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考满分作文汇编五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考满分作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这个世界上,有阳光,就必定有乌云;有晴天,就必定有风雨。从乌云中解脱出来的阳光比从前更加灿烂,经历过风雨的天空才能绽放出美丽的彩虹。乌云和风雨都不算个事。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够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多些顺利,少些挫折。可是命运却似乎总爱捉弄人、折磨人,总是给人以更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记得我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草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并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天真的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于是,他便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出来。然而,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以致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自然,这只蝴蝶的欢乐也就随着它的死亡而永远地消失了。这个小故事也说明了一个人生的道理,要得到欢乐就必须能够承受痛苦和挫折。这是对人的磨炼,也是一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
当挫折站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开始了选择。正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人与人的选择也是不尽相同的。我们可以选择放弃挫折,绕道而行,不必为了遇到挫折而难过,也不用去付出些什么努力;我们也可以选择迎接挫折,毫无畏惧,虽然我们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可是我们却可收获许多,有战胜苦难的喜悦与兴奋,有“苦中寻乐”的甜蜜,也有了今后战胜困难的勇气。
我们成长的过程曲折坎坷,总是伴随着辛酸与烦恼。而挫折好比一块锋利的磨刀石,我们的生命只有经历了它的打磨,才能闪耀出夺目的光芒。“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经历了挫折的成长更有意义,挫折其实是一笔财富。多少次艰辛的求索,多少次噙泪的跌倒与爬起,都如同花开花落一般,为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作下了铺垫。成长的过程好比沿着沙滩走,一排排歪歪曲曲的脚印,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足迹,只有经受了挫折,我们的双腿才会更加有力,人生的足迹才能更加坚实。
那是故乡的一个静谧的杏花之夜。月光通过小窗,洒在外婆洁净朴素的小屋里,踩着轻盈的舞步,洋洋洒洒地躲在婴孩温暖的小床里。窗外的金色草垛是,浮动着轻柔的白雾和蓝烟,月光照亮了小路上一团团美丽而安静的积水。
无数次在梦里回到童年故乡的那份安恬,耳边回响起的是“睡……吧,睡……吧,亲爱的宝贝……”外婆低哑的嗓音哄着儿时的我枕着幸福与甜美入梦。
那是五十多岁的外婆,刚刚孀居,生活的空白便因两个孩子的到来而变得充实起来。那段在外婆家生活的日子是后来成长的岁月里绵长的甜蜜。那是因为妈妈的病,外婆照顾幼小的我和小姨姐。
岁月在那时的颜色便是孩子们如风般成长的新绿,我和姐姐呼朋唤友,奔跑在乡间的土路上,那荡漾在清新空气里银铃般的欢笑声吵醒了路边的花儿、草儿。柳儿吐出嫩绿的心事,用手指轻柔地抚着我们的脸颊,那王冠是她赐予我们的至高荣誉。
坐在池塘边,沐浴着从对岸吹来的和煦的风,嘴里大嚼着从伯伯家地里采来的果子。一双双机灵的眼睛此时出神地望着飘飘荡荡的花儿、叶儿,邻居大哥用一片柳叶儿吹出悠扬的曲,无词、无调。那一刻氤氲在天地间的是美好。
夜幕降临,洗去调皮一天的尘埃,外婆催促着我们上床,盖上薄被,宽厚的手掌轻轻拍着稚儿,慢慢哼起催眠的曲子。
似乎一恍,就那么多年过去了,当初的孩童已经长大,姐姐已经出国学习,我也早已不在故乡上学,就像沿着穿城而过的河可以回到故乡的池塘,那遥远的距离是一种忧伤。
最能缓解这种心情的就是过年时,外婆到我家小住的时光。尽二十年的岁月佝偻了外婆的背。蹒跚了她的脚步。每每看着她颤巍巍地走在年华的尾巴上,总是紧张、心酸。八十多岁的外婆体力已大不如前,约好了你读《圣经》,我做作业,才一会儿,背后就响起了轻轻悠悠的鼾声。冬阳的温暖似乎抹去了岁月的痕迹,在你的脸上添上了淡淡的微笑,不知你是否梦到了我小时的调皮趣事。
那一刻,让四海凝成一碧,让苍山连为一体,让冬阳、清风、落霞同奏一曲,让光明与黑暗永结同心,让一切都归于平静、祥和。就想那么看着外婆,不用去害怕她那突然长出的黑发是回光返照,不用去害怕失去的痛苦,就想那么静静地透过外婆看到童年的美好。
轻轻拿起外婆的手放入被中,慢慢哼着“睡……吧,睡……吧,亲爱的宝贝……”
白茫茫的冬天终于在寂静的时间里悄悄地走过了,卷走最后一片晶莹的雪花,留下一汪汪清澈的融水来迎接二月的春风。微风轻拂,鸟语花香在雨幕里,轻轻荡漾。
灿烂的阳光铺满大地,花开淡雅的清香浸在空气里,仰望苍空,却撞见寸寸耀眼的红。原来,是一树木棉花立在空旷的操场上。清新的春天里,然而一树的火红竟能如此傲然地惊扰了二月的校园——花开的姿态竟如位位战士,昂首挺胸立足半空,不伴风飘,不随风舞。朵朵向上,排列有序。我每天穿梭于这棵树下,仰望这朵朵火红成了路过时惯有的姿态。 仰望,是我询问木棉花的姿态。
花开千万朵,竟朵朵向上。从未见过有一树这样的花,它们朵朵饱满,弧形的花瓣向外展开,根根花蕊向上挺立。花瓣绽放的力度那么充足,它们尽力裂开自己的唇,剥开自己的心,让那心中的事物尽情地暴露在阳光下。连那花蕊也根根分明,几经压折也不低头,向上生长是它们毕生的信念。
我跃动的思绪飘向花儿,花儿的信念却只灌注于天空。风扫过我们的'脸庞,缓缓听见一阵对话。花儿为什么向上开、尽力舒展,不疼吗?不累吗?深色的树杆抖落臂上的小鸟,呵呵笑道:木棉花它们愿意这样做,它们爱光,爱热,追求信念是最珍爱自己的行为,而疼痛是应有的付出。我仰望木棉花,它仰望阳光,原来,它爱光和热。
仰望,是我向木棉花致敬的姿态。
木棉花,它不要绿叶,不要陪衬,它的生命,只靠它自己。风吹过簌簌飘零的它们依旧完美。它们随风旋舞,直线坠落,落地有声。它们向上开,向上生,仰面落,面上死。它的姿态永远傲然向上,所以它叫英雄花,如巾帼英雄,开在大地间,落在大地上,垫满一地的火红。
我仰望木棉花,木棉花仰望苍空。它追求光和热,追求向上的生长。我追求它,追求那骄傲的木棉花的面容。
亲爱的伙伴,让我们向上,让那木棉花引领我们,引领坚强,引领信念。用这仰望的姿态去坚守我们的未来,做一朵木棉花,昂首向上。
分析点评
这是一篇思维角度独特、有一定文学意蕴的小散文。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思路清晰,作者以“仰望,是我询问木棉花的姿态”、“仰望,是我向木棉花致敬的姿态”来结构文章,既扣住了“仰望”这一个“特别的姿态”,又表达出“询问”与“致敬”之情;二是角度新颖,作者对于木棉花的赞美,源自于对木棉花形态与内质的深度挖掘,“向上生长是它们毕生的信念”、“它不要绿叶,不要陪衬”、“我仰望木棉花,它仰望阳光”这些直抒胸臆的表达,洋溢着对木棉花的崇敬;三是观察入微,“弧形的花瓣向外展开,根根花蕊向上挺立” 、“它们尽力裂开自己的唇,剥开自己的心”是对静态的观察,“它们随风旋舞,直线坠落,落地有声”是对动态的观察,这些观察都彰显着作者独特的写作个性。因为是考场作文,不免有一些疵瑕,如由“询问”与“致敬”带起的下文,缺少呼应的内容;开头的入题有点累缠,而结尾的一段却有贴标签之嫌。
芭蕾舞演员精彩的单腿飞转,那是力的旋律;健美运动员块块隆起的肌肉,那是力的线条;赛跑健将风驰电掣般的冲刺,那是力的速度。我却独爱那令人震撼的根之力。
一场大雨过后,我家后院的盆景经过雨水的洗涤,格外美丽,片片嫩叶透着爽人的绿 ,隐隐约约还有几缕清香袭来,是含笑吧,我循着香味走去,低头一闻,咦,怎么没有香味?哦,原来是一旁的兰花。
真扫兴,含笑上个星期已含苞待放,为何又迟迟不肯开花呢,我默默地抚弄着绿叶,忽然发现花盆有几道裂缝,是哪个调皮鬼捣的蛋,说不定就是因为这几条裂缝,才使含笑不“笑”呢!
我找来爸爸,爸爸看到好好的花盆弄破了,也很生气,问我是不是有谁将它打破,我也讲不出个头绪。爸爸只好找来几根铁丝将花盆箍紧。
可是几天后,铁丝松了,裂缝也越来越大,爸爸无奈,只得去买了一只新花盆。
搬来含笑,爸爸像往常一样,在花盆底部的洞里一戳,怪了,盆和花却怎么也分不开。我仔细端详着这盆,除了裂缝外,花盆表面已变得凹凸不平,盆口的圆形也变成了椭圆。爸爸索性拿来铁锤,几下子把花盆锤碎了,这下,我和爸爸惊呆了,花盆里全是浅褐色的密密麻麻的根,哪里还看得见得土啊!
谁都能想到,随着枝叶的繁茂,根也在生长,可谁曾想到,当小小的花盆已容不下根的时候,根会挣扎,根会反抗,根会怒吼,花盆变形了,裂开了,这就是根的力量,一种无形的力量。
我喜欢根的力量,我钦佩根的力量,我为这不屈不挠的精神所震撼。我想,这俨然象征着中华民族喷薄而出的根之力,一定会在属于它的这片沃土上扎根、伸展......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是炎黄子孙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智慧的凝结,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谁不充满了对古诗的赞叹?
我第一次接触诗词是在一年级,那时老师给我们上《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随着老师的带读,我仿佛看到了一幅景象:李白孤独地在床上,月光照在地板上,一片苍白,李白看着明月,想起了遥远的故乡。我将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惊讶地说我对古诗词的理解非常好,并吩咐我多去阅读古诗词。受到老师的激励,我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着对古诗词的阅读越来越多,我也感受到了很多;《可叹》让我感受到世间的无常;《江汉》让我明白了人一定要顽强,《曲江》让我感悟到时间的短暂,《佳人》又让我懂得了世态的炎凉,人心的冷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古诗词,你肚子的“墨水”就会越来越多,写文章更加自如,还能增强自信心呢。有一回,我们班举行诗歌知识问答。这可把我高兴坏了,我做了不少赛前准备,查阅了不少资料。第二天,比赛开始了,前几个环节我一直没答出,竟只得了两分,看着那些好友的四五分,不禁心乱如麻。但我又一想,平时我可下了苦功,我一定可以的。果然,最终环节“飞花令”到了,我大显神威:“写出带龙的诗句。”老师的话音刚落,我就挥笔写出“双袖龙钟泪始干”;写出带牛的诗句---“风吹草地现牛羊”;写出带山的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在此环节,我获得了六分,夺下第一名,获得了胜利。那一刻,我的心里满满都是幸福的香甜。
我爱诗词,不但因为它生动传神,清秀隽永,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健康向上的奋斗热情和坚强意志!
【中考满分作文】
大学院校在线查
有疑问就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