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解读【专业百科】

2023-05-21
更三高考院校库

想要更好的选择大学专业,就需要考生对心仪的专业有一定的了解认识,想要学习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考生,本文整理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解读包含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是什么、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学什么、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培养详情、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就业方向等相关信息内容。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解读【专业百科】

一、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基本信息介绍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主要研究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3S技术,学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利用与评价、资源环境遥感等资源利用和环境发展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方法。关键词:水资源 土地 生态 遥感

以下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相关报考信息情况,包含专业代码、专业学制、专业学位等相关内容,供查阅参考: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解读【专业百科】

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扎实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理论前沿、发展现状、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了解国家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2.掌握自然地理、资源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观测、分析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遥测和GIS技术的应用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实验设计、操作、分析、归纳、整理能力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3.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协同攻关能力及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

5.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管理能力和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环境学。

核心知识领域:自然地理学类、资源类、环境类、地图与测量学类、数学与信息类。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地质学基础(72学时),现代地貌学(54学时),气象学与气候学(63学时),地图学(54学时),植物地理学(54学时),土壤地理学(54学时),水文与水资源(54学时),全球环境变化(双语),人文地理学(54学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计量地理学(54学时),GIS理论与应用(54学时),城市环境化学(45学时)。

示例二:自然地理学(48学时)、地图学(48学时)、遥感概论(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48学时)、地貌学(48学时)、气象学与气候学(48学时)、计量地理学(48学时)、人文地理学(48学时)、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48学时)。

示例三:普通地理学(36学时)、自然地理学(54学时)、人文地理学(54学时)、综合自然地理学(54学时)、化学分析(72学时)、环境工程(108学时)、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72学时)、环境生态学(72学时)、地图学(54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72学时)、遥感概论(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学基础实习、自然地理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或区域地理综合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自然地理观测与实验、区域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管理学学士。


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干什么?

考研方向:数据更新中

就业及其他:政府、事业类单位:国土资源整治、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规划;建筑、工程类企业:土地评价、土地规划与设计、水处理工程。

以上专业内容整理自教育部及网络公开数据,仅供参考。【gengsan.com】

>>>更多大学专业相关信息内容,请查阅以下相关专题:

2023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2023高考专业信息

更三高考为各位2023高考生汇总了2023高考专业信息专题,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