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李白——《长干行》诗词赏析

Ai高考 · 古诗词
2022-04-11
更三高考院校库
【年代】:唐
【作者】:李白——《长干行》
【内容】
李白——《长干行》诗词赏析


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选?BR>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赏析】:
这是一首以商妇的爱情和离别为题材的诗。它以女子自述的口吻,抒写对远出经商的丈夫的怀念。诗用年龄序数法和四季相思的格调,巧妙地把一些生活片断(或女主人公拟想中的生活情景)联缀成完整的艺术整体。

诗一开始四句,女子回忆童年时与丈夫一起长大,彼此“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景。“十四为君妇”四句,以极细腻的笔触写初婚时的情景。尽管对方是童年的伙伴,但出嫁时仍然羞涩不堪。“十五始展眉”四句,抒写夫妇间婚后发展起来的炽烈爱恋。《庄子。盗跖》云:“尾生与女子期(约会)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小夫妻但愿同生共死,常日怀着尾生抱柱的信念,哪里曾想到有上望夫台的今日呢?“十六君远行”四句,遥思丈夫远行经商,而所去的方向又是长江三峡那条险途,想到那哀猿长啸的环境,想到高浪急流下的暗礁滟??眩?挥傻梦??>?芘隆!懊徘俺傩屑!币韵掳司洌?ゾ吧?椋?坦堑南嗨荚诩灏咀派俑镜男摹C徘柏?⒌却?绷粝碌淖慵R殉ぢ?饲嗵Γ?巧狭寺湟叮?偌由衔髟八?傻暮???裢饨腥松烁校?蛭?浅畹募灏荆?约旱娜菝惨膊痪蹉俱擦恕W詈笏木洌?a href="//www.网址未加载/fanwen/jiyudaquan/">寄语远方亲人:您不论什么时候回来,预先都要给家里捎封信,我好去迎您,即使到七百里外的长风沙去迎候,也不会嫌远。

这首诗写南方女子温柔细腻的感情,缠绵婉转,步步深入。配合着舒徐和谐的音节,形象化的语言,在生活图景刻画,环境气氛渲染,人物性格描写上,显示了完整性、创造性。《唐宋诗醇》赞扬说:“儿女子情事,直从胸臆中流出。萦回曲折,一往情深。”评价是很高的。这首诗通过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几乎展示了女主人公的一部性格发展史。并且,随着人物的成长,写出了一对商人家庭的儿女带有解放色彩的婚姻和爱情。诗中的长干,是一个特殊的生活环境,其地在今南京市,本古金陵里巷,居民多从事商业。古代,在商人、市民中间,封建礼教的控制力量是比较弱的。这位长干女子,似乎从小就远离了封建礼教的监护,而处于一个比较开放的生活环境,那种青梅竹马式的童年生活,对于心灵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她新婚时的“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没有某些女子因受封建婚姻迫害的愁苦,而是通过羞涩情态表现了她对于爱情的矜持和性格中淳厚的素质。她婚后“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以及与丈夫离别后的深刻思念,都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真诚平等的相爱和对爱情幸福的热烈追求和向往。这种爱情多少带有一点脱离封建礼教的解放色彩。

八世纪上半叶,大唐帝国经济繁荣,工商业和城市有进一步的发展。出生在商人家庭的李白,和市民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唐代诗人中最敢于大胆蔑视封建秩序的人物。可以说他和长干儿女,最早呼吸到一点由市民圈子中产生出来的新鲜空气。李白的《长干行》比白居易《琵琶行》要早半个多世纪。而到《琵琶行》问世前后,在诗歌和传奇中写商妇或妓女等类人物,则几乎成为一种风尚。与此同时,市民文学也随着萌生和发展。因此,李白此篇可以说最早在封建正统文学中透露了一些市民气息,是《琵琶行》等一类作品的前驱。

(余恕诚)


2022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古诗词

更三高考古诗词频道整理了古诗词名句、古诗词鉴赏、古诗词大全,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