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节日,中秋,明月
【名句】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
【出处】
唐·栖白《八月十五夜玩月》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译注】
清亮的光辉一泻千里,如凝结的露珠一样,从天而降;月亮明净,周围没有一丝云烟。
【说明】
栖白,唐代越中诗僧。生卒年及姓氏籍贯均不详,大约公元853年前后在世。唐宣宗时,尝居京都荐福寺,并为内廷供奉。与当时名士姚合、贾岛、刘得仁、李洞、曹松等辈时相诗歌唱和。他的五言律诗写得很好,当时即受人推崇,颇享盛名。
这首中秋玩月诗,语言通俗,简洁凝练,音韵和谐优美,将中秋你之夜的月景细腻而生动地描绘出来。同时,诗中也抒发了作者对日月常存,人生易逝这种自然规律的深沉感叹。
【赏析】
“中秋佳月最端圆”,自古以来,月逢十五便团圆,可人们偏偏认为中秋之夜的月才是最圆的,诗的前两联说的便是这种现象。大概中秋天高气爽,晴天一碧如洗,在苍茫的夜色中,那轮明月就显得格外孤立,因此轮廓便十分明朗,十分团圆了。“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这两句具体写月色。清亮的光辉一泻千里,如凝结的露珠一样,从天而降;月亮明净,周围没有一丝云烟。在这样广阔的天地之中,唯有那一轮明月悬浮在空中,怎能不“最端圆”呢?
最后两句由望月引发对年华易逝的感慨之情。每一次的中秋望月,代表的就是一年的逝去。然而月长存,而人不长留。
更多名师名句请关注“诗词网”的“名师名句”栏目。
大学院校在线查
有疑问就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