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自动化专业解读【专业百科】

2023-05-20
更三高考院校库

想要更好的选择大学专业,就需要考生对心仪的专业有一定的了解认识,想要学习自动化专业的考生,本文整理了自动化专业解读包含自动化专业是什么、自动化专业学什么、自动化专业培养详情、自动化专业就业方向等相关信息内容。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自动化专业解读【专业百科】

一、自动化专业基本信息介绍

自动化主要研究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工程、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进行自动化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实现对各种装置和系统的自动控制。例如:大厦自动门控制系统的设计、智能机器人的设计制造、工业设备的自动控制、天气现象自动观测系统的研发等。关键词:自动 电路 控制 机器人

以下是自动化专业相关报考信息情况,包含专业代码、专业学制、专业学位等相关内容,供查阅参考:

自动化专业解读【专业百科】

二、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并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信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保护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3.掌握本专业中“信息、控制和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4.掌握工程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方法,具有较熟练地解决工程现场一般控制系统问题的能力,具有能够独立从事工程实际中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5.具有对自动化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优化和独立设计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自动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7.了解自动化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法规;

8.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9.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及电子学基础、自动化基础理论、计算机技术基础(硬件、软件、网络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原理(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学时)、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信号与系统分析(64学时)、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1)(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检测原理(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过程控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2)(48学时)、计算机网络与应用(48学时)、人工智能导论(32学时)、应用随机过程(48学时)、系统辨识基础(48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8学时)、模式识别基础(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时)、计算机仿真(48学时)、系统工程导论(32学时)、CIM系统导论(32学时)、控制理论专题实验(16学时)、过程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运动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检测技术系列实验(16学时)、机器人控制综合实验(16学时)、自动化综合实践(48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64+8学时)、数字逻辑电路(56+8学时)、模拟电子线路(56+8学时)、工程电磁场(42+6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8学时)、现代控制理论基础(48+8学时)、建模与辨识基础(24+8学时)、自动控制元件(26+6学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56 +16学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16+16学时)、微控制器应用及系统设计(24+8学时)、VISUAL C++(48 +16学时)、软件技术基础(32学时)、网络与数据通信(34+6学时)、工业自动化网络技术(32+16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6+6学时)、自动测试系统(2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应用(32 +16学时)、运动控制系统(36+12学时)、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36+1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分析(48 +16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 +16学时)、模拟电子技术(48 +1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32 +16学时)、计算机软件基础(48 +16学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8 +16学时)、控制工程数学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原理(80 +10学时)、现代控制理论(34+6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6 +10学时)、自动控制系统仿真(32+16学时)、检测技术与仪表(46 +10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电机与拖动(54 +10学时)、运动控制系统(48+8学时)、过程控制(48+8学时)、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32+8学时)、微控制器技术课程设计(24学时)、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32学时)、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32学时)、集散控制系统(22 +10学时)、现场总线技术(32+8学时)、嵌入式系统(26+10学时)、基于网络的智能控制(32+8学时)、先进控制理论(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类基础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实验、电子技术综合设计、计算机程序综合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综合设计和自动化技术综合设计,以及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学术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验、信号处理技术课程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自动化专业干什么?

考研方向:控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就业及其他:自动化类企业:自动化工程、自动化设计、软件工程、自动控制、数据采集;电气类企业:电力工程、系统运行、电力电子技术、供电技术。

以上专业内容整理自教育部及网络公开数据,仅供参考。【gengsan.com】

>>>更多大学专业相关信息内容,请查阅以下相关专题:

2023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2023高考专业信息

更三高考为各位2023高考生汇总了2023高考专业信息专题,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