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教育部部署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范“大类招生”优化“强基计划”

Ai高考 · 2023高考综合
2023-02-20
更三高考院校库

教育部部署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范“大类招生”优化“强基计划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求,强基计划院校优化考核内容和形式,严格规范高校大类招生行为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部部署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育部部署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作出部署。

《通知》要求全力保障考试组织安全平稳,全面落实考试安全责任,加强部门协作机制,开展手机作弊专项治理,强化考试环境综合治理。认真落实有关优化疫情防控的措施要求,统筹做好考试防疫工作。

《通知》强调,要持续促进高校招生入学机会公平。继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重点高校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专项计划,做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工作。严格开展报名资格审核,严厉打击“高考移民”。

《通知》提出,要稳妥推进高校考试招生改革,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推进职普融通、协调发展。

《通知》要求切实加强招生规范管理,严肃招生工作纪律,严格招生信息安全管理,认真落实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加强涉考培训机构治理,加大违规招生查处力度。

规范“大类招生”政策解读

《通知》明确要求严格规范高校大类招生行为,高校原则上按专业开展招生,少数探索大类招生行为的高校要精心制定培养分流方案,确保科学规范、公平公正。

关于“大类招生”,参加过高考的考生颇为熟悉,即被高校录取的学生,在读完一年后凭大一成绩、高考成绩等,双向选择细分专业,再分流到不同专业。近年来,不少高校都在探索试点“大类招生”。不过,自推出以来,围绕它的争议也不少。比如,冷热专业捆绑招生、专业分流结果不如预期等等。

“‘大类招生’推出的初衷,是希望和高校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接轨,倡导学生在大一年级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同时,入校后二次选择的机会,也可以帮助一部分学生在对大学的专业充分了解后,选择自己真正热爱的专业。”但一位多年从事一线高校招生工作的老师谈到,“大类招生”在后续推进的过程中,也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引发一系列问题。他举例说,某地一所院校在“大类招生”中推出“工科试验班”,在这个大类中,有超过20个专业被同时“打包”。又如,某高校推出的人文试验班,把英语专业和心理学专业归在一个大类,而这两个专业,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所需的职业素养等,都有着天壤之别。他分析说,从高校的角度看,把冷热专业一起“打包”,固然有助于吸引考生、抢夺优质生源,但从考生的角度看,在这种“打包”模式下,可能很难满足进入心仪专业的初衷。

在不少专家看来,教育部发文要求对“大类招生”严格规范,实则出于对学生利益的保护。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认为,高校今后在招生时,应当更加明确、具体地向考生说明“大类招生”包含哪些专业,今后的分流方式等,满足考生的知情权。同时,考生在报考前也需要做好功课,了解具体专业设置情况和分流方案,抱着“捡漏”心态填志愿并不可取。

“一些高校实施‘大类招生’时,缺乏与之配套的系统培养方案。”同济大学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樊秀娣认为,大类招生行为规范化势在必行,大学应当在明确自身办学定位的基础上顺势而为。比如,研究型大学应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宽厚的知识基础和跨学科的学习环境。而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应用型高校,不妨在“强专业”方面多加探索,并不适合采取简单的“大类招生”模式。

“高校若要充分发挥‘大类招生’的作用,加强考生入学后的职业生涯教育和选专业相关指导很重要。”樊秀娣说,不少学生在报考“大类”时,往往处于盲从挤热门专业的分流竞争之中,引导更多学生了解专业内核、发展前景,做出理性选择,很有必要。

当然,严格规范并非因噎废食。记者从相关部门和多所高校获悉,今年,沪上高校招生方式没有较大变动,总体以平稳过渡为主。事实上,试点开展“大类招生”的院校在总体招生中占比仍属少数。

优化“强基计划”政策解读

“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目前有3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参与,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哲学、历史、古文字学等专业招生。据悉,教育部启动实施“强基计划”以来,共录取新生1.8万余人。

在此次发布的《通知》中,教育部再次释放重要信号:要求进一步优化招生程序,提高选拔质量。比如,其中提出“要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规范管理,严格选拔标准,着力选拔对基础学科研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同时,教育部重点对“强基计划”的面试提出新要求。例如,要优化学校考核内容和形式,积极在面试中参考使用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着重考查学生的理想信念、兴趣特长、思维能力和创新潜质等。

“通过‘强基计划’,高校确实选拔了一批对基础学科研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同济大学本科生院院长赵宪忠介绍,为了真正挖掘热爱基础学科的学生,学校对单科成绩的限制不断减少。例如,从2022年起,同济大学取消以往数学单科满分90%的要求,所有符合选考科目要求的学子都可以报名。为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济进一步优化校测形式,取消校测中的笔试环节,仅设置面试和体育测试,面试成绩占校测成绩100%。

不仅“强基计划”的“进口”端提高了要求,“出口”端工作也在同步加强。教育部提出,高校要加强招生培养联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精心做好本硕博衔接等后续培养工作。

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孟钟捷看来,此次教育部的通知还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未来,“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将会进一步打通本硕博衔接渠道,让更多心存热爱的优秀学子更快一步得到深造。

在华东师大,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新生,都将纳入卓越学院进行培养。作为学校的改革试验特区,卓越学院还涵盖了校内10个教育部拔尖计划2.0基地的学生。孟钟捷介绍,截至目前,卓越学院学子的直研率达80%,未来,这一比例或将继续提升。

什么是分类招生

分类招生即单招招生、自主招生,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必须于高考前完成录取。按教育部规定,考生参加分类招生考试,若被正式录取,无需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未被录取的可继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分类招生考试是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多样化选拔机制的试点,是国家高考的组成部分。

分类招生类型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专业贯通培养计划招生,即部分市属应用型本科高校与部分高职院校联合开展的专业贯通培养试点招生。被录取的学生前三年注册为大学生,完成专科学习并通过转学考试的,升入相应的本科高校学习两年,后两年注册为本科生。具体试点学校和办法另行下发。

二是高职院校专业招生,即市属高职院校和市教委批准的市外高职院校实施的专业招生。

分类招生和单招的差异

报名时间不同,考试时间不同,考试方式不同,考试内容不同。单招录取的考生在校期间不得转学或转专业,其他待遇与全国普通高校录取的高校考生完全相同。

分类招生类型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专业贯通培养计划招生,即部分市属应用型本科高校与部分高职院校联合开展的专业贯通培养试点招生。被录取的学生前三年注册为大学生,完成专科学习并通过转学考试的,升入相应的本科高校学习两年,后两年注册为本科生。具体试点学校和办法另行下发。

二是高职院校专业招生,即市属高职院校和市教委批准的市外高职院校实施的专业招生。

分类招生和单招的相同点:

1.录取组织方式相同,分类招生和单招均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志愿填报,录取交叉;

2.招生计划性质相同,分类招生和单招与统招生录取的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单独招生纳入普通高等教育计划。是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不属于成人教育或自考;

3.单招考生的待遇、国家补贴政策、毕业时享受的就业政策、聘后工资、福利、职称评定、毕业证、报到证等,均与普通大学生完全相同;

4.被单招录取的考生与网上高考录取的考生同年进入学院,同时毕业。入学时学费和住宿费是一样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升本科。

2023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2023高考综合

更三高考为各位2023高考生整理汇总了2023高考信息汇总专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