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山柰(nài)
【释名】
也称山辣、三柰。
长于广西中部,家庭都可以栽种。根、叶都像生姜,发出樟木香气。当地人像吃生姜一样吃它的根,切开晒干,皮变成红黄色,里面的肉是白色,现在人做肉类食品时,取它作香料,可除腥臭味,使食品更美味。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暖中,除疟疾邪气。治受凉引起的心腹痛,寒湿病,霍乱,牙痛。
【附方】
1. 一切牙痛。山柰子一钱,以面包,煨熟,入麝香二字,研末,从左右各喷一字入鼻孔内,用温水漱口。
2. 风虫牙痛。山柰为末,铺纸上作卷筒状,烧灯吹灭,乘热和药吹入鼻内。
3. 心腹冷痛。山柰、丁香、当归、甘草等分研末,以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用酒送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学院校在线查
有疑问就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