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白居易【早冬】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唐代

Ai高考 · 古诗词
2023-03-03
更三高考院校库

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 冬天

译文/注释

翻译
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样可爱。
寒霜未冻死小草,太阳晒干了大地。
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样。
这个时候的我只羡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闲,不知不觉走入酒家。

注释
1.春华:春天的花,这里指春天。
2.漠漠:广阔。
3.柘(zhè)叶:柘木的叶。
4.寒樱:秋冬时节的樱花树。
5.五马:五马并驰,太守(刺史)的别称。无由:没有办法。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诗大致写于任职其间。

全文赏析

《早冬》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七律。首联总写江南早冬给人的感觉——初冬时节的江南,天气晴暖,像阳春三月一样美好。一个“好”字,是作者对“十月江南”的整体评价,好像不带感情,又好像饱含深情。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赞叹西湖的美景时,也用了一个“好”字,朴实的字眼,往往最能传达出那种无法言说的美。下句“可怜冬景似春华”是对“好”字的诠释。“可怜”是“可爱”的意思,言冬景温柔,毫无肃杀之感,反而焕发着蓬勃朝气。

中间两联集中写景,是对“冬景似春华”的具体刻画。“霜轻未杀萋萋草”,是说江南的初冬有“冷”的成分,但更多的却是温柔,薄霜下了一层,笼罩着小草,却没有把小草冻坏。“萋萋”指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江南的初冬之景,并没有不妥之处,正如杜牧所写的那样——“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日暖初干漠漠沙”句,也强调了冬日的温暖,言冬阳普照,晒干了广阔的沙地。

颈联抓住了冬日的两种典型色彩“黄、白”,为画面增加了暖的色调。柘叶经霜之后,变成光鲜的黄色,本已到了凋零的边缘,但诗人以“春天”的眼光,却看到了另一种境界——树木的新生;同样,在诗人看来,樱花树虽然没了绿叶红花,但那白色的枝干,又何尝不是一种光亮洁白的花呢?

以上两联,写景与众不同,构思别出心裁,“萋萋”、“漠漠”叠词的运用,增加了诗的节奏感,铿锵有致。虽然,作者一直在描写景物,但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他轻松愉悦的心情,更能感受到他乐观旷达的心态。尾联言冬景怡人,让“我”心情舒畅,真想做个自在闲人,想醉就醉,只可惜“我”为官职所累,没有办法自由出入酒家,结句表达出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之情。

2023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古诗词

更三高考古诗词频道整理了古诗词名句、古诗词鉴赏、古诗词大全,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