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古文观止·杂说一》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Ai高考 · 古代历史
2023-09-13
更三高考院校库

《古文观止·杂说一》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杂说一

唐·韩愈

【题解】

“杂说”是一种内容、形式都较自由的随感式的议论文。本文为四篇《杂说》的第一篇。此文用云、龙之间的关系来喻指君臣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君臣遇合才能有所作为的道理。

【原文】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130],薄日月[131],伏光景,感震电[132],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注释】

[130]茫洋:辽阔无边际的样子。玄间:指天空。

[131]薄:同“迫”,靠近。

[132]感:同“撼”,撼动。


【译文】

龙吐出来的气形成云,云原来并不比龙灵异。然而,龙乘着这气形成的云,可以在辽阔无际的宇宙中四处遨游,靠近日月,遮盖光辉,使雷电震动,变化神奇莫测,雨水浸润大地,淹没了山谷,这云也真是灵妙奇异啊!云,是龙使它具有灵异的,像龙那样的灵异,就不是云能够使它变成的。

【原文】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133]!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注释】

[133]信:确实。

【译文】

但是,龙如果没有云,就不能表现出它的灵异。失去它所凭借依靠的东西,确实是不行的啊!奇怪啊!龙所凭借依靠的,竟然是它自己创造出来的。《易经》中说:“云是跟随着龙的。”既然叫做龙,就当然有云跟随着啊!

【评析】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议论为主的杂文。文中以龙、云为喻,把龙比作君王,云比作贤臣。先描写翻云覆雨的壮观景象,渲染了龙的灵异,比喻贤臣要得到君王的重用才能发挥他的贤明;又写到龙必须乘着云气,突出了云的灵异,比喻君王没有贤臣的辅佐也不能表现他的圣明。从而论述了龙、云相生相依、孰轻孰重的关系,暗示了君王和贤臣只有互相依靠,才能相得益彰,有所作为,也反映了作者想做贤臣的心理和对最高统治者的希望。

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内容充实、寓意深刻,体现出韩愈文章力大思雄的一贯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3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古代历史

更三高考中国古代历史频道,提供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中国古代历史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