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是作用方向与重力相反的力,所有物体在水中都会受到浮力的影响。物体被放入包括液体和气体在内的流体中时,它的重量会向下推压流体,而向上的浮力则向上推动物体,抵消重力。一般而言,浮力可以使用公式
Fb = Vs × D × g
来进行计算,其中Fb是作用于物体的浮力,Vs是物体浸入流体的体积,D是物体浸入的流体的密度,而g是重力。要学习如何确定物体的浮力,请从怎么计算浮力的方法1开始学起。方法1方法1 的 2:使用浮力公式1算出物体浸入部分的体积
。作用于物体的浮力与物体浸入的体积成正比。换而言之,固体物体浸入流体的体积越大,它受到的浮力就越强。这意味着即使是沉入液体的物体,也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要着手计算作用于物体的浮力,一般要先确定物体浸入流体的体积。在浮力公式中,这一数值的单位应为m。0.262 m
。2测定流体的密度
。要计算浮力,下一步我们需要测定物体浸入的流体的密度,密度值使用的单位是kg/m。密度是单位体积的物体重量或物质重量。假设两个物体体积相同,密度较高的物体重量会更重。一般来说,物体浸入的流体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对于流体而言,要测定其密度,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参考资料中进行查询。1,000 kg/m
。3计算重力或其他的向下作用力。
无论物体是沉入流体中,还是漂浮于流体表面,它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在现实世界中,这个恒定的向下作用力约等于9.81 N/kg
。但是,如果还有离心力等其他力作用于流体和浸入其中的物体,则在确定整个系统受到的“向下”力时,也应该将这些其他力纳入考虑之中。9.81 N/kg
。4用体积 × 密度 × 重力。
当你知道了以m为单位的体积值、以kg/m为单位的流体密度值,以及以N/kg为单位的重力值或系统受到的向下力的大小后,计算浮力就很简单了。只需要将这3个数值相乘就能计算出以N为单位的浮力值。2,570 N
。计算过程中,其他单位会相互抵消,只剩下N。5比较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看它是否会漂浮。
浸入流体的物体会受到向上的推力,使之有可能浮到流体表面,使用浮力公式可以很容易地算出这种推力的大小。只需要再做一点点的额外计算,就能确定物体会浮出表面还是沉入底部。只要算出整个物体受到的浮力,即全部体积Vs浸入流体中时受到的浮力,然后使用公式G = (物体质量)(9.81 m/s)算出向下作用的重力就可以了。如果浮力大于重力,那么物体就会漂浮。相反,如果重力较大,物体就会下沉。如果两者相等,那么物体就会呈现出所谓的“浮力平衡”状态。0.55 m
。5,395.5 N
。196.2 N
。它远小于浮力,所以木桶会漂浮。6当流体为气体时,使用相同的方法。
解浮力问题时需要注意,物体浸入的流体不一定是液体。气体也算作流体,尽管相比其他类型的物质,它们的密度很小,但仍然能够支撑特定物体的重量,使物体呈现出漂浮状态。氦气球就证明了这一点。由于气球中气体的密度小于周围流体的密度,也就是周围正常空气的密度,气球会在空气中漂浮!广告1将小碗或杯子放入较大的碗或杯子中。
只要使用一些家庭用品,就能了解浮力的作用原理。在这个简单的实验中,我们会证明浸入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因为它会排开等于其浸入体积的流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将通过这个实验来实际演示如何计算物体的浮力。首先,将小碗或杯子这样开放的小容器放入大碗或桶之类的较大容器中。2装满内部容器。
然后,在内部的小容器中装满水。水平面应该与容器顶部平齐,不要有多余的水洒出来。这一步一定要小心!如果水洒了出来,就将大容器清空,然后再次尝试。3将一个小物品浸入水中。
然后,找一个能够放入内部容器且不溶于水的小物品。测定该物品的质量,使用kg作为单位。你可以先用秤或天平测量出物品的克重,再将之转化成千克质量。然后,在不打湿手指的情况下,缓慢、匀速地将小物品浸入水中,直至它开始漂浮,或手指几乎无法抓住它为止,然后放手。你会看到有水漫出内部容器的边缘,洒入外部容器中。4收集洒出的水并测量其体积。
物体浸入水中时,它会排开一部分的水,否则,水中就没有任何空间来容纳该物体。物体将水排开时,水也会对物体产生反作用力,从而形成浮力。将内部容器洒出的水收集起来,倒入小量杯中。杯中水的体积就等于物体浸入的体积。5计算洒出的水的重量。
由于已知水的密度,且可以在量杯中测量出洒出的水的体积,所以你可以算出它的质量。将体积转化为以m为单位的体积值,你可以使用这个或其在线转换工具,这一步中它们会非常实用。然后用体积乘以水的密度,即1,000 kg/m。0.03 kg
。6比较排开的水的质量与物体的质量。
现在已知浸入水中的物体的质量,以及它排开的水的质量,比较一下,看哪一个更大。如果浸入内部容器的物体的质量大于它排开的水的质量,那么物体就会下沉。反之,如果排开的水的质量更大,那么物体就会漂浮。这就是浮力的作用原理,为了让物体浮起或漂浮,它排开的水的质量必须大于自身的质量。大学院校在线查
有疑问就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