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2024高考命题方向参考|权威专家考试题评析

微高考 · 2024高考综合
2023-11-26
更三高考院校库

2024高考命题方向参考|权威专家考试题评析

教育部发布

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通知

2024高考命题方向参考|权威专家考试题评析

主打创新性!官方明确高考命题方向

本次通知提到多方面要点,在“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方面,教育部明确: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


近年来,随着高考综合改革在各省市的逐步深入,高考命题也更能体现创新性要求。通过命题创新,创设新颖的试题情境、题目条件、设问方式,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以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的数学为例:

2024高考命题方向参考|权威专家考试题评析

理科数学真题-第10题

2024高考命题方向参考|权威专家考试题评析

文科数学真题-第12题

虽然全国甲卷的数学分文理,但以上2道选择题都是将三角函数的图像和直线方程相结合,考查两者交点的个数,充分展示函数图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确也能很好地体现命题的创新性。

由此可见,除了2023年之外,2024年高考命题的侧重点仍将围绕“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展开。

事关2024高考命题!权威专家这样分析

除此之外,2023年高考虽然已经结束,但对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而言,2023年高考正是基于新课标、使用新教材、落地新高考的第一年。2023年的高考全国卷(包括“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课标1卷”和“新课标2卷”)传达出怎样的信号?对于2024届考生又有何启示?


日前,《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为大家推送了权威专家对2023年高考真题全国卷的试题评析。小编为大家节选了部分要点,今天为大家分享如下,建议2024届考生重点关注!

语文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虽然“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课标1卷”和“新课标2卷”面向不同省份,内容和难度略有不同,但是都包含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等模块。不同模块的命题重心梳理如下:

1.信息类文本阅读:以语意信息为基础,视野延伸至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2.文学类文本阅读:聚焦审美鉴赏,以典型问题考查文学之美的理性阐释;

3.古诗文阅读:延续传统理念,重视文言知识积累与运用并强调诗论互参;

4.语言文字运用:在语境中考查语用实践,兼顾语言现象分析和效果评价;

5.作文:与学生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紧密结合,具有较强文学性和思辨性。

启示:展望未来,依据新版课程标准深化高考命题改革是大势所趋。

鉴于语文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全国卷或将作出结构性调整,通过统整命题材料和测试任务,构建序列化语文实践活动模块,在更为开放和复杂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展现语文学业成就。

数学

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全面考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几大核心素养如下:

1.数学运算素养:理解运算对象、探究运算思路;

2.数学抽象素养:理解情境、从情境中抽象出数学命题或模型;

3.数据分析素养:将情境抽象为统计问题、合理构建模型推断结论、解释现实问题;

4.直观想象素养: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同时依据一定的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5.逻辑推理素养:一般化为特殊的逻辑推导等。

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融合了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1.考查数学运算素养的题目:第一问更多体现数学基础知识,第二问更多体现数学运算素养;

2.考查数学抽象素养的题目:如果缺乏一定的数学抽象能力,解决此题就比较困难,同时解决此题需要具备对数函数相关的基础知识;

3.考查数据分析素养的题目: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统计知识,同时能够将现实情境转化为统计问题,借助概率统计基础知识加以解决;

4.考察逻辑推理素养的题目:更需要借助具体数学知识,通过有逻辑的推理,包括数学演算解决问题。

英语

2023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所透露的命题方向有以下几点:

1.试题体现了高考对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引导。

2.试题选用的语篇注重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试题着重考查基础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突出考查关键能力,尤其强化对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关键能力的考查。

4.试题在听力、阅读、语言运用和写作等各部分根据所选素材创设不同的情境,提高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5.试题强调对应用性和创造性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注重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和概括信息,从自己的视角正确评判周围事物和观念,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此外,2023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与往年最大的变化,是书面表达部分的应用文写作试题(即通常所说的作文题)2021年至2023年英语高考全国卷应用文写作试题分析如下图:

2024高考命题方向参考|权威专家考试题评析

2024高考命题方向参考|权威专家考试题评析

与2021年和2022年的六道应用文写作试题相比较,2023年的三道应用文写作试题有如下主要变化:

1.题目都给出了写作内容提示,但均未给出具体的写作内容,考生需要根据写作情景的要求,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或经历的事情构思写作内容。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英语表达真实经验和思想的能力。

2.题目均未出现以往试题中要求考生编造写作内容的情况,比如并未读某种报纸而要写读报经历和喜爱的栏目。

3.题目除了要求学生用英语陈述事实性信息(比如给外教写邮件邀请她为校广播站的英语节目做一次访谈),而且均要求学生在陈述事实性信息的基础上,发表并论证观点、描述体验和感受、表达态度和价值判断、提出建议等。


2023年英语高考全国卷应用文写作试题的新动向,预示着今后英语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以下几方面能力:

1.用英语描述事件、描述个人经历和事物特征的能力;

2.描述、概括真实的经验和事实的能力;

3.传递信息、论证观点、表达情感的能力;

4.对观点、事件、经验进行阐释和评论的能力等。

以上就是《人民教育》邀请到的权威专家对2023年高考真题全国卷的部分评析。

写在最后:

2023年高考是基于新课标、使用新教材、落地新高考的第一年,与2023年高考真题有关的命题方向,原则等将在2024年乃至往后每年高考中持续体现。

因此,建议参加2024年高考的学生。与其死记硬背、“机械刷题”,费时费力,不如反复研读高考真题,参透命题者的命题思路,知道命题者关注什么、考查什么,从而反观和调整自己的复习方法,梳理知识框架,聚焦核心问题,提高效率,稳扎稳打,积极应对,从容备战。

《中国高考报告(2024)》:准确把握高考的命题依据与命题逻辑

自2014年《实施意见》颁布以来,国家有关高考综合改革和招生考试改革的文件,一致强调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为依据。与此同时,2020年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作为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明确规定了高考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因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的主要依据,也即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这在近年来高考综合改革和高考命题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高考命题作出了一般性的要求和规定,两者的内在逻辑和核心指向具有高度统一性,也即高考命题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学科素养导向,强化“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多维考查模式,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素养”的转变。结合《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内在逻辑和总体特征,我们可以从“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和“情境载体串联线”三条线索进行理解和把握。其中,“核心价值金线”贯穿高考命题和评价的始终,“能力素养银线”成为高考命题和考查的重心,情境作为考查载体,是“金线”和“银线”的串联线。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论是全国统一命制的试卷,还是分省命制的试卷,均呈现出“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无任务,不立题”的典型特征。

第一,“核心价值金线”是指围绕立德树人来考查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思维观念、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道德品质。

高考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要旗帜鲜明地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不断强化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培养和选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考试题命制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内容在考试中的要求。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考查,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考查,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高考命题紧扣“核心价值金线”,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不断强化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与此同时,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关键历史事件与科技前沿等,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中选题和取材的主要来源,引导学生密切关注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和关键历史事件,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站位、思想立场与理想信念。“无价值,不入题”已成为近年来高考内容改革的一个鲜明特征。

第二,“能力素养银线”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掌握、实践探索以及思维方法等方面的能力。

高考评价体系综合统筹知识、能力、素养、价值的关系,将高考考查内容凝练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个层面,在必备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各学科在命制试题时,结合学科特点,以学生在解决学科问题中所要运用的能力为依据,着重考查学生信息获取与加工的能力,考查学生逻辑推理与论证的能力,考查学生实验设计、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的能力,考查学生证据识别与证据质量评估的能力,考查学生独立思考、挖掘隐含前提与开放论证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考查学生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实现“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降低“机械刷题”和题海战术的收益,服务“双减”目标和人才强国战略,近年来的高考试题进一步加大了对学生思维品质与思维过程的考查力度,包括但不限于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思维能力、演绎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辩证思维能力等。将学科素养、关键能力以及思维品质贯彻到高考命题中进行考查,是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高考命题的重要特征,中国高考命题正式进入了“无思维,不命题”的新时期。

第三,“情境载体串联线”是指通过设计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将其作为任务创设和基本知识能力运用考查的载体,实现对学生学科基本概念、原理、技能和思维方法的考查和选拔,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和思维发现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理创设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发现新问题、进行新解释、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情境”一词在课程标准中出现34次,在高考评价体系中出现43次,在近年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的高考试题评析中更是高频次地出现。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提出“以具体情境为载体”,高考评价体系“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情境类型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重大现实问题与关键历史事件情境,生产生活实践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境,科学探究、实验探索与科学前沿情境,文化传统与学科史料情境等。高考命题的理想试题情境一般具有典型性、复杂性、新颖性和结构不良性四个特征,其中,“典型性”是指在真实世界或学习探索中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考查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具有可操作性且符合学生认知和学科发展规律的情境;“复杂性”是指涉及多种关联活动、涉及多种影响因素、涉及多个参与主体以及要求调动多种关键能力的情境;“新颖性”是指学生未经历过,或者真实世界新出现的、呈现方式新鲜少见的情境;“结构不良”是指冗余信息较多、隐含信息较多、问题创设比较开放、结论不设定唯一、解决方案多元的情境。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要求高考全面落实情境式命题,材料丰富,情境多元,加强情境的新颖性、灵活性、探究性和开放性。高考命题呈现出“无情境,不成题”的特征。未来那些具有选拔区分度的试题将在情境创设上下功夫,可能呈现出由“简单情境”向“复杂情境”、由“熟悉情境”向“新颖情境”、由“结构良好情境”向“结构不良情境”的转换。

第四,“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是高考命题的基本方向和要求,也是衡量高考命题质量的重要标尺,同时还是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有关高考命题建议的关键指标。

《实施意见》及其他重要教育改革文件都强调了要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评价体系特别强调了高考命题要着重考查学生有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备的关键能力、学科知识和综合品质。以问题为导向、以具体任务为驱动并进而考查学生综合品质或学科素养是本轮高考命题改革的重要方向。学科素养是在一个又一个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完成特定的学科任务而展现出来或生成的综合品质,高考命题的“素养导向”就是通过特定的情境创设,考查学生调动、运用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质量完成特定学科任务的综合表现。因此,如果缺乏特定的学科任务设定,高考便很难有效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深刻理解学科任务的重要性和优先性对我们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标准规定了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解决特定问题的学科任务中提升学科素养。这一理念落实到考试中,就是要通过学科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对知识、能力、素养的综合考查。课程标准在高考命题建议中强调,要“设计典型任务”,要“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的主要载体”“以综合考查作为命题导向”。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翼”也体现了“任务驱动”的考查要求,“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点从‘解答题目’到‘解决问题’转变。”达成这种转变和实现这种考查目标的关键,就是“学科任务”的设置。近年来的高考命题,尤其是那些具有高选拔区分度的试题,就充分体现了“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命题理念。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学科任务为考查目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调动关键能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如近年来的语文高考相当一部分试题已不再单一考查文本的概念、词句含义、表现手法或表达效果等,而是指向综合考查,通过综合性的语文任务活动,考查学生的语文科综合品质或能力水平。理科试题通过科学探究或实验等学科任务,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数据处理、结论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都是“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典型表现。当然,我们应该对高考试题中的任务类型进行区分,学科任务一般可以分为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简单任务的试题在选拔区分功能上比较弱,只有那些复杂任务对学生运用和调动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高水平学科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具有很好的选拔功能。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考的选拔功能,任务驱动型的试题将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考命题呈现出“无任务,不立题”的新趋势。

综合来讲,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当前以及未来高考内容和命题改革的重要指南,为高考命题提供了基本遵循,高考命题将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学科素养导向,强化“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多维考查模式,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素养”的转变,突出对学生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优化试题的情境创设和呈现方式,进一步加大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应用性,积极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育。近年来高考在命题标准建设、命题内容改革、命题形式创新等方面体现了“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的“三线”逻辑,同时充分呈现出“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无任务,不立题”的典型特征。

(本文摘自《中国高考报告(2024)》)

2023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2024高考综合

更三高考为各位2024高考生整理汇总了2024高考信息汇总专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