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高考准考证别丢!这些流程都需要,隐藏福利也太爽了吧

Ai高考 · 2023高考综合
2023-06-11
更三高考院校库

准考证除了高考进考场时会用到,面试、军检、查分、查录取、领取录取通知书时也会用到它,考生一定要注意妥善保存!

具体情况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

高考准考证别丢!这些流程都需要,隐藏福利也太爽了吧

高考准考证的八大妙用

01

高考成绩查询和高考录取查询

根据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各地只能将考生的报名信息、高考成绩、名次以及录取信息提供给考生本人,不得向考生所在中学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考生可通过自己准考证上考生报名号、准考证号及身份证号码去查询高考成绩和录取结果。

02

网上填报志愿

考生网上填报志愿时,根据准考证上公布的各省市网上填报志愿网址登录填报,同时可按准考证上公布的网上填报志愿专栏网址进入查看公告、阶段性统计信息等重要信息。

03

忘记志愿填报密码

高考报名时,大多数考生曾在省招办公布的报名系统注册账户,设置了密码。

报志愿阶段,考生须输入此密码才能进入网报志愿系统。如考生忘记密码,又无法手机找回,就需要准考证作为证明材料去考试院修改密码!

04

特殊类型招生、体检、口试需要

高考结束后,需要报考提前批次军队、公安、司法类院校的考生必须注意:这类院校在组织面试、体能测试(体检)等过程中,一般会要求考生携带高考准考证。

另外,如果参加高考强基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外语口试等,有时也需要出示高考准考证。(具体以2023年最新要求通知为准)

05

申请高考成绩复核

考生如果对本人的成绩有异议,须在当地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时间内进入高考成绩复核系统,输入本人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密码等信息进行查询。

06

新生报到

部分高校在录取通知书里会明确说明新生需持准考证等相关材料报到。

07

隐形福利

高考完后,有很多商家或旅游景点会针对高考生进行优惠促销,持准考证就可以享受很多免费的福利了!

例如海底捞6.9/8.8折、购买电子产品有优惠、往年星巴克有买一送一和免费赠品、部分餐饮或娱乐场所(比如方特、欢乐谷)优惠;部分院校要求开学持准考证报道,同时可以凭借录取通知书购买家庭住址到学校的火车票可享5折,高铁二等座7.5折等。

08

一生的纪念

高考,是自己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具有很重要的纪念意义。有人说没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总会有些遗憾,而高考准考证就是这条路上的里程碑,多年后,你或许会想起那段独属于你自己的青葱岁月!

另外,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捡到准考证,请第一时间拨打110,交给警察,警察叔叔会带它“回家”。

高考准考证别丢!这些流程都需要,隐藏福利也太爽了吧

高考结束注意事项

高考后,同学们可以拥有3个月的假期,你可能会计划出去旅游等,但是,重点来了,每年高考结束后,骗子们也开始活动了,他们可能冒充招生工作人员、声称黑客改分等进行电信网络诈骗,因此,在享受快乐的假期同时,也要防止被骗。

那么具体有哪些诈骗呢?我们一起来看。

6月7日,公安部刑侦局发布提醒,考生和家长要注意以下骗局:

“补助金”骗局

“提前查分”骗局

“补录名额、内部指标”骗局

“填报志愿指导”骗局

“伪造录取通知书”骗局

给大家列举各类型骗局情况如下:

骗局一:伪造虚假查分网站

高考结束后,骗子利用家长“熬”不住的焦躁情绪作案,会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不少考生及家长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输入考生姓名、身份证号、考号、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信息,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另外,还有的骗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支付500元至1000元的价格查询分数。

骗局二:黑客可以修改高考分数,交钱能“包过”

每年都会有不法分子在网络平台或交流群中兜售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标榜“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等诱惑信息,并以“预付订金”等名义要求用户先付款。还有的不法分子声称,可以花钱雇佣“枪手”替考,还有的借传送“样题试卷”的名义向用户电脑或手机发送病毒,套取用户信息。

骗局三:声称提前批次录取缴纳学费

骗子冒充某大学招生办给考生及家长打电话,声称本学校为提前招生,如果想被录取,需要提前缴纳学费,否则或被退档,无法录取,后果自负。

骗局四:声称交钱就可以上大学,伪造录取通知书,混淆高等教育类别

骗子利用考生提供的报名号或准考证号,将正常投档和录取,说成是他托关系考生才被录取,借机向家长和考生收取钱财。有的通过邮局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骗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银行账号。另外,有些考生高考没发挥好,家长在网上看到可以交钱直接上大学的消息,与对方联系,交纳高额录取费,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发现,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而是成人教育。

骗局五:声称有内部指标,交钱换取名额

在招生录取诈骗中,最常见的就是不法分子打着招生机构“有内部关系”、“朋友”、“校友”等幌子,称可通过交钱换取“内部指标”、“点招指标”及“计划外指标”等,向考生和家长作“交钱就能低分高录”的虚假承诺。这是招生骗子惯用手段。他们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招生信息网”或“××高校招生网”,假扮高校招生人员。和家长见面时,他们往往会拿出一些伪造的证件和学校的空白录取通知书,谎称手中掌握有某些高校“内部指标”“小计划”,要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录取通知书到手后再交。然而,当家长将定金如数交上后,他们给家长的是伪造的假通知书,或者干脆卷款逃之夭夭。

骗局六:出国留学需防范,漂洋过海也被骗

高考后,很多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如果选择个人申请,要和国外大学实时保持联系,如果选择留学机构,要选择规模较大、证照齐全、市场信誉好、经营状态佳的留学中介,在缴纳中介费用时一定要谨慎,看清合同,不要被机构所谓的优惠折扣“冲昏头脑”。

骗局七:助学金正规申请,防骗信息别外泄

骗子自称为教育局或高校工作人员,可以对困难考生或者成绩优异的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奖学金,再不领就要过期,然后骗子指挥受害人ATM机转账。考生及家长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不要随意透露家人姓名、电话、职业等相关信息,坚持做到不透露、不相信、不理睬。

骗局八:利用“定向招生”、所谓“预科生”诈骗

一些骗子利用国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骗考生和家长,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所谓“定向费”,以诈取家长钱财。国家规定不允许超计划、无计划招生,也根本没有所谓的“预科生”,以“预科生”名义进校后不能办理录取手续,不能取得学籍。一些不法分子借机而动,四处搜罗生源,向违规招生高校推介,向家长收取巨额好处费、信息费。

骗局九:假冒军校招生诈骗,或称“自主招生”交钱即可上军校

近年来,军队保卫部门与地方公安机关连续破获多起假冒军队院校招生诈骗案件。一些骗子打着普通高校“自主招生”和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国防生”的幌子,许诺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等,收取所谓的自主招生费、定向培养费、委培费等,进行非法招生诈骗。一些考生家长心存侥幸,希望花钱托人找关系上军校,结果造成“财学两空”。

骗局十:以特殊类型招生为幌子行骗

以“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为幌子行骗。一些骗子利用特殊类型政策,声称可以搞到特殊类型招生资格,然后拿假资格证书蒙骗考生家长。

骗局十一:艺术招生种类多,不可轻信假承诺

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加上省外艺术类招生计划要根据生源情况在全国范围进行调整,致使录取持续的时间较长。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利用录取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艺术类招生,均有严格的分数线等条件限制和统一投档等招生程序,不会游离于国家体制之外。考生可通过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录取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最后,祝大家都能被心仪的大学录取!

2023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2023高考综合

更三高考为各位2023高考生整理汇总了2023高考信息汇总专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