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分制是新高考中最难懂也是最重要的政策,关系到选科策略。了解透了可以扬长避短,更好发挥考生优势。
下面结合具体示例,讲解新高考“3+1+2”模式中的赋分制,帮助新高考学生及家长提前了解,为选科及高考做准备!建议高中生家庭收藏!
五等级赋分制
辽宁、重庆、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福建、广东第三批实行新高考的省份以及第四批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七个省份统一采用五等级赋分制。
等级分是按统一规则,由原始分进行等级划定后,再由等级转换而来的分数。对于某一再选科目,考生该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后,转换时赋分起点为 30 分,满分为 100 分。具体转换规则和步骤如下:
第一步,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 A、B、C、D、E 共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每省各不同。
第二步,将A至E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对应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段,从而将考生的等级转换成了等级分。
“3”:语文、数学、外语3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物理或历史必选一科,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2”: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任选2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也就是说,涉及到“等级转换赋分”的科目,是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这4门要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总成绩,下面用具体案例说明。
案例1
某学科原始分前15%的考生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95分,则该学科A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100~95】。
已知A等级赋分区间为【100~86】分(固定不变),
也就是说,原始分【100~95】的考生为A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100~86】分。
案例2
某学科考试成绩最后2%的考生最高分为20分,最低分为5分,则该科目E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20~5】。
已知E等级赋分区间为【40~30】分(固定不变),
也就是说,原始分【20~5】的考生为E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40~30】分。
极端地讲,假设这个区间某考生原始分为5分,赋分后也能拿到30分。
2.等级转换的具体公式:
其中:
Y1、Y2分别表示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T1、T2分别表示转换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Y表示原始分;T表示转换分。
考虑到高考分数都以整数呈现,故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需要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案例1
假设小桥同学政治学科原始分为75分,再假设政治学科B等级原始分区间为【82~61】,则小淘同学政治学科为B等级;
下面进行赋分换算:
B等级的赋分区间【85~71】(固定不变),
那么小淘同学赋分后分数为:
解得,T≈80.33;四舍五入后小桥同学政治学科最终赋分成绩为80。
案例2
假设小桥同学地理学科原始分为75分,再假设地理学科B等级原始分区间为【88~75】,则小桥同学地理学科为B等级;
下面进行赋分换算:
B等级的赋分区间【85~71】(固定不变),小桥同学考了B等级原始分区间的最低分,所以小桥同学地理学科最终赋分成绩为71。
关于赋分制的其他问题
Q:
为什么要采取等级赋分制?
等级赋分能够较好解决学科之间分数不等值、学生选考科目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如果以原始分呈现考试成绩,会带来学科间不公平问题;等级呈现方式则使得不同学科考生因等级划分而保持了成绩相对均衡,学科间试题难易差异等不公平因素可以被较好消除,使得不同科目之间成绩可以相加。
Q:
高考选考科目可以知道卷面的原始分数吗?
高考公布的分数为赋分之后的分数。
Q:
赋分和选考人数有关吗?选考人数越多越容易被赋分?
考虑赋分因素要重点注意以下几类情况︰学霸选考越集中,成为炮灰的可能性越大;试题难易程度:试题难度越高,学霸区的炮灰就会越多。试题越难,学霸越容易和其他人拉开差距,考上名校。赋分模式下,选择人数越多,赋分结果就越趋于合理,选择人数越少,偶然性就会越大。总而言之,赋分制度下不仅要求考生考虑自身的成绩,还要考虑本省其他竞争者的成绩。
Q:
赋分制下,如果某一门选考人数特别少怎么办?
这一现象在首批试点的浙江省有出现,采取的措施为设置最低保障基数,当选考人数少于“基数”时,则按照基数人数进行赋分。
Q:
新高考改革下,考生交白卷也有60分的成绩?
新高考改革采取赋分制,最高100分,最低30分,如果考生交白卷,实际卷面成绩0分,选科目成绩被排到E等级。那么在等级赋分后,任选科目每科最少也有30分会被计入总成绩,两门任选科目即60分。
Q:
新高考改革,选择纯文组合,除了专业选择受限,赋分会吃亏吗?
纯文组合的专业覆盖率偏低,但是赋分的高低主要跟排名有关系,考生如果文科排名很靠前,也有被赋予高分的可能。
Q:
新高考有赋分,大学录取的分数线会提高很多吗?
不一定,决定大学录取分数线的因素是考生的投档人数,招生计划等因素,新高考中虽然实行了赋分,但是是所有学生都参与赋分,形成的高考总成绩是不影响录取分数线的。
Q:
考生考多少分才能被赋满分?
新高考改革选择等级赋分制,赋分主要看排名,考生排名在前1%,基本上都可以被赋予满分。
Q:
新高考实施赋分制,赋分制的合理之处体现在哪?
一是解决了选考科目之间分数不可比的问题;
二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的需求。
Q:
历史类考985 211的分数,会比物理类的高吗?
不一定,具体的要看每个学校的专业实力,投档人数,招生计划等因素。
Q:
影响考生赋分成绩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考生赋分成绩的因素包括学生排名、选考学生层次、学科及试卷的难易程度、选考人数等。
Q:
新高考后很多文科生考高分?
以往文科因此题目较主观的原因,很难得高分或满分,但赋分之后,将成绩分布在各个区间,成绩整体比以前高。
Q:
选择冷门学科,在赋分上是不是更占优势?
赋分的高低主要受考生排名的影响,选考人数越多,赋分结果就越趋于合理,选择人数越少,偶然性就会越大,冷门学科选考的人数可能较少,但是能不能被赋予高分还是看考生的实际排名,是否有优势无法准确衡量。
新老高考模式下的录取分变化分析
上面我们说完了什么是“赋分制”,了解了新高考是怎么计算分数的,还有一个问题家长们应该也很感兴趣,新高考和老高考相比,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会有变动吗?
之前同样实行“3+1+2”省份实行新高考前后录取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会”。以下小编以2021年迎来首届新高考的辽宁省为例,挑选了不同层次的四所高校,对照分析。
01
院校性质:“985工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表1:文史类VS历史学科类
年份 | 类别 | 专业名称 | 分数 | 位次 |
2020 | 文史类 | 新闻传播学类 | 620 | 1430 |
2021 | 历史学科类 | 新闻传播学类 | 612 | 1507 |
表2:理工类VS物理学科类
年份 | 类别 | 专业名称 | 分数 | 位次 |
2020 | 理工类 | 材料类 | 626 | 5047 |
2021 | 物理学科类 | 材料类 | 619 | 6638 |
分析:该校2020年文史类在辽宁录取最低分的位次为1548,2021年历史学科类最低投档分的位次为2088;理工类和物理学科类的数据分别为5635和7186,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降低。专业分数线和位次都有一定程度降低。
002
院校性质:“985工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表3:文史类VS历史学科类
年份 | 类别 | 专业名称 | 分数 | 位次 |
2020 | 文史类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623 | 1219 |
2021 | 历史学科类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617 | 1547 |
表4:理工类VS物理学科类
年份 | 类别 | 专业名称 | 分数 | 位次 |
2020 | 理工类 | 材料类 | 615 | 6887 |
2021 | 物理学科类 | 材料类 | 612 | 7981 |
分析:该校2021年历史学科类的最低投档分及其位次和2020年文史类的录取最低分及其位次相比有一定降低,但是波动不算大。
03
院校性质:“211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表5:文史类VS历史学科类
年份 | 类别 | 专业名称 | 分数 | 位次 |
2020 | 文史类 | 俄语 | 603 | 2810 |
2021 | 历史学科类 | 俄语 | 589 | 3644 |
表6:理工类VS物理学科类
年份 | 类别 | 专业名称 | 分数 | 位次 |
2020 | 理工类 | 俄语 | 571 | 17103 |
2021 | 物理学科类 | 俄语 | 570 | 18648 |
分析:无论是历史学科类和文史类相比,还是物理学科类和理工类相比,该校2021年和2020年的数据相比均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04
院校性质:普通本科
表7:文史类VS历史学科类
年份 | 类别 | 专业名称 | 分数 | 位次 |
2020 | 文史类 | 广告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公共事业管理等 | 585 | 4766 |
2021 | 历史学科类 | 旅游管理 | 569 | 6384 |
表8:理工类VS物理学科类
年份 | 类别 | 专业名称 | 分数 | 位次 |
2020 | 理工类 | 旅游管理 | 548 | 24164 |
2021 | 物理学科类 | 旅游管理 | 536 | 30125 |
分析:该校2021年的数据也是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启示
从以上4所不同层次的院校的数据来看,在按“专业+院校”进行录取后,大部分院校的最低投档分及其位次比原来的录取最低分及其位次或多或少都有所降低。这是因为在“专业+院校”模式下,考生可以直接填报到专业,不需要像之前那样为了避免滑档而“冷热专业搭配”填报,就出现了“冷门专业愈冷”的现象。很显然,后面进入新高考的同学,如果选择填报的是院校相对“冷门”的专业,那么在参考往年的数据时,可以适当地调低后再判断自己被录取的概率。
新高考选科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大家的志愿填报,这三种“万金油”选科组合,24届的你选对了吗?来看看不同选科的专业可报数量
01
物理+化学+生物
物理+化学+生物(适合学霸型的学生)
属于传统“3+X”考试的标准理综组合,即使放到新高考改革后,这种组合依旧有一定的人群选择。这种组合一般适合于以下两个特点的学生:
理科的逻辑思维能力远远优于文科水平
目标基于985/211工程类院校的学生们
02
物理+化学+地理/政治
物理+化学+地理/政治(适合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
物理+化学+地理组合可报考的专业比例也非常高,这个组合的联系性强,适合成绩中等的男学生选择,因为这个组合适合女生的专业较少。地理虽然是一门文科,但是记忆性东西不是特别多,很好地规避了“生物”类的红灯专业。
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有些同学虽然物理、化学成绩非常好,但是生物成绩一直平平淡淡。把生物换成地理,这个科目经常与图表打交道,与物理、化学有着相似之处,只要多做题训练,考试拿高分是没问题的。
在今年,政治的选科重要性明显上升,而且跟地理一样也属于传统文科,所以该组合可以考虑把政治也加进去。
03
历史+政治+生物
历史+政治+生物(适合学习成绩偏低的学生)
历史+政治+生物组合偏文科,学习难度较小,适合高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选择。虽然这个组合可以报考的专业比例较小,但是不需要太多的基础知识,更适合基础不牢的学生。这个组合中的生物科目可以选择医学类相关专业,历史、政治两个科目紧密联系,在选择文科类专业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文科生就业面比较窄,但是在公务员考试中非常有优势。历史+政治+生物组合包含了最重要的历史、政治科目,可以为以后公务员考试打下一定基础。如果是全文,虽然更加简单,但是专业选择局限性太大。
大学院校在线查
有疑问就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