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图片》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第一单元第4课内容。本单元以Word基础知识为主线,使学生初步掌握Word制作的基本方法。本课教学中,主要通过学习插入图片、编辑图片从而为儿歌配画。本课教学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Word这个文字处理的好工具,学会了用Word写文章及简单的排版等操作知识;对本节课所学的“插入图片”和“编辑图片”的方法,在PowerPoint学习中已经初步具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在Word中插入图片、编辑图片的方法,制作图文并茂的文稿。
过程与方法:通过“儿歌配画”的操作活动活动,学生体会图、文结合,形象直观,内容更加协调,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信息素养,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插入图片的方法。
教学难点:调整图片的位置和大小。
五、说教法
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把“儿歌配画”活动贯穿整个教学,采用了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演示法、迁移法,并借用了艺术课的“三位一体(即欣赏、技能、情感)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六、说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自我探索──思考讨论──合作操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自我探索,课堂讨论,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七、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在课的开始我是这样设计:首先播放儿歌视频《小兔子乖乖》,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让学生伴随着音乐说自己喜欢的儿歌,孩子们伴随着音乐,沉浸在美好的氛围中。并让学生把儿歌输入并保存在电脑中。 学生完成后,教师引导说:同学们,掌握了这么多首儿歌,老师对你们真是刮目相看。但老师这里有一位新朋友,它不服气了,想和你们比一比。”(大屏幕展示)电脑小博士。展示“儿歌作品”。引出了这节课课题:儿歌配画──插入图片。教师用电脑小博士来激励学生:小博士在关注着我们,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 (这里运用了逆向教学法,向同学们展示形式多样的儿歌配画,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教师引导学生广开思路,激起了他们在Word中插入图片的兴趣。)
12
大学院校在线查
有疑问就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