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世说新语·识鉴篇·第七则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Ai高考 · 古代历史
2023-07-29
更三高考院校库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那么其中世说新语·识鉴篇·第七则表达了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原文

石勒不知书①,使人读《汉书》。闻郦食其②劝立六国后,刻印将授之,大惊曰:“此法当失,云何得遂有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

字词注释

①石勒(274年—333年):东晋时代北方后赵的君主,羯族人,公元319年自称赵王,史称后赵明帝,是一个从奴隶成为皇帝的枭雄。


②郦食其(?—前203年):汉高祖刘邦的谋士,自称“高阳酒徒”。这里郦食其的献策是分封秦所灭六国的后人,以抵挡西楚霸王项羽,刘邦同意了,张良随即劝谏,最终作罢,刘邦很生气地骂了郦食其。

翻译

石勒不识字不读书,让别人读《汉书》给他听。当他听到郦食其要劝刘邦把六国的后代立为王侯,而刘邦马上刻印,要授权予他们爵位时,大为吃惊地说:“这么做会失去天下的,刘邦后来是怎么得到天下的?!”随后听到留侯张良谏言阻拦,于是说:“多亏了这个人啊!”

感悟启示

石勒身世传奇,见解过人,虽然目不识丁,不过喜欢听人念诵史书以学习,这则故事可以看出他的确有雄才伟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3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古代历史

更三高考中国古代历史频道,提供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中国古代历史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