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时,安徽理工大学排名全国第几以及省内排名多少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目前教育部门并没有发布权威的大学排名信息,我们为大家整理了校友会版、软科版等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安徽理工大学全国排名情况,也是国内比较知名的排名,由于各机构排名指标不一样,排名位次仅供粗略参考,不要仅此认为学校排名就是多少。
1、历年安徽理工大学全国排名【校友会版】年度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省内排名 |
2021 | 安徽理工大学 | 177 | 7 |
2020 | 安徽理工大学 | 257 | 8 |
2019 | 安徽理工大学 | 290 | 8 |
2018 | 安徽理工大学 | 234 | 8 |
2017 | 安徽理工大学 | 222 | 6 |
2016 | 安徽理工大学 | 187 | 6 |
2015 | 安徽理工大学 | 187 | 6 |
2014 | 安徽理工大学 | 202 | 8 |
2013 | 安徽理工大学 | 222 | 7 |
2、历年安徽理工大学全国排名【软科版】
年份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所在地 |
2020 | 安徽理工大学 | 193 | 安徽 |
2020 | 安徽理工大学 | 213 | 安徽 |
2019 | 安徽理工大学 | 268 | 安徽 |
2018 | 安徽理工大学 | 415 | 安徽 |
2017 | 安徽理工大学 | 328 | 安徽 |
校友会2021安徽省大学排名
名次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1 | 9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
2 | 53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
3 | 86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4 | 114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5 | 132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
6 | 175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
7 | 安徽理工大学 | 177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8 | 210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
9 | 231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
10 | 234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
11 | 259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
12 | 265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13 | 272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14 | 284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15 | 299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16 | 303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17 | 318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18 | 332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18 | 332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20 | 343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
21 | 362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
21 | 362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
23 | 371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
24 | 379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
25 | 400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
26 | 426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
26 | 426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
28 | 440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
29 | 451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
30 | 495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
31 | 504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校友会2021安徽省民办大学排名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办学类型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21 | 应用型 | 5★ | 中国一流民办大学 | |
28 | 应用型 | 4★ | 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 | |
60 | 应用型 | 4★ | 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 | |
66 | 应用型 | 3★ | 区域一流民办大学 | |
69 | 应用型 | 2★ | 区域高水平民办大学 | |
73 | 应用型 | 2★ | 区域高水平民办大学 | |
77 | 应用型 | 2★ | 区域高水平民办大学 | |
81 | 应用型 | 2★ | 区域高水平民办大学 | |
84 | 合肥城市学院 | 应用型 | 3★ | 区域一流民办大学 |
85 | 应用型 | 3★ | 区域一流民办大学 | |
92 | 应用型 | 2★ | 区域高水平民办大学 | |
106 | 合肥经济学院 | 应用型 | 1★ | 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
108 | 应用型 | 1★ | 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 |
109 | 应用型 | 1★ | 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 |
121 | 应用型 | 1★ | 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
安徽理工大学,位于淮南市,是安徽省和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特别支持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选拔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创建于1945年,时名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7年,迁址淮南,更名为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1949年,更名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1955年,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采矿和煤田地质学科专业整建制回迁淮南,与淮南煤矿学校合并组建淮南煤炭学院。1981年,学校更名为淮南矿业学院。1993年,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并入。1997年,学校更名为淮南工业学院。1998年,学校由煤炭工业部划转安徽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2000年,淮南化学工程学校并入。2002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
大学院校在线查
有疑问就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