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傅雷家书读后感悟(七篇)

Ai高考 · 心得体会
2023-03-11
更三高考院校库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心得感悟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感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感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傅雷家书读后感悟篇一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

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

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

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懂得了许多,我更了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傅雷家书读后感悟篇二

《傅雷家书》就像我们的一本良师益友,教会了我们做人,告诉了我们处事的道理。

父母的爱,往往是严厉而又具权威的,但是,看了《傅雷家书》这本书后,我发现父母的爱,居然还能是谈天论地,包罗万象的。

这本书中,使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傅雷在傅聪出国参加肖邦国际比赛前后书写的家信。这些信体现了不仅体现了父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还表达了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以及老师对学生殷殷教诲。我感到十分震惊。

小时候,如同父母对我们一样,傅雷对傅聪的爱也是十分严格的。这种爱导致父子俩关系相处不融洽。长大后,傅雷与傅聪的关系便如同朋友一般, 而且父爱变得更深沉。因为,傅雷年轻时曾经出过国,所以恨不得把自己的经验,一股脑儿地传给傅聪。我特别喜欢傅雷说的一些话,特别能鼓舞人心,又彰显深明大义。

这本书中,令我感动的人还有马先生。诚然,他不是傅聪的父亲,但是他却扮演着父亲的角色。傅聪在国外的这段时间,马先生把傅聪照顾得很好,简直就是傅聪的经纪人。另外,我比较喜欢傅聪的第一任妻子——弥拉。她不像其他女性一样依赖丈夫,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关心他。身为儿媳妇,她懂得傅雷夫妇的难处,并且表示理解,她是一个识大体的妻子。

这本书语言精炼,道理众多,有些朴实,有些伟大,让人体会深刻。其中,我十分赞同这个观点:“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去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以前的我,在为人处世上总是显得不够真诚,不懂的事情会装懂,不肯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批评,说得好听是具有极强的自尊心,说得不好听是死要面子。现在,我要放下伪装,做真诚的人,做真实的自己。

《傅雷家书》就像我的一本良师益友,教会了我做人,告诉了我处事的道理。

傅雷家书读后感悟篇三

家书,一笔一画寄托着对家人的牵挂。在古代,“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一封家书“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在近代,傅雷一家如何表达思念?

傅雷给儿子的家书中饱含着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期望,满含着对艺术、人生的思考、对立身处世的叮嘱。小到对音乐的见解,大到国家大事,字里行间,满含着爱。

回望宋代,陆游年迈时“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满纸空。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自叹徒劳,却又“寄语红桥桥下水”,不甘浮于心间,借水怀人。

回望明代,袁凯百无聊赖时收到家书,却“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只有家人的期盼。

回望近代,傅雷在一封封家书中告诫儿子,当儿子取得成就时又丝毫不吝啬他的赞扬——“东方升起了一颗星,这么光明,这么纯净,这么深邃;替中国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世界纪录!”信中,傅雷对儿子也极为严格,将错误严肃地提出来,严厉地要求儿子一一改正,但是,这无不表达着父亲对儿子的无限期盼和爱,即使相隔千里,儿子的身边总有一个谆谆教诲的父亲,教他立身处世。信中同时暗含着苦,令人唏嘘——父母不能陪伴儿子的苦、傅雷夫妇不能见到孙子的苦、傅聪未能尽孝的苦……种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汇成一封封书信,将自己的思念寄给远方的亲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却不能洗刷内心的思绪。即使异地相隔,也不能阻断亲人那熟悉的字迹,那倍感亲切的家书。

蓦然回首,家书已离我们日渐远去,网络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即使相隔万里,仿佛近在咫尺。科技发达的今天,书信已经渐渐赶不上时代的脚步,驿站的消失,见证了一个国家的崛起。书信象征过去,科技代表未来,但无论是书信还是科技,都满含着一代代人的家国情怀。

傅雷的家书,只是近代的一个缩影,它随着历史而失去在通讯上的地位,但在它身上的亲情永不消逝,家书,一直是家人情感的表达与寄托。

傅雷家书读后感悟篇四

近几周来,我阅读了《傅雷家书》。傅雷,一位著名的翻译家,更是一位著名的父亲。

从《傅雷家书》中折射出来的,是傅雷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有人评价傅雷是一个标准的“中国式家长”,对于孩子(尤其是长子傅聪)是标准“中国式教育”。对于“中国式教育”,古人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样的教育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是危险的,毕竟天赋也不是逼出来的。那傅雷为什么成功了呢?因为傅雷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对于傅雷式的教育,我想傅雷与其妻子的墓志铭是最好的概括:“赤子孤独了,便会创造一个世界。”

"赤子"最早是老子所用的比喻,在《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中,老子写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孟子·离娄下》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其中"赤子之心"即婴儿之心,婴儿之心当然纯洁无瑕,没有丝毫杂念。

可见,赤子就是内心纯洁,没有杂念之人。傅雷的教育,就是把自己的孩子培养为一个不受世俗干扰,沉静在世界万物之中的人。这一点与千百年前的一位伟人不谋而合:“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心无杂念,就能成为大器吗?不是的,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英勇战死锦竹,这是心境淡泊的人能做到的吗?还要归功于诸葛亮和他的妻子黄月英对他的熏陶,这一点又与傅雷的家庭不谋而合。傅雷作为一名革命时期的文学工作者,他的思想是进步的,对于新中国的热爱传给了傅聪,傅聪也不止一次地在信中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傅雷的艺术修养是高深的,这也对傅聪的艺术之路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所以,傅雷式的教育,不同于中国式教育。真正有意义的中国式教育,是像傅雷那样,既做严父,严于律己,严于待人;又做慈父,宽于待人,关爱他人;还做良师益友,适时地透过一段话传授做人的道理。

傅雷家书读后感悟篇五

读完《傅雷家书》,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朱自清在散文《背影》中描写的一幕: 1917年,朱自清因祖母过世回家办丧事.丧礼完毕后,父亲与他同到南京.送他上火车北去。父亲在车站给他买橘子吃的时候,他看到了父亲苍老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视,蹒跚地走到铁道旁,慢慢探身下去尚不木难。可是他客过铁道要爬上那边同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双手攀着上面,雨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右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如果说《背影》里描写的父爱是含蓄的深沉的,那么洋溢在《傅雷家书》字里行间的父爱则是直接的,外露的,书信中的傅雷是一个普通的 父亲,他怕儿子走弯路,就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对子絮絮叨叨。看来,再严肃的学者对待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变得很温柔,亲切。

《傅雷家书》中除了几封探讨翻译、绘画的书信内容非常专业外,其余的信中随处可见一位父亲对孩子的谆谆教导。傅雷对孩子的要求十分严格、会无比而耐心地指导傅聪怎样为人处事、如何理财、如何处理感情问题、怎样规划生……一封封家信读来活脱脱一个个“行动指南。如,营养第一:休息睡眠第一;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人越有名、不骄傲别人也会有骄傲之感,所以自己更要谦和有礼,保持平衡,经常有规律地储蓄;正因为瞧不起金钱而不加控制,不会处理,临了竟会吃金钱的亏,做物质的奴役;不要害怕,不要羞怯,不要不好意思,但话一定要说得真诚;拿出勇气来面对现实,用最光明正大的态度来应付,无须那些不必要的顾虑,而不说真话,就是在实际做的时候,要住意措辞及步骤……这些教诲对于今开的我来说,也有很大的警示和启迪作用,让我也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傅雷家书》让我更加懂得.和母爱一样,父爱也是一种伟大的爱。

父爱往往是不动声色的;

父亲是深沉的,坚实的;

父爱很多时候是默默无言的;

父爱需要我们去发现、去体会;

父爱如山!

傅雷家书读后感悟篇六

父爱不像母爱那般温柔,那般体己,父爱外表裹了层严厉的外壳,壳下却同样是对孩子的满心关怀。读《傅雷家书》,我明白了许多。

傅雷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同时也是一位严格的父亲。傅雷去世后,他的家人把他和两个儿子的家信辑录为《傅雷家书》。这本书凝聚了十二年间傅雷对其儿子的谆谆教诲与关爱,是一部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书中,因为大儿子傅聪远在海外学习音乐,傅雷便隔着重洋,用书信指导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一封封信里,傅雷对儿子的艺术学业是十分严格的。对于傅聪音乐比赛的排名,傅雷列出一条条对傅聪的问题:傅聪的总分多少?第一二名的总分各多少?第一二名与傅聪比较之下,有何优势劣?老师对傅聪的评价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问题无一不体现出傅雷对傅聪学业的关心,体现出一个望子成龙的父亲迫切的心。

傅雷严格的家教还体现在对儿子生活的指导中。傅雷经常以自己的经历教育孩子。他教育孩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苦难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雷对傅聪生活、理财、爱情方面的问题都有悉心指导,提出自己的建议。爱子之情,融于字里行间。

看完《傅雷家书》,我明白了许多。生活中我常常埋怨父亲不像母亲一样细致入微、善解人意,还总用各种方式让我去学习。现在我明白了,这些强硬的命令下,是父亲想让孩子过得幸福、取得成功的心。

父爱是不易理解的,不如母爱讨人喜欢的。但当我们剥开裹在父爱外表的一层层壳后,就会突然发现,父亲的满腔爱意都藏在外壳下,等着人去发现、了解。

《傅雷家书》向我们证明了父爱的伟大,让千万中国孩子理解了父亲,明白了父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悟篇七

寒假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读完《傅雷家书》后,有人感叹傅雷先生对儿子深沉而细腻的父爱,有人则细心钻研傅雷先生教给儿子的人生哲理,而我更加关注的是先生的“教法”。

《傅雷家书》记录了傅雷夫妇给儿子的书信,信中既有谈到为人处世的方法、如何正确对待艺术,又写到了学习方法与生活的琐碎。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位父亲对远在国外的儿子深深的思念与谆谆教诲。

傅雷先生在音乐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与知识,而儿子傅聪更在音乐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其中离不开父亲与他的交流。傅雷并不因自己是“父亲”而忽略儿子的想法,他与儿子平等地交换意见,有时因为儿子的意见产生新的想法还会记录下来。在告诉儿子应该怎样做时,他总用提醒的语气,而不是命令。教给儿子道理时,他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评儿子,而是潜移默化般的教育。当儿子获得荣誉时,他给予足够的赞扬,同时还提醒儿子不要被过分的赞赏冲乱了阵脚。

他以更温和的方式去教育儿子,却也不失一个父亲的威严。

父母与孩子之间隔了相当长的一段岁月,正因为有了这段岁月的沉淀,父母会更有能力、更有经验去面对生活,而把这些方法传授给孩子也是人生的课题之一,是人类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一环。

“教法”在家庭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若是太过温和,便会宠坏了孩子,若是太过严厉,便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感。在这个点上失去分寸后,孩子就像脱缰的野马。傅聪年纪小时,傅雷就因太过严厉使儿子一度匮乏自信。在生活中,有些父母在听孩子的建议时常说:“你还小,什么不懂。”却从不解释“不懂”在哪里。失去了交流后,父母与孩子在思想上便成为两条平行线,各自延伸却从不相交……

所谓“教法”,就是教育的方法,好教法需要的是父母的耐心与孩子的配合。我们都在羡慕着傅雷先生的儿子成绩斐然、家庭教育成功,羡慕着所谓的“隔壁家的小孩”,不妨自己学习他的教法,学会用心地、正确地传达爱。

2023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大全提供最新心得体会范文模版、学习心得体会、个人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