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中国民航大学10项科技成果亮相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

Ai高考 · 院校信息
2023-05-23
更三高考院校库

5月18日,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开幕,中国民航大学10件项科技成果亮相,引发民航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民航大学校长丁水汀出席大会开幕式、天开高教科创园开园仪式,副校长吴仁彪,校工会主席王志强与会。

其中“维修机位动态精准调度和飞机安全移动路径规划系统”基于WEB架构的3D可视化功能解决复杂维修场景下维修任务与维修机位的非线性动态优化匹配问题和移动路径计算的实时性问题。在现有硬件条件下增加约10%的产能,同时降低90%碰撞风险,提升航空公司安全保障能力。

“航空发动机智能损伤检测平台”可以准确地检测航空发动机叶片损伤,提供了单张图像和多张图像的损伤检测功能,为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航空发动机孔探图像中的损伤区域,分割出损伤轮廓,测量出损伤区域在图像中的尺寸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揭示发动机全寿命演变规律提供主要依据。

“分布式智慧网联系留无人飞行平台”使用通过系留线缆传输的地面电源作为动力来源代替传统的锂电池,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滞空,百米定点悬停,具备续航能力强、机动能力强、灵活组网、负载多样的优势,在应急照明、中继通信等市场需求增长的影响下,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人工自助可切换行李托运系统”既可以单独值机,又可以同时办理值机和行李托运。设备融合传统值机、自助值机、人工行李托运等服务模式的全流程自助服务,为旅客提供“一站式”自助值机和行李托运服务,同时兼容“两站式”的业务模式。

“可持续航空燃料认证新路径”针对可持续航空燃料成本高、取证难、产能低等诸多挑战,提出以能源植物基可持续航空燃料为代表的负碳航空能源新路径和可持续航空燃料认证新路径,可以有序有力有效保障我国航空深度脱碳、提升我国民航脱碳能力、维护行业发展权益、拓展行业发展空间。

“智能航空发动机维修培训系统”由航空发动机虚拟训练场景、运行仿真台、智能拆装台、智能工具箱等组成,能够实现教学信息可视化、培训操作规范化、工具使用标准化、数据记录电子化、数据分析智能化、工具管理无人化,通过虚拟场景和实际场景结合、教学与实践互动结合,让受训者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并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操作习惯。

“航空噪声智慧管理平台”在全球率先开发“矢量-计算”共融智能感知终端,有机衔接机场建设与运行全生命周期中的噪声评估、监管与治理全链条,结合空地数据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机场噪声综合管理平台,协助机场显著降低周边区域的噪声污染风险,具备全球领先水平。

“航空态势感知设备”以地基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技术(ADS-B)为核心,突破多波束天线、多通道高灵敏度接收等关键技术,可有效应对航空器、船舶在全球偏远地区运行过程中面临危险天气、极端情况、外界活动目标侵犯等多方面威胁,为航空运行安全提供可持续支撑,提升国家安全及行业运行效率。

“民航飞机维修工程仿真训练系统”覆盖民航飞机维修工程仿真训练全场景,构建出完整的虚拟飞机,满足学生飞机系统实训、CCAR147培训、发动机试车、部件识别、部件定位、拆装操作、排故训练等要求,获得发明专利1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1项,在全国范围内近30余家院校、科研机构、航空企业推广应用。

“微小型航空发动机”是微小型动力团队研究成果,该团队提出“负碳”发动机概念,先后承担了中俄国际合作和欧盟地平线计划项目,并成功开发了25kg级、100kg级微型涡喷发动机、30kw地面燃机、多燃料微型燃电机组通用航空单级高脉冲涡轮增压器、航空两级涡轮增压器、适应多燃料通航活塞发动机等多个验证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9项,实现应用转化33项。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2021级研究生孙建超作为展品讲解员来到现场,在他的讲解和指导下,观众通过民航飞机维修工程仿真训练系统体验模拟飞行。孙建超说:“现场观众对学校科技成果非常感兴趣,侧面反映出民航业广受社会关注,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民航业的期待对我们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下一步,我要聚焦自己的研究方向,在老师的带领下,与团队的老师、同学密切合作,开展好科研工作。”

张女士参观学校科技成果,并亲身体验模拟飞行后说:“民航大学的展品让我更直观地感受到民航科技的发展,这些科技成果运用到实际中方便了我们的出行,我对智慧民航的进一步发展充满了期待。”

展览首日,央视新闻来到中国民航大学展台开展直播,介绍中国民航大学科技成果。

2023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院校信息

更三高考为各位2023年高考生提供2023年中国民航大学招生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