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世说新语·识鉴篇·第二十则记录了谁的言行?

Ai高考 · 古代历史
2023-07-29
更三高考院校库

《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识鉴篇·第二十则记录了谁的言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桓公将伐蜀,在事诸贤,咸以李势①在蜀既久,承藉累叶,且形据上流,三峡未易可克。唯刘尹云:“伊必能克蜀。观其蒲博,不必得,则不为。”

字词注释

①李势(?—361年):字子仁,成汉昭文帝李寿长子,十六国时期成汉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时骄狂吝啬,贪财好色,杀人夺妻,不理国事,残害大臣,滥用刑法。公元347年,桓温率军讨伐,李势兵败投降,成汉灭亡。桓温将李势及其亲族十多人迁往建康,封李势为归义侯。公元361年,李势去世。


翻译

桓温准备伐蜀,朝中贤达官员都认为,成汉皇帝李势在蜀地经营已久,是几代人传承的基业,而且在地形上又占据了长江上游,三峡不容易被攻下。唯有刘惔说:“桓温一定可以攻克蜀地。从他参与赌博时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没有必胜的把握,就不会行动。”

感悟启示

实事求是地讲,桓温在东晋一帮绣花枕头的世家子弟之中,拥有出类拔萃的军事才干和魄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3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古代历史

更三高考中国古代历史频道,提供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中国古代历史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