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科技创新的事例素材200字

Ai高考 · 语文作文
2022-01-15
更三高考院校库

科技创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小编整理了一份关于关于科技创新的素材,供大家参考!

创新的例子200字左右

创新.年代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需要一种可贵的精神---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改造,才会让国家繁荣昌盛,才会让国家得到好的保护。

记得在一本书上说过创新改变世界。这么一句话,虽然只是这么短的一句话,但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令我有着无限的遐想。创新,它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还在进一步地为我们做贡献。在以前,创新只是我们的美好愿望,更多的是保守。但慢慢的,时代也在跟近着,创新也成了我们科学家的一个跟进者,让我们拥有了美好的生活。这难道不就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吗?要知道,是创新让我们跟紧了时代的步伐,是创新让我国的科学家不断研究着,是创新让我们从贫穷走上了富强的路,是创新。

不过,最好的还是创新这种精神。因为人类们不就是凭借着这种精神走到今天吗?

关于科技创新的名人事迹

1801年,英国一名化学家Humphry Davy 将铂丝通电发光,从此全世界都在期盼电灯的早日到来。然而,这一期盼就是78年,

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申请了一项电灯专利。他们向玻璃泡充氦气,用通电的碳杆发光。但是他们没有财力开发这项发明,于是在1875年把专利卖给爱迪生。

爱迪生买下专利后,尝试用各种材料改良灯丝,以提高灯泡的使用寿命。

1879年他以碳丝取代碳杆,灯泡的使用寿命达到了13个小时。这才使电灯得以普及。

爱迪生的最大发现是使用钨丝代替碳丝。然而这是他用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试验而得到的结果。

每一次失败对爱迪生来说都是向成功又迈进了一步,爱迪生把1674次失败看作是排除了1674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关于科技创新的素材

(一)创新科技生活

作为最具活力的年轻人,90后在中国的转型过程中颇具希望。

从80后到90后,这些年来都曾被贴上代际标签。正如80后以富有时代色彩的奋斗为自己正名一样,今天的90后,也在各个领域涌现出堪称楷模的代表。

最近的一则消息是,在第十二批青年千人计划中,最年轻的入围者,是两名出生于1990年的女性青年科学工作者。一位,从英国牛津大学博士毕业归国,已经是电子科技大学的教授;另一位,曾在香港科技大学担任访问助理教授。有媒体惊叹:这已经不能用学霸相称了,得叫学神。

青年千人计划的本意,就是让更多具备海外经历的科研人才回国创业,申请者的年龄不能超过40周岁。此次入选的青年学者,2/3出生于1980—1984年,即32—36岁之间;出生于85后的学者,也占据了11%的比例。

普通大众的冲击感,来自于新鲜——年纪轻轻,就做出了如此成绩,拥有极高的事业起点,在同侪中当属翘楚。而从社会层面看,我们应该让这种冲击越来越多,并成为常态。

自古英雄出少年。根据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青年本就是最有创新激情和创新能力的群体。古代的王弼、王勃、骆宾王,近代的莫扎特、安培、高斯、薛定谔,都是年纪轻轻就在不同领域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科技互联网

电子科技大学围绕互联网+理念,整合资源,完善体系,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

构建工作体系。设立学校创新创业中心和18个理工科院级创新创业中心。为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实践场地、导师指导、项目孵化、创业培训、公司注册、政策咨询、对接风投机构等服务,开展项目培育和团队培养,将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孵化成为大学生科技型创业企业,实现资本、市场和投资对接,扶持大学生创业企业健康快速成长,形成从学生个体、团队到企业,从预孵化、孵化到项目落地的一体化创新创业孵化培育链条。

探索培育模式。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学分制形式纳入各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基础》《企业经营决策模拟》《电子设计与创新》等创新创业课程10余门,将创新教育融入到课程体系。鼓励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以核心技术为支撑,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高校科研组织方式。让三人以上的学生团队经过前期的碰撞、交流提出创新思想,再让青年导师加入团队进行引导,最后引入国家级科技平台或科研大团队的软硬件资源作为支撑,形成1+1+1创新创业培育模式,增强大学生创业可持续性,提高创新含金量。

2022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语文作文

更三高考为各位高中生整理了高中语文作文素材,高中语文作文范文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