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教师招聘考试生物教案范例:有氧呼吸教学设计(第2课时)

Ai高考 · 教资考试
2022-01-08
更三高考院校库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第2课时的内容,而第1课时安排的是实验课题──“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细胞呼吸的过程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其中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是教学的重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是教学的难点。

由于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了对“细胞呼吸”的认知。因此,教师必须熟悉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状况,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产实践等措施制造认知冲动,以寻求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同化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2)与现实生活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以及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2)理解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学会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2.教学难点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二、学情分析

对于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学生并不陌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呼吸作用的本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且通过高中生物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细胞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等生物学知识,但是,有机物是怎样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这一过程与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的燃烧有什么不同(后者也是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这一过程必须要有氧的参与吗?在无氧条件下能不能进行?这些问题学生并不清楚,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12

2022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教资考试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提供教师资格考试学习资料、教师资格考试报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