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不仅对个人的学习和发展有重大影响,还关系到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就业竞争力。因此在选择院校专业之前,考生们一定要多加了解想要报考的院校专业信息。本文整理了南京大学法学专业介绍相关内容,想要报考的考生可以查阅参考。
一、南京大学法学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法学
专业学制:四年
专业层次:本科
专业介绍: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7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9人,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58%。 科研成果 近三年,出版教材12部,学术专著47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22篇;出版“南京大学法学文库”、“南京大学学术文丛”,连续举办“法学院学术系列讲座”、“法学名家论坛”、“青年法学沙龙”等学术讲座150场,以及10余场高层次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研讨会。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已经与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著名大学的法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主要合作与交流项目有中德法学研究所联合培养项目、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法学院交换生项目、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项目等。 人才培养 学院十分注重本科人才培养工作,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加强本科教学名师队伍建设,创新拓展本科课程体系,注重搭建教学实践基地和平台,为培养高层次、复合性、应用型法学人才奠定了坚持基础。一是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推动名师进课堂,与地方司法系统和有关律师事务所建立广泛合作关系。二是坚持本土化培养与拓展国际化视野相结合,探索面向国际化的本科培养方式,通过推动与国外大学交换生项目建设、引进西方一流高校教材、聘请国外专家访学、提倡双语教学、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等提高国际化水平。三是坚持完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进一步发展科学和专业建设,依托现有9个学科方向,不断提升本科专业发展内涵。多年来,法学院为社会各界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其中大部分成为国家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及其他党政机关、经济实体的骨干力量,相当一批成为全国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骨干。 专业设置 学院法学专业在本科生培养上以通识课程为平台,拓宽知识口径,陶冶人文精神;以专业基础课程为核心,夯实理论基础,训练法律思维;以实务性课程为补充,提升实践能力,培养专业技能;指定修习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确保培养质量与个性发展。主干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亲属法学、合同法学、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商法学总论、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总论、国际私法等。 奖助学金 除校级奖助学金外,学院设有八三级校友奖学金、八五级校友奖学金、九四级校友奖学金、零五级校友奖学金、岳成律师事务所奖学金、杨建华奖学金、王洁卿奖学金、汇业奖学金、亚洲教育慈善基金奖学金等。 毕业生情况 每届本科毕业生中在国内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者50%,部分保送到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还有一部分在纽约大学、北海道大学、京都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学校继续攻读。就业学生的工作单位主要有政府机关,证券、金融、银行等行业,各大著名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等。如法院、检察院、海关、纪委、证监会、移动公司、烟草公司、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中国银行等。
》〉》更多南京大学相关招生专业介绍信息,请查询:南京大学招生专业主页;
二、南京大学简介
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查看更多院校内容】
三、拓展阅读: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大学专业?
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专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下面是几个关键步骤建议,希望可以帮助你做出更好的选择:
1.自我评估:首先,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价值观。考虑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学科和职业领域,以及自己的长期职业目标是什么。
2.提前了解:研究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和就业前景。了解每个专业的学习内容、职业方向和相关职业的就业前景。可以参考大学网站、招生宣传册、专业指导咨询等资源。
3.参观和访谈:参观大学校园,特别是相关专业的部门或学院。可以亲自了解专业的环境和氛围,与教授、学生和校友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就业经验。
4.实习和志愿工作:尝试参加和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相关的实习或志愿工作。这样可以亲身体验专业的工作环境,了解自己是否适合从事相关职业。
5.考虑综合因素:综合考虑个人喜好、兴趣、学术能力、职业前景、就业市场需求、薪资水平等因素。不仅要追求兴趣,还要有一定的就业前景和适应性。
6.咨询专家:寻求专家的帮助,例如高中辅导员、专业咨询师或专业导师,他们可以为你提供有关专业选择方面的指导和建议。
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专业需要时间和深思熟虑。不要急于做出决定,多参考不同资源和角度,确保你对专业的选择有充分的了解和自信。
*本文内容整理自院校及网络公开数据,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之用。
大学院校在线查
有疑问就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