增加到15157人;高中学历人数从12096人上升到13227人;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从37141人下降到32387人;受过小学教育的人数从29105人下降到26484人。

截至2021年底,马鞍山市常住人口215.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6.1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增长0.77%;农村人口59.6万人,比上年减少1.5万人,下降2.45%。城镇化率为72.3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三、马鞍山介绍

马鞍山市名来源于历史,相传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败退至和县乌江,请渔人将心爱的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亡。乌骓马思念主人,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由此而得名。有的说是因为有地形像马鞍一样的山而得地名。在马鞍山市现有的地方史料中,最早有马鞍山山名记载的是明朝《太平府志·舆地志》:马鞍山在府城西北慈湖港口。旧有神祠,赤乌二年所建。

马鞍山地区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改属越国和楚国,秦至西晋均属丹阳县(治所今当涂县丹阳镇)。

东晋咸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滨的当涂县(今安徽怀远县境内)流民南徙,遂于今南陵一带侨置当涂县,江南始有当涂县名,但非实体县。

永和元年(345年),江北豫州(今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侨置于牛渚(今采石)。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分丹阳县置南丹阳郡,郡治采石。

隋开皇九年(589年),侨置于皖南一带的当涂县徙治姑孰城(今当涂城关镇),此是姑孰为当涂县城之始,并迄今相沿未变。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设太平州,治姑孰城,辖当涂、芜湖、繁昌三县。

元改太平州为太平路。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起义军攻占当涂,改太平路为太平府,辖县照旧。明清府治隶属不变。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裁府留县,当涂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设芜湖道,当涂属芜湖道。民国17年(1928年)废道,仍直隶安徽省。抗日战争时人民军队建立了皖江抗日根据地,努力发展自己,打击敌人。

1949年1月29日,含山全境解放。1月30日,和县县城解放。4月20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西梁山国民党守军溃逃,马鞍山江北地区全部解放。4月22日晚,马鞍山江南地区国民党驻军大部逃离;4月24日,江淮军区第五军分区从和县渡江到达马鞍山矿区,进驻皖南电厂和马鞍山分矿,当涂解放。

1954年2月,设马鞍山镇,隶属当涂县。

1955年8月,设马鞍山矿区政府(县级),隶属芜湖专区。

1956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马鞍山市,为省辖市。其间,当涂县先后隶属芜湖专区(地区)、宣城地区。

1983年7月,当涂县(除大桥乡外)划属马鞍山市。辖县和县古名历阳,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

2011年8月22日,原地级市巢湖市所辖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

2012年,撤销金家庄区、花山区,设立新的花山区;设立博望区,将当涂县博望、丹阳、新市3个镇划归博望区管辖。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湖积、冲积平原区下段,宁芜断陷盆地的中—南段,为条带状及星散状低平丘陵—宽广平整的堆积阶地—坦荡低洼的河湖平原的地貌组合。马鞍山市总体地势较平坦,略有北高南低之势。区域内丘陵与平原呈不规则锯齿状作东北—西南向分布。山体主要由中生代沉积岩和火山岩组成,山势平缓,一般在150—250米。大致划分为三个区域:北部、东北部为丘陵区;中部为黄土质粘性土组成的阶梯状平台(阶地),即岗丘区;南部为长江各支流冲积平原、河湖平原区,地形平坦。马鞍山市境内丘陵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东北部,向东、向北延伸至江苏省境内。区内海拔最高458.8米,为位于东北部当涂县博望镇与江苏省溧水县交界处的横山。西北部沿江地带,分布着一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弧状小丘,依次为慈姥山、马鞍山、白壁山(人头矶)、西山、望夫山、宝积山、翠螺山。

马鞍山市境内,主要河流有长江、慈湖河、采石河、雨山河、六汾河、姑溪河、青山河、黄池河、运粮河、丹阳新河、博望河等,以及其他小河、支流与人工沟渠,均属长江水系;湖泊有石臼湖、丹阳湖、双潭湖、雨山湖等;水库有大兴塘水库、东方红水库、葛浦塘水库、迟村水库、甘坝水库、风坳水库、石窑头水库等,水域总面积约360平方千米。

马鞍山市降水量与常年相近略偏少、气温正常,日照偏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市区年降水量1060.7毫米,比常年偏少5%左右。年降水日数129天,较常年偏多7天(市区),日降水量≥50毫米的暴雨日数为3天(市区),与常年相近。年内日最大降水量为107毫米(市区),出现于7月13日。全年日照时数1838.3小时(市区),比常年略偏少。年平均风速为每秒3.3米。年蒸发量为1502.8毫米。市区年平均气温为16.1℃,较常年偏低0.2℃;年内四季温度变幅不一,夏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他季节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年极端最高气温38.1℃,出现于7月29日(市区);年极端最低气温-5.9℃,出现于1月23日(市区)。

2022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时事热点

时事热点资讯栏目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热门资讯内容、热点写作素材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