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淮阴工学院2023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简介

Ai高考 · 院校概况
2023-06-19
更三高考院校库

淮阴工学院2023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简介

1、学院介绍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A类品牌专业、江苏省产教融合品牌专业,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同时还是国家和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是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类专业(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是江苏省重点专业。学院先后与达内集团、东软集团、江苏微软技术中心、印度NIIT、中兴通讯、江苏联迪等中外IT企业合作办学。软件工程专业设有海外留学生班。

学院现有本科生1500余人、研究生300余人。有400余人次学生获得过国家、省级奖学金或表彰,有2200多人次学生参加全国、省学科竞赛,奖省级以上奖项647项。承担有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227项,其中国家级17项、省级59项,校级70项、院级81项。获软件著作权82个,学生参与的授权发明专利2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2项。省优秀毕业设计14项,其中包括省毕业设计团队5个,省毕业设计二等奖2项。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教授13人、副教授34人、博士29人,硕士生导师34人,外籍教师4人。共有21人入选省级以上人才计划,50余人入选市级人才计划。其中,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教学团队)、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5人,江苏省双创博士4人,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江苏省科协工作先进个人1人,江苏省学习标兵1人,江苏省科协系统先进个人1人,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科技服务先进个人1人,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先进个人3人;淮安市“533英才工程”领军人才1人、学术技术拔尖人才8人、学术骨干人才31人,淮安市“十百千”第二层次培养对象3人、第三层次培养对象4人。淮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淮安市劳模2人,淮安市科协工作先进个人1人,淮安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淮安市教坛标兵1人,淮安市教育系统五一巾帼标兵1人。

学院坚持以恩来精神育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学科,建有江苏省物联网移动互联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淮安软件测试及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淮安市信息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淮安市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淮安市信息安全与保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淮安市物联网工业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淮安市软件测试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盐碱联连大数据中心、淮安市智慧城市与虚拟现实重点实验室。

学院是中国计算机教育实践联盟单位,建有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省内高校一流的云计算中心,设备总值1472.1多万元。淮安市计算机学会挂靠本院,学院还是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单位、ATA技能淮安市鉴定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淮安考点、淮安市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基地。学院建立了以联通、电信、卷烟厂等企业为依托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50余个。软件工程学科是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逻辑与智能计算研究中心”、江苏省物联网移动互联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淮安软件测试及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盐碱联连大数据中心、淮安市信息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淮安市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淮安市淮安市信息安全与保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淮安市物联网工业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淮安市软件测试公共服务平台、淮安市智慧城市与虚拟现实重点实验室和淮安市大数据技术重点实验室、淮安市虚拟货币数据分析联合研究中心。

在教研科研、社会合作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近五年,承担了省级以上项目31项(其中国家基金4项)、市厅级项目22项、横向项目43项,年均科研项目经费1100万元;授权发明专利65项,实用新型专利46项,软件著作权138个;在本领域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12篇,其中SCI收录75余篇,EI收录58篇;出版教材20余部。获省、市级科研奖励26项,教学类成果奖30项。

学院先后获得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优秀考点”、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先进单位”、淮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淮安市总工会“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淮安市总工会“模范职工小家”等荣誉称号,学院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单位” “先进基层党组织” “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先进单位” “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考研工作先进单位” “先进分工会” “先进团委”。学院多次获省、市计算机学会表扬,先后获得“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先进集体” “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科技服务先进单位” “突出贡献单位会员” “淮安市示范学会”等称号。

2、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扎实的数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计算机领域从事分析、设计和开发复杂计算机应用系统等方面工作,具有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敬业乐群的协作精神的厚品德、强基础、善实践、会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计算机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计算机网络安全、云计算技术及应用等。

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扎实的数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软件工程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及项目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敬业乐群的协作精神的厚品德、强基础、善实践、会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双语)、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人机交互技术、Python程序设计、移动设备应用程序开发、企业框架应用开发等。

物联网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素质、能力协调统一,具有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具有扎实物联网工程领域的信息感知、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及处理等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能适应信息技术行业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厚品德、强基础、善实践、会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物联网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物联网工程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无线单片机及应用、信号与线性系统、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基础、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开发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扎实的数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大数据工程领域从事分析、设计、开发复杂大数据应用系统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敬业乐群的协作精神的厚品德、强基础、善实践、会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大数据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挖掘、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大数据采集与存储、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

3、学科平台

淮阴工学院2023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简介

江苏省物联网移动互联技术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江苏省淮安软件测试及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江苏省盐碱联连大数据中心

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淮阴工学院2023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简介

淮阴工学院2023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简介

淮阴工学院2023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简介

淮阴工学院2023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简介

淮阴工学院2023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简介

淮阴工学院2023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5、学生全面发展

获奖创新

在“学恩来精神,树优良学风”精神的感召下,学风建设成效喜人。在过去的三年里,凌迎港、黄正果、吴锦诚、汪辉等400余名同学在互联网+、创青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泛珠三角+大学生计算机作品大赛、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蓝桥杯、计算机设计大赛等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

有231人次学生在全国、省学科竞赛中获奖,奖项总数175项。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102项,其中国家级、省级近20项,校级20项、院级35项。学生发表论文85篇,获软件著作权400余个,学生参与的授权发明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公开发明专利8项。

学风建设

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以培育优良学风和班风为重点,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为永恒的教育主题,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的积极作用,认真做好共青团及各项学生工作。鼓励同学参与各种科技、文化、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院部氛围,全院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近三年,3名同学获得校长奖章,2名同学考取了选调生,3个班级获得江苏省先进班集体,1个班获得淮安市“周恩来班”,3个班级获得校“周恩来班”等荣誉称号。

社会实践

大学生社会实践内涵丰富,成果斐然。近三年赴成都、重庆、云南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4项,收获了全国“千校千项”最具影响好项目、全国镜头中三下乡“优秀报道奖”、“优秀摄影奖”、“优秀视频奖”和“好团队入围奖”、江苏省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获得了新华社、中国青年网、中国江苏网等国内媒体报道32次。

就业升学

通过建立就业基地等各种方式提高学生就业率,近三年的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7.63%、98.54%、98.63%,连续两年获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近三年的考研率持续上升,我院考取硕士研究生总数达到300人次,并先后获校考研倍增奖,校考研工作先进单位荣誉。

6、就业情况

毕业生就业领域

(1)就业去向

近3年,本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主要有计算机、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等,约占96%,就业领域较广。

(2)就业单位性质

近3年,本学院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为计算机相关的企业,选择去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就业人数逐年上升,说明本学院毕业生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良好适应性。

(3)就业区域分布

近3年,本学院毕业生主要选择在南京、苏州、无锡、上海和其他城市从事复杂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等工作,与本学院的就业区域目标定位相符。

(4)就业行业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兴起和金融贸易业、制造业、服务业等的转型发展,计算机软、硬系统设计与开发的企业等是本学院毕业生的主要就业趋势,毕业学生就业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主要竞争优势

本学院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学院知识扎实、学院技能熟练、综合素质高、创造与创新能力强等特色鲜明的竞争优势。近三年,本学院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8%以上,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本学院毕业生的理论基础扎实、工作踏实、勤奋好学、责任心强。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评价,本学院毕业生具有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学院知识扎实、适应性较强、就业面宽,能够胜任与计算机领域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从事计算机相关学院的毕业生比例逐年增加;

(2)学院技能和实践能力较强,能够针对计算机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动手能力较强。我院在实践教学中采用长实训技术,依据软件和社会协作需求,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本学院毕业生80%以上的毕业设计是应用系统,所以学生应用系统开发能力强,就业具有竞争优势;

(3)综合素质较高,灵活应变能力强,具有创造与创新意识、持续学习及适应社会发展能力较强,能满足江苏、上海、浙江等长三角发达省份经济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所以70%以上毕业生在江浙沪等发达地区就业。在长期的校企合作中,计算机学院与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学生实训与就业关系,其中“江苏国泰新点软件有限公司”已累计吸收我院350名同学就业,其中卢幸科、李汉清等一批同学都已成长为企业项目经理,深得企业器重。又如就业于阿里巴巴有限公司的施晓春同学,早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专家,先后担任3次天猫618项目经理和2次11.11项目经理。窦洁颖、洪硕考取了江苏省选调生,近三年考取研究生达300人次。


联系部门:淮阴工学院招生就业处

联系电话:0517-83591026、83591073

就业网址:https://hyit.网址未加载/



文章来源(官网发布地址):【点击查看官网原文信息】

官网发布缓存图(部分):

淮阴工学院2023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简介

2023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院校概况

更三高考为各位2023届高考生提供了淮阴工学院招生网、淮阴工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