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哲学著作《墨子》:37章非命(下)(2),原文、注释及翻译

Ai高考 · 古代历史
2023-06-01
更三高考院校库

《墨子》,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撰而成,共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记录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称为墨辨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墨子》原有71篇,当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无原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墨子·37章 非命(下)(2)

墨子以王公大人、卿大夫、农夫、妇人等作为例子,说明如果王公大人不努力听政,那么国家就会混乱,不得安宁;卿大夫不努力工作,那么国家就不会富强;农夫如果不努力种植,那么人民就不得衣食之资;妇人不努力织麻,人民就没有御寒之物。但此时墨子把王公大人辛苦地统治人民看作是创造财富的劳动,并认为这和农夫的“耕稼树艺”、妇女的“纺绩织絍”是一回事,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只有农夫和妇女的劳动才是财富的真正创造者。王公大人的治理国家并不是财富的创造者,他们只是费尽心机地榨取劳动人民的衣食之资,他们吃的是剥削饭,过的是寄生的生活。但墨子之所以把他们放在一起,认为是同等重要的,这是因为墨子的小生产者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使他不得不对贵族阶级有一定的妥协性,这就导致了他不能分辨出劳动者和贵族阶级之间的利害关系是对立的,而非平等的。

墨子认为天下的混乱是由治理天下的王公大人的主观努力造成的,而个人的富贵贫贱也是由于每一个人的努力或不努力导致的,因此不要怨天尤人,世界是公平的,只要你能抓住机会,你就会有所成就。前提是你平时必须努力,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

【原文】

然今夫有命者,不识昔也三代之圣善人与?意亡昔三代之暴不肖人与?若以说观之,则必非昔三代圣善人也,必暴不肖人也。

然今以命为有者。昔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贵为天子,富有,于此乎不而矫①其耳目之欲,而从其心意之辟,外之驱骋田猎毕弋,内湛于酒乐,而不顾其国家百姓之政,繁为无用,暴逆百姓,遂失其宗庙。其言不曰:“我罢不肖,吾听治不强。”必曰:“吾命固将失之。”虽昔也三代罢不肖之民,亦犹此也。不能善事亲戚、君长,甚恶恭俭而好简易,贪饮食而惰从事,衣食之财不足,是以身有陷乎饥寒冻馁之忧,其言不曰:“吾罢不肖,吾从事不强。”又曰:“吾命固将穷。”昔三代伪民,亦犹此也。

昔者暴王作之,穷人术①之,此皆疑众迟朴。先圣王之患之也,固在前矣,是以书之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盂,传遗后世子孙。曰:“何书焉存?”禹之《总德》有之曰:“允②不著惟天,民不而葆。既防凶心③,天加之咎。不慎厥德,天命焉葆?”《仲虺之诰》曰:“我闻有夏人矫天命于下,帝式是增④,用爽厥师。”彼用无为有,故谓矫;若有而谓有,夫岂为矫哉!昔者桀执有命而行,汤为《仲虺之告》以非之。《太誓》之言也,于去发⑤曰:“恶乎⑥君子!天有显德,其行甚章。为鉴不远,在彼殷王。谓人有命,谓敬不可行,谓祭无益,谓暴无伤。上帝不常,九有以亡;上帝不顺,祝降其丧。惟我有周,受之大帝⑦。”昔纣执有命而行,武王为《太誓》去发以非之。曰:子胡不尚考之乎商、周、虞、夏之记?从十简之篇以尚,皆无之。将何若者也?

【注释】

① 矫:当为“骄”,放纵。

① 术:通“述”。

② 允:诚实。惟:于。

③ 防:此处为“放”,放纵。星:当为“心”。

④ 增:此处当为“憎”。

⑤ 于去发:当为“太子发”。

⑥ 恶乎:发语词。

⑦ 帝:当作“商”。

【翻译】

然而现今主张有命论的人,不知道是根据从前三代的圣王、善人呢?还是从前三代的暴君和不肖之徒呢?假如按他们的论说来考察,那么一定不是根据从前三代的圣王、善人,一定是根据暴君和不肖之徒。

然而现在有人认为命运是存在的,从前三代暴君桀、纣、幽王、厉王,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于是乎不能矫正他们耳目的欲念,而放纵他的内心的邪僻。在外驱车打猎射鸟,在沉湎于饮酒作乐,而不顾及他的国家百姓的政事,过多地做无用的事,残暴地对待百姓,于是丧失了他们的国家。他们不这样说:“我疲沓无能,我听狱治国不努力。”而一定会说:“我命里本来就要失国的。”即使是三代疲沓无能的百姓,也是这样。不能好好地对待双亲君长,非常厌恶恭敬俭朴而喜好简慢粗陋,贪婪于饮食而懒惰于劳作,因而穿衣吃饭的资财不充足,因此自身有饥寒冻馁的忧患,但他们不这样说:“我疲沓无能,我从事劳作不努力。”而说:“我命里本来就穷。”从前三代的虚伪的人也是这样。

从前暴君编造这些话,穷人复述这些话。这些都是迷惑百姓、愚弄朴实的人。先代圣王为此感到忧虑,在前世就有了,因此写在竹帛上,刻在金石上,雕在盘盂上,流传给后世子孙。说:在哪些书保存有这些话呢?夏禹的《总德》上有记载,说:“诚信不到达上天,上天就不会保佑他的子民。既然放纵自己凶恶的心志,上天就会降下灾祸的。不谨慎而丧失了德,天命怎会保佑呢?”《仲虺之告》说:“我听说夏人假造天命颁布于世,上天痛恨他,因此使他丧失了军队。”他用不存在的东西作为存在的东西,所以叫伪造;假若是存在的而说存在,那怎么能说是伪造呢!从前夏桀主张有命论行事,商汤作《仲虺之告》以反对他。《太誓》中太子发说:“啊,君子!上佑明德之人,他们的品行特别显著。可以作为镜子借鉴的不远,殷王就是。他说人有命运,说恭敬不可行,说祭祀无益,说暴徒无害。上天不保佑,九州都灭亡了;上天不顺心,给他降下灭亡的灾难。只有我周朝,接受了商的。”从前商纣王主张有命运而行事,周武王作《太誓》太子发反驳他。说,你为什么不向上考察商、周、虞、夏时代的史料?十简以上的篇幅,都没有命运的内容。将怎么样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3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古代历史

更三高考中国古代历史频道,提供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中国古代历史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