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收尾如何做到“精悍有力”

Ai高考 · 公务员考试
2022-03-02
更三高考院校库

当文章写作终于熬到了结尾的部分,有些同学是没有时间写结尾,而有些同学就有些放松警惕,觉得随意写一些内容就可以当做文章的收尾,殊不知只要有这样思想就已经失败一大半了,今天就和大家说说怎么样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写出比较高大上的结尾。

【申论试题】

给定资料1中提到“努力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足”,请你深入思考这句话,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立意深刻;

(2)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3)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4)字数1000~1200字。

【解析】

文章写作的基本逻辑:提出观点——分析观点——落实观点。结尾的作用就是落实观点,其写作基本逻辑:重申主题/总结点题+联系主题分析(意义/对策)+升华主题,对全文进行总结并且适当的升华主题,但是考试时间有限,在短暂的时间内写出比较高大上的结尾是有很对策方法可用的,我们从最为基础的方式逐步增加难度。

1.总结分论点:直接使用文中论证的分论点/进行语言的同义转换+联系主题分析(意义/对策)+升华主题

努力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让民生福社更有“质感”,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足。多措并举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才是真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背景式:阐述背景+联系主题分析(意义/对策)+升华主题

①如今,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全面小康已然建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民生福祉更有“质感”,人民群众获得感更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增进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从而有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引言式:引用+联系主题分析(意义/对策)+升华主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要学会为群众利益考虑、学习群众智慧、多方团结奋进,切实保民生。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明白肩上的责任和胸前的使命,奋发前进,让百姓幸福、开心、满意。

技巧总结:

1.结尾最为根本的在于对全文的总结和主题的升华,因为结尾时间有限,所以要掌握最为基础的写作方法,再依据材料、自身能力等进行适当的优化。

2.理论提供的写作方法众多,但是可以根据自身基础的实际选择两种重点方法学习并掌握。

3.写作前期可以先提升写作的能力,结合理论方法和材料实际写出合格的作文。后期再注重积累,提升表达能力和文采,写出有水平的作文。

2022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全国公务员招考要求、招录公告、职位表、大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