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国考笔试行测技巧:前提型搭桥法

Ai高考 · 公务员考试
2022-02-24
更三高考院校库

在行测题目中,前提型题目应该是大家在平时做可能性推理题目的时候经常见到的一类题目。这种题目其实相对简单,但是大家在做题的时候,常常会发现选项不太好选择,该拿的分拿不到。这就显得掌握这种题目的解题方法尤为重要。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前提型题目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志,就是关注题目问法的关键词,这类题目的问法中,可以去重点关注问法中是否出现了“前提、假设、必须”等字眼。例如:“该专家观点成立的假设前提是:”,如果出现了这样的字眼,那么这道题就是一道前提型的题目。接下来,就带大家来看看相关的技巧。

大家可以结合假言命题中的必要条件来理解“前提”是什么意思,假言命题中提到过“前提、基础、必要”这些词,所以这里的“前提”也是必要条件,是必不可少的,不可或缺的,所以在这类题目中其实我们要思考的是没有这个选项(条件)会怎么样,如果没选项(条件),题干结论就不成立了,那么它就是前提。

在正式做题之前还需要对“前提”有一个基本认知:前提一定能加强,能加强的未必是前提。所以前提型题目是不能照搬加强型题目的思路选择的。

下面以这道题为例来体会一下“搭桥法”的运用。

例题

台风是大自然最具破坏性的灾害之一。有研究表明:通过向空中喷洒海水水滴,增加台风形成区域上空云层对日光的反射,那么台风将不能聚集足够的能量,这一做法将有效阻止台风的前进,从而避免更大程度的破坏。

上述结论的成立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 喷洒到空中的水滴能够在云层之上重新聚集

B. 人工制造的云层将会对邻近区域的降雨产生影响

C. 台风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等强对流天气

D. 台风前进的动力来源于海水表面日光照射所产生的热量

【答案】D。

题干结论:喷洒水滴会增加台风形成区域上空云层对日光的反射,从而使台风不能聚集足够的能量,阻止台风的前进。要想使结论成立,需要在“形成对日光的反射”和“使台风不能聚集前进的能量”之间建立联系,D项就在两者之间建立了联系,指出日光照射产生的热量是台风前进的动力,因此增加反射,使台风无法获得足够的日光照射,就能使台风缺乏前进的动力,该项是题干结论成立所需的前提。其他三项均不能确保题干结论必然成立,无法明确该方法是否能阻止台风前进,因此不是题干结论成立所需的前提。故本题选D。

在这道题中我们不难发现论据在讨论“通过向空中喷洒海水水滴,增加台风形成区域上空云层对日光的反射”,和“台风将不能聚集足够的能量”的话题,结论在讨论“这一做法(通过向空中喷洒海水水滴,增加台风形成区域上空云层对日光的反射)”和“有效阻止台风的前进”的话题,稍微简化一下形式就会发现论据中话题为A、B,结论中话题为A、C,题干中话题在B、C之间产生了跳跃,这时我们就把跳跃的概念联系起来,补充论据和结论中缺失的联系,就是常说的“搭桥法”。

其实大部分前提性题目论据和结论往往都是这样一种呈现形式,通俗来说就是选项中至少得出现B、C这两个概念。

本次技巧就分享到这里,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提前祝愿大家取得好成绩。

2022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全国公务员招考要求、招录公告、职位表、大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