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陆游【黄鹤楼】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Ai高考 · 古诗词
2023-05-18
更三高考院校库

朝代:宋代|作者:陆游|

手把仙人绿玉枝,吾行忽及早秋期。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
江汉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平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

    译文/注释

    注释
    ①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陆游(1125年-1210年)到京都临安参加科考,名列第一,却因此得罪秦桧。后被秦桧除名,直到秦桧死后,才被重用,在朝廷担任枢密院编修官。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陆游奉召回京又经过武昌,写下此诗。
    ②绿玉枝:即绿玉杖,传说中仙人用绿玉杖。
    ③苍龙:东方七宿的总称,此指东方。
    ④李白晚年曾游黄鹤楼,写下《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全文赏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首句“手把仙人绿玉枝”化用了李白的诗句“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交代其行踪。
    B.“吾行忽及早秋期”既指这次游览忽然赶上了早秋时节,又暗指此时作者已开始进入晚年。
    C.颔联写作者入蜀九年后才东归,因为在黄鹤楼中醉酒而延误了入朝补官缺而自责。
    D.颈联抚今追昔,点明了见证历史的黄鹤楼,如今却一片衰颓景象。
    C项,“延误了入朝补官缺而自责”的分析不恰当。“阙”,在本处指宫殿,借指南宋朝廷,暗寓朝廷宫阙破坏,国土未收复,而不是“补官缺”。

    2、有人对尾联甚为称道,请从情感与主题方面进行赏析。
    尾联暗用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诗意,形象地表现了平生喜欢听清厉的笛声,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情感与主题:末两句借眼前苍凉之景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暗喻作者愿为收复中原而奔走呼号,可是南宋朝廷却置若罔闻,对朝廷从不听取的忧愤之情。整首诗看似写黄鹤楼,诗中交织着失意和寂寞的心情,表现出作者的一腔爱国热情。

    尾联“平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从字面来看,作者平生最喜欢的就是听吹长笛,所发出的穿云裂石的声响,这其实反馈的诗人内心的抑郁不平、愤懑之情。何以见得?其实尾联暗用了李白在《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典故。而李白的诗应该有凭吊贾谊被贬谪到长沙的意味。陆游借此来表达自己不被重用,反遭排挤的悲愤之情。从主题来看,本诗和陆游一贯的忧国忧民,渴望祖国河山统一的思想是一致的。本诗中,作者之所以悲愤,也就是自己不被重用,不能驰骋疆场,杀敌立功,不能收复国家的河山。反观当朝统治者,“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醉生梦死,根本不管河山的残破,只顾自己逸乐,这正衬托了作者的一腔爱国热忱。

    2023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古诗词

    更三高考古诗词频道整理了古诗词名句、古诗词鉴赏、古诗词大全,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