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关于冬至日记范文汇编10篇

Ai高考 · 范文大全
2023-02-21
更三高考院校库

关于冬至日记范文汇编10篇

一天将要结束了,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至日记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冬至日记 篇1

今天我和妈妈到外婆家吃冬至圆。热腾腾的圆子出炉,妈妈喊我吃冬至圆。妈妈说:吃一个冬至圆,就会长一岁的。我一口气吃了三个,所以马上变成10岁了。冬至圆外面包着红糖,味道甜甜的,我忍不住又吃了一个,按照妈妈的说法,我现在已经11岁了!

冬至日记 篇2

又到冬至扫墓的时候了。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剪荠菜的最佳时间,妈妈早已经准备好了剪刀和袋子,等扫完了墓,我们就去剪。

不一会儿,就扫完了墓,我们可以去剪荠菜了。我们来到了田野里,睁大眼睛找荠菜,荠菜可不好找了,因为它和草长得很像,难以分辨。可我认得,因为我有小窍门,荠菜的叶子上有小刺。而且它喜欢贴着地面长,不仔细找,根本找不到它。就算找到也不好剪,如果没有找准的话,叶子全碎了,要剪它的根才行。

因为我们的方法对,所以只花了半个小时,就剪了大大一袋,我好快乐,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劳动成果。

好久没去超市了,今天我和妈妈去了超市。我们乘着公交车来到超市。一走进超市,就看见人山人海,你挤我我挤你。我们随人群挤上了二楼,我们看到了许多好吃的,好眼馋啊!有小朋友最喜欢吃的糖,糖的品种可多了,五颜六色的彩虹糖,又香又甜的奶糖。有人人喜欢的饮料。还有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生活用品。

我和妈妈看花了眼,不知道该买什么好,看着这样不错,看着那样也需要,都不知道要买什么好了。一会儿工夫就装了满满一筐。妈妈高兴地说:“有超市真好,想买的东西应有尽有。”

我们满载而归。

冬至日记 篇3

今天是冬至,下午放学等我回来,我和妈妈包饺子。

饺子一会就包完了,我和妈妈累得满头大汗。然后就开始吃饺子,吃了饺子,又吃了红烧鱼块,哎哟好好吃啊!不过就是刺太多了。

吃完了我就做作业,有一题我不会,妈妈就给我讲了讲,我就会了,作业很快做完了。

时间还早,我就教爸爸妈妈画画。我先画,爸爸妈妈比着画。最后爸爸得了98分,妈妈得了99分。为什么没有100分,我就着急了,我决定等放假的时候我天天教他们画画,不知道他们受了受不了?

今天真是有意义的一天!

妈妈的话:听了儿子的话,我好惭愧,他还怕我们受不了。我们什么时候想过孩子受了受不了啊!儿子,以后我们会尊重你的,什么事你自己说了算!孩子这一周做作业已经基本会自己检查了。心里觉得这游戏激励法要换一换了。

快乐小苹果给我的建议是让孩子做老师,我就试一试吧!今晚我对孩子说;“你做得真好!奖励你当爸爸妈妈的画画老师吧。”没想到孩子很乐意看着儿子认真教我们的样子,心里觉得用这个法子真好,就用它慢慢代替电脑游戏也行。在此谢谢快乐小苹果了!

冬至日记 篇4

冬至,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又被称作“数九”“冬节”“长至节”等等。冬至这一天,北半球的夜晚会提早降临,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日。古人认为,冬至到来,虽然天气寒冷,但新春也将要降临了。这时人们便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属。至于过冬至,每个地方的习俗都不一样:杭州是吃汤圆,闽南地带是祭奠先祖……

在我的老家温州,大家会在这一天吃麻糍。这麻糍,其实就是汤圆上裹了一层粉。先将糯米粉倒进家里的石臼,再往里面倒水。木槌一下一下地捶着,必须要很用力,用力得石臼都有些抖动才行。在这过程中必须有人站在旁边,木槌一停下来,这人便往石臼里倒水,我就扮演着这样一个角色。就这样又过了许久,糯米粉便成了一个大团团,然后将它分成一个个小团子,再擀成薄皮。接下来是做汤圆了:将黑芝麻和猪油拌成的馅料放进皮中央,再将四周的皮向上包裹住馅料,捏紧,在手掌中不停揉搓,直至搓成球形。然而这过程稍有疏忽,用力过多,便会使汤圆变了形,漏了陷。开始煮汤圆了。锅中的热水冒着泡泡,发出轻微的“咕噜噜”声。放入搓好的汤圆,等上半个钟头的样子,汤圆便熟了。

最后是裹粉。粉是加了红糖的黄豆粉,装在盘子里。煮熟的汤圆过了水,就往粉里头一扔,抖动盘子使汤圆上裹满粉。这过程十分有趣,看上去就像汤圆们争先恐后地在粉中滚动,要穿上这一件件黄色的衣服。等裹完粉,便可以吃了。麻糍甜而不腻,透着黄豆粉的香,十分有嚼劲。此时黑夜笼罩大地,寒风瑟瑟,但麻糍依然能让人们感到温暖。

这便是我们家乡的冬至节,留下了传统的美好的冬至节。

冬至日记 篇5

冬至节要到了。今天下午,我们跟着同学的妈妈学做汤圆。

首先,我们要把手洗得干干净净的,然后再把芝麻馅儿搓成小小的球,要搓十个,再把糯米粉搓成十个乒乓球一样的大小,最后把糯米粉做的球压扁,再把芝麻陷儿放到正中央,然后把汤圆揉圆一点。汤圆做好了,就能放到锅里开始煮了。刚放进锅里,香味就飘了出来。煮熟的汤圆圆圆的,就像一个个小小的乒乓球。它白白的,我刚放到嘴里就滑到胃里去了。

今天的汤圆真好吃啊!

冬至日记 篇6

20xx年 X月X日 晴

冬至快到了,妈妈的家乡有一项传统文化,在冬至的时候吃冬至包和汤圆。

妈妈说小时候因为物质缺乏,生活比较低,难得在过年过节吃上好东西,所以孩子们都很期待这一年一度的冬至节。

冬至前一天,大人们开始准备食材,比如:三层肉,香菇,笋干,花生仁等等。有的人喜欢用仁,笋干来包冬至包;有的人喜欢用三层肉,香菇来包冬至包。有了陷,皮当然也要“上场”。这皮可不是用面粉做成的皮,而是用米磨成的浆,然后用大大的石头把米浆压干,抓一小团用手压扁,把炒好的食材像包饺子一样包起来。最后放到锅里zheng熟了就可以吃了。妈妈说每当这时候,站在旁边看大人做冬至包,或锅旁边

等待,或吃着热腾腾的冬至包是一件多么开心,幸福的事啊!

冬至还吃汤圆,就是压干的米浆搓成一小粒的汤圆。大人和小孩一起搓汤圆真是太好玩了!听说几岁就要吃几个汤圆,那外公外婆六十岁就要吃六十个汤圆,怎么吃得完呢?真是太有趣的一项传统活动了!

冬至快到了,我希望妈妈能带我回去她的家乡,让我也感受一下,这好玩又有趣的冬至节!

冬至日记 篇7

咚咚,咚咚……

邻居伯母家的门虚掩着,我敲了两下,喊了一声“伯母”,便推门进去,将一碗热气腾腾的俗名“麻糍丸”的姜糖糯米团递到了她手里;不一会,就看见伯母端着一碗刚刚用芝麻糖粘成的麻糍粑向我家走来……

每到冬至这一天的傍晚,我就会回忆起儿时这一邻居互赠节俗特色食品的情境。

冬至吃麻糍是我们东阳的千古传统,因此民间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各种各样的麻糍。

例如麻糍片。白色,四方形,约1厘米厚,上下层面都撒有米粉以免相粘。两片一叠,内夹红糖,口感又嫩又甜。

又如麻糍粑。白色糯米团外粘炒熟的黑芝麻拌白糖研细的粉粒,其形成团粑状,口感又甜又粘。

还有麻糍丸。白色糯米团蒸熟以后,将其分成一个个小团丸,再置于热气腾腾的红糖生姜汤中。其色成橙红,伴汤而吃,既粘嫩,又甜蜜而微辣。

传统的麻糍制作方法都是在糯米蒸成熟饭以后置于石臼举木石槌一下一下捣成糯米团的。捣得越透,糯米团的粘性和韧性越好。后来有人用糯米粉拌水蒸制而成,味道也便差多了。如今,有的家庭主妇新创了一种简便的'制作方法,只要将糯米在电饭煲中煮熟,再用小木棍不断搅拌,同时不断撒进糖炒黑芝麻粉,一待米饭搅拌成团粑,麻糍粑也便制成。用这种新方法制成的麻糍粑,不仅保持了传统石臼捣制而成的那种麻糍的粘滑特性,而且更柔软更可口。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我们东阳这又是一个与清明相对应的传统节日,都要祭祀祖先。所不同者有二:清明节的祭品需在原有荤素几种以外加上俗称“清明?”的青色糯米团;而冬至节的祭品则在原有荤素几种以外加上俗称“冬至麻糍”的或白色或黑色的糯米团。

为什么冬至要吃麻糍呢?东阳有两句俗话:“不吃麻糍不算过冬至。”“不过冬至要冻一季。”意思是,因为时入严冬,冬至这一天又为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漫长的夜晚如果不能吃饱,就会挨饿,而麻糍这种食品,柔韧不易消化,正是最好的一种选择。

在冬至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制作麻糍,可是左邻右舍之间还是要相互馈赠。东阳民间流传着一句“邻居碗对碗”的俗话。这句俗话的意思是自家有好吃的,一定要分送给邻居共同分享才心安理得。如果哪户人家有好吃的就关门自用,不愿与人分享,就会被人嗤之以鼻,瞧不起。显而易见,这是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有个极其美好的传统,就是“成全”和“分享”。所谓“成全”就是帮助别人,成人之美;所谓“分享”就是有利好不独占,以共享为乐。细细想来,邻里之间这种“碗对碗”的做法就是传承了祖先“礼尚往来”的美好风尚,用现代流行话语来说,就是展现了相互关爱,实在是既传统又现代,属人间最美好的一种情谊。(王 湘)

冬至日记 篇8

昨天晚上,妈妈打了许多电话。因为,明天我们家要做冬至。所以,妈妈请来了爷爷、奶奶....人实在太多了,我数都数不过来。

今天晚上,所有人都来了。妈妈烧起饭菜,忙得不可开交。阿姨在一旁帮忙。小朋友们都一边吃东西一边看电视。饭菜都烧好了,大人们坐饭桌上吃饭,而我们在茶几上吃饭。你们猜猜,后来怎么样了?告诉你,后来我们把所有东西都吃完了。吃完饭菜,大家都说:“饱死了。”小孩子们都高兴得打打闹闹,大人们也高兴地聊天。他们直到晚上八点才回去。

我感觉,这真是快乐的一天,因为我好久没跟表妹表弟他们一起玩了。

冬至日记 篇9

今天是冬至,阳光灿烂,几朵白云在蓝天上自由地飘着。我们全家人一起去扫墓。来到山上,哇!山上的人真多啊!家家户户都一起出去,来祭拜自己的祖先。山上的草都长过我的膝盖啦!我们刚来到祖先的墓前,突然“啪啪……”旁边先来扫墓的人家都放起了鞭炮,我吓得赶紧捂着耳朵往后躲。大家放下东西开始忙起来,爸爸锄草,妈妈扫灰土,我也一起拔草……还给祖先的坟上添了土、上了香,放了鞭炮。好开心啊!

冬至日记 篇10

在冬至那天的上午,天空万里无云,学校组织我们到林德源烈士陵园扫墓。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扫墓,所以我的心情特别激动。到了陵园,迎面看到一座气势雄伟的纪念碑,上面刻着“林德源烈士永垂不朽”几个鲜红的大字。陵园四周绿树成荫,不时看到几只小鸟在欢快地歌唱,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开始扫墓了,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有的在扫树叶,有的在除草,有的在清理水道,还有的在给石碑上的字上漆。大家干得多认真啊!林强拿着大扫把,从墓的上面一直往下扫,尘土飞扬,他干得满头大汗,脸上变成了大花脸。老师们也加入了大扫除的行列,他们一边干活,一边给我们讲烈士的事迹。清理干净后,四个六年级的学生向烈士送了花圈,他们昂首挺胸,步调一致。接着,在哀乐声中我们向烈士默哀三分钟。这时候,整个陵园一片寂静,只听见自己的心脏“扑通扑通”跳动的声音,显得庄严肃穆。默哀完毕,学生和老师代表分别上台讲话。听了他们的话,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最后,一声声响亮的爆竹声响彻云霄,吸引了很多路人驻足观看。扫墓祭奠仪式完毕,我们又列队回到学校。今年的冬至过得真有意义。

【冬至日记】

2023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范文大全

更三高考范文大全栏目为大家提供各类常用范文、读后感演讲稿、思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