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各国纷纷应对。材料一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33%,倒退到19世纪末_高中历史题库

Ai高考 · 高中历史
2022-02-24
更三高考院校库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各国纷纷应对。材料一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33%,倒退到19世纪末_高中历史题库

题文

(10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各国纷纷应对。
材料一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33%,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大幅下降60%,其中,1929年美国的出口总值是52.41亿美元,进口总值43.99亿美元,1932年下降到16.11亿美元和13.23亿美元。
——摘编自《世界史资料汇辑》
材料二 1930年美国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将2万多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提高,平均税率达53%,美国1028名经济学家致书胡佛总统反对这一关税法案,24个重要贸易对手国向美国政府抗议,随后纷纷采取了关税报复措施……
——摘编自《外国经济史》
材料三30年代初期,斯大林在会见美国客人时说:“我们希望美国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技术方面做我们的老师,我们做他们的学生。”1929至1945年间,苏联和德、法、英、意、日本等国之间约有200个技术援助协议在执行中。可以说,30年代苏联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 1930年,意大利提供国家担保对苏2亿里拉的贷款,随后,英国、德国、瑞典、丹麦、挪威也大都提供了这类信贷。苏联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建成的;同时,1932年时,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约有6800人。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实施的后果?(4分)
(2)概括材料三苏联在大危机期间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出台的背景。(6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后果: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使资本主义世界贸易迅速萎缩;加重了经济危机,延缓了世界经济恢复;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4分)
(2)措施:抓住经济危机的机遇,引进西方技术、设备、资金和人才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2分)
背景:苏联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未受大危机冲击;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急于对外转嫁危机;苏联工业化急需资金、技术和人才;苏联正确决策。(4分)

点击查看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10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主要考查你对 [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考点的理解。

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危机特点:

1、来势特别猛。
2、范围特别广。
3、持续时间特别长。
4、破坏性特别大。⑸影响特别深远。

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一)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在1929年通过股票市场猛然爆发,主要原因:
1、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国民贫富差距拉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3、分期付款的消费模式展现的是美国市场的虚假繁荣使原本存在的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4、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5、导火线:纽约股市崩溃。
(二)危机很快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原因: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各国经济联系紧密。(联系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2、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又是最大的债权国,它的经济状况对资本主义世界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三)经济危机的影响:
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①广大人民由于失业和生活水平的下降,对本国政府强烈不满,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②法西斯活动猖獗,德国法西斯分子和日本军国主义抬头。
2、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①各国加紧了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摩擦;
②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掠夺——反抗。

经济危机的影响:

(1)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各国政坛丑闻层出不穷,政府信誉扫地;广大人民强烈要求改善生活状况,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法西斯分子利用人们对现状的不满,兴风作浪,促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2)经济危机使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也尖锐起来。
危机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竭力压低殖民地、半殖民地原料和农产品价格,并向这些地区倾销工业品,殖民当局还增加捐税,使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日益恶化,这就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进一步高涨。印度国大党于1929年12月首次提出争取印度完全独立的口号,开展了第二次不合作运动。
(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惊恐万状的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转嫁和摆脱危机,加紧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经济战,形成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货币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放弃金本位,形成英镑区、美元区、黄金本位区。
(4)危机打破了战后建立起来的赔款制度和债务关系。
德国为防止金融体系崩溃,要求取消赔款。美国担心自己在德国的投资和贷款安全,支持德国的要求。1933年协约国赔款会议宣布废除赔款,这就打乱了各国债务关系。法国宣布停止向美国偿还战债,英国等美国的其他债务国也效法法国,从而更加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及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性。
(5)危机导致国际格局发生急剧变化。
德、日、意这三个地盘较小、资源相对不足的帝国主义国家,建立起法西斯专政,企图从战争中寻求出路。德日意法西斯侵略国与一切遭受侵略、威胁的国家和人民的矛盾逐渐上升为世界主要矛盾。

2022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高中历史

更三高考为各位高中生整理了高中历史学习课件、高中历史学习提分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