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考研政治:史纲重点剖析之建设史

Ai高考 · 考研学习
2022-01-25
更三高考院校库

政治史纲部分,按内容可分为四个模块,侵略史、探索史、建设史、革命史,按照模块进行复习有助于记忆。为此,小编整理了“2020考研政治:史纲重点剖析之建设史”的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题一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二)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1.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1)农业合作化的过渡性组织形式: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2)手工业合作化组织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实行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1)对民族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2)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的区别。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公私合营。

(3)利润分配:“四马分肥”––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

专题二 社会主义建设初探时期

(一)中共八大

1.主要矛盾: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根本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3.三个建设: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依”。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4.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二)《论十大关系》

1.基本方针:十大关系围绕的基本方针,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2.意义:《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敌我矛盾用专政的方法。

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

2022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考研学习

【考研网】提供2022考研学习资料,历年考研真题,考研成绩查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