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时,不仅需要对院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也需要考生和家长对院校专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才能避免不慎选错专业的尴尬。更三高考为各位考生和家长整理了福建农林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介绍,包括福建农林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解读、福建农林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学制、福建农林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培养目标、福建农林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学习内容等相关信息,供各位考生及家长查阅参考。
更多详细福建农林大学院校专业信息,戳这里查看:福建农林大学报考信息专题页(涵盖福建农林大学最新院校信息、福建农林大学招生信息、福建农林大学专业信息、福建农林大学录取信息等。)
1.福建农林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专业层次:本科
专业学制:四年
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扎实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理论前沿、发展现状、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了解国家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2.掌握自然地理、资源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观测、分析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遥测和GIS技术的应用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实验设计、操作、分析、归纳、整理能力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3.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协同攻关能力及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
5.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管理能力和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环境学。
核心知识领域:自然地理学类、资源类、环境类、地图与测量学类、数学与信息类。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地质学基础(72学时),现代地貌学(54学时),气象学与气候学(63学时),地图学(54学时),植物地理学(54学时),土壤地理学(54学时),水文与水资源(54学时),全球环境变化(双语),人文地理学(54学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计量地理学(54学时),GIS理论与应用(54学时),城市环境化学(45学时)。
示例二:自然地理学(48学时)、地图学(48学时)、遥感概论(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48学时)、地貌学(48学时)、气象学与气候学(48学时)、计量地理学(48学时)、人文地理学(48学时)、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48学时)。
示例三:普通地理学(36学时)、自然地理学(54学时)、人文地理学(54学时)、综合自然地理学(54学时)、化学分析(72学时)、环境工程(108学时)、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72学时)、环境生态学(72学时)、地图学(54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72学时)、遥感概论(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学基础实习、自然地理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或区域地理综合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自然地理观测与实验、区域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管理学学士。
2.福建农林大学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学,是福建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在培养高质量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高效益的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同志为福建农林大学授牌【学校是全国最早创办的农林院校之一】学校创办于1936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林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查看全部内容】
相关专题推荐:
大学院校在线查
有疑问就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