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考研政治:近代史重点笔记(按时间顺序)

Ai高考 · 考研学习
2022-01-25
更三高考院校库

转眼间已接近11月了,这意味着2020考研的考试日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不知道各位考生复习的如何,政治是很多考生的一科,所以我们更要复习多方面复习,争取每个知识点都复习到位。为此,小编整理了“2020考研政治:近代史重点笔记(按时间顺序)”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主要矛盾

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为此,农民阶级进行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进行了洋务运动,而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这些斗争虽然从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但客观上由于敌人力量的强大,主观上各革命阶级的局限性的影响,这些斗争最终都走向失败。

注意:农民阶级––小生产者的局限性地主阶级––落后生产关系的代表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导致的两面性(革命性与妥协性)。

(二)重要时间节点及周年纪念

1、1842年,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1865年,洋务运动创办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上海江南制造总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1885年冯子材指挥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但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说明中国腐败的社会制度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重要的原因。

4、1895年

(1)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标志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转变。

(3)瓜分中国狂潮由此开始,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4)甲午战争一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5、1898年,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开放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6、1905年

(1)中国同盟会成立,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同盟会的纲领为三民主义:

①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的缺陷:一方面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

②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民权主义的缺陷: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③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内容为“平均地权”。民生主义的缺陷: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难以成为发动群众的理论武器。

(2)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①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②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③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7、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从政权的组成人员看,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从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政策看,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8、1915年

(1)新文化运动的刊物《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2)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3)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以磅礴的气势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4)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以上是为考生整理的“2020考研政治:近代史重点笔记(按时间顺序)”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史纲复习信息尽在政治近现代史纲要频道!

推荐阅读>>>

2020考研政治:近代史史纲重点多方面大剖析汇总

2020考研政治:党的重要历史会议合集

2020考研政治:史纲结合法复习技巧

2022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考研学习

【考研网】提供2022考研学习资料,历年考研真题,考研成绩查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