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精选端午节日记合集9篇

Ai高考 · 范文大全
2023-05-15
更三高考院校库

精选端午节日记合集9篇

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你有什么总结呢?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日记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日记 篇1

今年的端午节,可跟以往的不一样,在蝴蝶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班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端午节读书会”。

听说要开读书会,我激动得不得了,这可是我第一次参加。早上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带着妈妈包的粽子,兴匆匆来到了教室。别说我了,看,同学们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每个人手里都提着粽子。我盼着早点开始,只觉得时间过的太慢了,好像过了一年似的。终于盼来了语文课,蝴蝶老师笑咪咪地走了进来,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字:又是端午粽叶香。她叫我和李一凡来当今天的主持人。我一听,好激动呀。我可从来没主持过,有点紧张。看着蝴蝶老师那信任的目光,我一下子有了自信,不再觉得慌了。我拿着稿子,抑扬顿挫的念了起来,同学们给了我热烈的鼓掌。接着,蝴蝶老师给我们讲了有关端午节方面的知识。然后同学们又把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有关端午节的手抄报拿出来,相互看着。看,我们的手抄报真漂亮呀,同学们发挥着自己的想象,一张张手抄报精美绝伦,那画面,那色彩,搭配得当,绝不亚于买来的画报。

最激动的时候到来了,当蝴蝶老师宣布开始吃粽子时,一声“??”的叫声,教室里沸腾起来,同学们六个一组,开始忙开了。那热闹的场面别提了,同学们五花八门的吃法一一展现出来。你看,杨博文拿起一个粽子,三下五去二就包开了粽叶,张开大嘴咬了一口,一下子就咬去了它的一半,然后迅速嚼着,他胖胖的小脸马上就鼓起来了;李一凡手上套着一个塑料袋,拿着粽子,大口大口地吃着,脸上露着开心地笑容;李明珊不慌不忙地拿起剪刀,先把粽子上的绳子剪断,然后剥开粽叶,一口一口的慢慢吃着……..蝴蝶老师被我们的吃相逗乐了。看着我们吃得那么香,她也忍不住吃了起来。霎时整个教室到处飘着粽香,我们快乐地吃着,你尝尝我的,我尝尝你的。时间过的太快了,下课的铃声响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结束了这场读书会。

读书会虽然结束了,但它却留在了我的心里。我希望在我的童年里,多留下一些这样美好的回忆。我期待,我盼望,下一次的读书会能早点来。

端午节日记 篇2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枣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端午节日记 篇3

今天,是端午节。我决定要做一次粽子给大家吃。

下午,我向奶奶学包粽子。奶奶同意了。奶奶说:“首先,拿两片叶子,卷成一个喇叭,在这个部分,我学了很久才学会,奶奶说用左手抓住叶子,用右手卷上去,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学会。第二个部分:把米放进去,后来再放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我们放了花生和绿豆。这个部分我用了一会儿就学会了,但是我有时候把米放多或放少。第三个部分:用原来的'叶子把米扣上去,再用一个叶子包上去,卷三个圈。这个部分费了我好大的力气,我每次包都会不成功,奶奶还帮助了我。最后一个部分:用线把粽子扎紧,把让米不露出来。我学了一会就学会了。我用手把绳子围着粽子转了几圈,后来打了一个结。就这样我包的粽子完成了。

把粽子放到有水的锅里蒸半个小时就行了。我吃了我自己包的粽子,可真香啊!

这个端午节我非常开心,应为我学会了包粽子。

端午节日记 篇4

端午是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相传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作节日,有的吃粽子、龙舟竟渡等风俗。

但是,现在的社会端午节不在是吃粽子这个传统风俗了,发短信祝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你听,妈妈的手机响了,哦,原来是有人发短信了。

我迫不及待冲上前去,打开手机看到的内容是:

送你热腾腾的粽子:我以温柔的叮咛做馅,宽厚的包容当叶,调以真诚的祝福,再用祈祷煮水,吃出一年好运气,提前祝你一生好福气!端午节快乐!

看了以后觉得这个短信不仅有趣还很温馨,让人读了心里暖融融的。随即妈妈也发了一条过去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看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祝你端午节快乐!哈哈,这短信是我帮妈妈发的,这个短信很富有诗意。

现在发短信以经成为一种时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短信都很有趣,而且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是很好吗?

听,铃声又响了,准是又来短信了。赶紧去看哦!要说我端午之所以这么快乐,都要感谢这些短信啊。

呵呵,最后我也送大家一条短信: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飘香时,片片苇叶片片情,天天拥有好心情,几枚红枣几颗心让你开心又顺心,钞票有如粒粒米,包在一起全归你,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日记 篇5

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端午节。现在也很重视过这节,大鱼,大肉,香菇,瓜菜,应有尽有;物质生活远比以前丰富多了,然而,那传统节日的味儿就是掉价了许多。

穿过时空隧道,我们来到六十年前。五月初四,母亲推磨,奶奶坐在一旁下麦子,白白的面粉与麦麸如密集的雨水,随着磨盘沙沙地洒落在簸箕篮里。上午磨粉,下午做粑。一面垫着洗清的被单的晒篮(晒谷用的)搁置在桌子上,母亲和奶奶都是面带微笑揉捏面粉团粑,捏好一个很认真地摆放在晒篮里,一行行,每只间隔也均匀。差不多有一晒篮粑摆放着,等待着发酵(也叫醒粑)。这天我再怎么调皮捣蛋,大人也是和声悦色笑呵呵的,决不会大声训斥。傍晚开始蒸粑。蒸出来的小麦粑,比现在的馒头还要松软香甜。我们都笑呵呵地先尝为快,晚饭也就免了。至于粽子,可能是这天吃的东西也蛮多,我们很少包粽子。到是现在的端午节,粽子还是重点美食。

初五,天刚蒙蒙亮,父亲放小挂鞭炮,开始插挂菖蒲艾。菖蒲有很重的芳香气味,菖蒲夹着一根艾,所有门框,连猪栏、牛栏、鸡舍,挂插对称的两根艾,有的像八字,有的像x交叉着。挂菖蒲艾据说是防害虫,那种气味蛇都怕闻。电影《白蛇传》里的白娘子修炼了千年,在端午节这天,她都受不了,特别是喝了点雄黄酒,还真现出了原形;那青蛇,修炼了八百年,更是受不了菖蒲艾的气味,只得躲进深山洞里。这都是神话传说,但菖蒲艾是有点驱赶蚊虫的作用吧。

端午节的重点在早餐,也是小孩的最爱——吃咸蛋。那时的鸡蛋确实是最好的东西,咸鸡蛋就更好吃了。奶奶一早就将许多大蒜头与鸡蛋一起煮,上面还放一块粑笮热小麦粑。鸡蛋有四十只左右吧(这个印象最深,每年都有那么多),非要打水的柄桶盛。五口之家,互相推让着吃,自然是我吃得最多,我要吃五六个鸡蛋,下午还要吃。那时,每家都有一个盐水大坛,里面总有几十只鸡蛋浸在盐水里。农家人人都养大群土鸡,差不多每天都有四五只母鸡下蛋。老百姓再穷,鸡蛋还是有的,鸡蛋也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平时,买点糖呀盐什么的,就是靠鸡蛋换钱。五月节,吃鸡蛋最补身体,谁家这天能不奢侈一下?我当然是先吃鸡蛋后吃粽子,煮熟的大蒜头,也是要吃的。这是祖宗留下的规矩,说是初夏水汽重,吃大蒜可以预防水湿病,可以杀细菌。这煮熟透了的大蒜,味道也不错,绵绵的也有股香味,大家都喜欢吃。

看,三五岁的小弟弟小妹妹,脖子上还挂着装有红壳鸭蛋的线织网袋子。绣花用的花线编织的,里面装一个或两个鸭蛋,苋菜染红的,好看极了。这天小孩脖子上还要挂香囊,三角形的小香囊,里面的香药,是在中药店里买的,说是除湿辟邪,反正好香,小孩都喜欢挂。

中午,小孩统统要洗艾水澡,这个程序差不多所有的大人都很重视。你想呀,大半年的没洗过澡,小孩身上的污垢差不多有几毫米厚吧。热热的艾水一搓擦,污垢纷纷滚落下来。小孩的皮肤舒展了,病菌也没了,能不健康?穿上新衣裳,眉心点上雄黄,嗨,可爱的宝贝们,一个个鲜亮如花!全家也更是平添了不少喜庆!中午有些人还保留传统习俗,喝点雄黄酒,说是喝过雄黄酒能百毒不侵;另外还要在屋内洒点雄黄酒,说是驱赶害虫,有的人嘴里还念念有词呢!之后,大人忙着收菖蒲艾,带上鞭炮,将菖蒲艾抛到村外的池塘里——这叫送瘟神,祈求风调雨顺,全家平安。

这天的活动也很多,三里外的徐港码头有赣剧看,戏台下有货郎担,有油条摊,有穿着红红绿绿花衣裳的漂亮姑娘们;也有看龙舟赛的。野外,到处是绿油油的禾苗,路上,有川流不息的人群。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大人小孩都非常开心。

现在过节,也很重视,好吃的多得去,就是没了传统的节日味儿。大人围坐在桌子旁玩麻将牌,小孩呢?城市的,到游乐园玩;农村的,只有在家看看电视,或到村里的小百货店,买垃圾食品。有些乏味吧,唉。

端午节日记 篇6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设立的。

端午节这天,我的妈妈早早地起来了,拿出鸭蛋和粽子,放在锅里煮。我站在灶台边上,看着锅里的鸭蛋,有青绿色的、玉白色的,煞是可爱。不一会,我闻到一阵粽叶的清香。我迫不及待地问:“煮好了吗?”我的妈妈回答:“好了,好了!

”于是,我的妈妈取出一个煮熟的粽子,帮我剥去粽叶,菱角形、白胖胖、软粘粘的粽子好吃极了。

吃完粽子后,我和我的妈妈一起去夫子庙买香囊和五彩绳。玲珑小巧的香囊又香又美,我好喜欢。我让我的妈妈把漂亮的五彩绳系在我手上和脚上。我的妈妈告诉我,小孩子戴上香囊和五彩绳可以祛疾病,保安康。

回家的路上,我让我的妈妈买了一些艾草。到家后,我们把艾草插在家门的两边。艾草的清香可以驱赶蚊虫呢!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日记 篇7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历史上有一位伟大的民族诗人,叫屈原。他空有满腔抱负,无处发挥,最后跳江而死。后人为怀念他,在五月初五那一天把粽子投入江中,由此人们习惯在那一天包粽子吃粽子。

端午节那天,大街小巷都飘着浓浓的粽子香,走过那儿的人都会口水直流。

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先把粽叶拿在手上围成一个圆,把糯米和肉放进去,再把粽子包起来,用线把它系好,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把我包起来的粽子和妈妈的包起来的粽子放在一起,一看,还不如妈妈的好,我想妈妈能包那么好,我就不能包得更好吗?

粽子包好了,妈妈把粽子放进锅里煮,过了几分种,我闻到了粽子的香味,妈妈说:“已经熟了。”终于能够吃了,妈妈把粽子放在盘子里。我拿了一个粽子,把外壳剥了,开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过端午节真好,不仅让我学会了包粽子,又能吃到美味的粽子。

端午节日记 篇8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去姥姥家过节。

来到姥姥家门口,我看到门上已经插上了艾蒿,听姥姥说艾蒿在端午节天亮前插在门窗上可以驱蚊杀菌。姥姥已经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了五六个小时,姥姥又把洗干净的粽叶放进锅里煮十几分钟,这样可以除去叶子的青气,增加叶子的柔韧度,在包粽子的时候才不会破。一切准备完毕,开始包粽子了。姥姥把两片粽叶稍作重叠放在左手中,用右手捞出适量的糯米均匀的摊在粽叶中央,再放上蜜枣和花生,两食指向中间护拢糯米,卷至半圆柱型,两边叶子向中间折叠再卷,用线缠紧,一个圆嘟嘟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学着姥姥的样子包了起来,包粽子真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啊!我包的粽子不是这漏米就是那儿破洞,好不容易才包出完美漂亮的粽子。等到所有的粽子包好后放进高压锅中,煮上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吃了。

吃着香甜的粽子,姥爷给我们讲起了端午节的来历:战国时代楚国伟大的诗人屈原,他为人正直,忧国忧民,一心致力于国家的变法图强,但是却屡屡遭受小人的谗言攻击和迫害,再加上楚怀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满怀忠君爱民热情的屈原最终在悲愤绝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投江后,老百姓为了防止鱼虾啄食他的尸体,驾着龙舟把粽子扔下江赶走鱼虾。从此以后每到端午节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这个端午节我吃着亲手包的粽子,听姥爷讲端午节的来历,收获真多啊!

端午节日记 篇9

很喜欢江南水乡端午时赛龙舟,那一条条龙舟犹如一条条巨龙,畅游在江河之中,载着勇士们勇往直前。比赛时选手按着鼓点的节奏奋力地向前划去,一条条龙舟又像一匹匹脱缰的野马,箭一般的冲向终点。大家都奋力地划着,差距越来越小,终于一艘龙舟以很小的优势胜出。大家都为他们欢呼、呐喊,这种场面令人十分振奋。

但家乡的端午却和江南水乡有所不同,没有水自然也就看不到赛龙舟这样的大场面,不免让人有些失落。曾经幻想自己有一天能亲自参加一次赛龙舟,可对我来说,那只是一个梦了,渐渐地也就淡忘了。

家乡的端午习俗大多与外地相同,吃粽子、带香包、喝雄黄酒等。

我家住在乡村,家乡的端午节早已没有了节日的那种热闹。人们几乎不再亲自包粽子,因为这时候大街小巷都有得卖。然而,每到端午,母亲还是会自己动手包粽子。可我并不喜欢吃粽子,便觉得母亲没有必要自己做,一来太麻烦,二来路边就有卖的,买一个多方便。于是我便问母亲为什么不买粽子吃,非要自己做呢?可母亲却总是说:“外边买的没有我们自己做的好吃。”是吗?我怀着疑问买了一个粽子来,可最后吃完两个不同的粽子却没有发现有什么差别。可母亲为什么这么说呢?唉,真搞不懂。

今年的端午节,母亲依旧买了做粽子的食材。我正好闲来无事便来到厨房,母亲正在包粽子,只见她用粽叶做了一个漏斗,然后舀了一勺糯米再放上一颗红枣,然后两只手灵巧的翻转包好再用绳子扎好,不一会儿桌上便摆放了好多粽子。这一个个粽子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一个个绿色的小三角矗立在那里,让我人感到庄严、肃穆。

看到母亲熟练的手法和包粽子的过程,我也想一试身手,便拿了一片粽叶,也卷了一个漏斗,刚舀了一勺糯米放进去,没有想到它真成了漏斗,满地的米粒鼓着白白的肚皮嘲笑我。母亲笑着说:“算了吧,你歇去吧,我包好了叫你。”看着满地的糯米“残骸”我便不甘心:“不!妈,我一定要包一个粽子。”我又拿起了一片叶子。妈妈看出我已经下定决心,便鼓励我说:“别着急,慢慢来,你一定可以。”我这次很小心地终于包好了一个,可放在母亲包的一堆中它却”原形毕露“了。它不方不正,真看不出是什么模样。“别灰心,下一个一定能包得更好”,母亲又说。我又开始包第二个,第三个......终于我包了一个和妈妈包得几乎一模一样的粽子。这时母亲说“:“不错呦,徒弟都超过师父了嘛!”听了母亲的夸赞我都笑得合不拢嘴了。

粽子煮上了锅,我心里却有了一种莫名的期待。

【端午节日记】

2023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范文大全

更三高考范文大全栏目为大家提供各类常用范文、读后感演讲稿、思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