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成语“模棱两可”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模棱两可”含义详解

Ai高考 · 成语大全
2023-08-21
更三高考院校库

成语“模棱两可”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模棱两可”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参与【模棱两可】故事的主人公:

苏味道

【模棱两可】故事的主人公简介:

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先祖为汉并州刺史苏章,其有著名后裔为苏轼。

【模棱两可】读音:

mó léng liǎng kě

【模棱两可】是什么意思?

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对问题正反两面态度模糊。

【模棱两可】出自哪里?


【出处】: 《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模棱两可】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模棱两可的近义词】:不置可否、模棱两端、含含糊糊

【模棱两可的反义词】:旗帜鲜明、斩钉截铁

【模棱两可】历史典故经过:

唐朝前期著名诗人苏味道,仕途顺利,官运亨通,仅做宰相前后长达数年之久。但他在位并没做出什么突出成绩来。

他老于世故,处事圆滑,他常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稜(léng)(同棱)以持两端可矣。”

意思是:处理事情,不要决断得太清楚,太明白,要是这样处理错了,必会遭到追究和指责。只要模棱两可,哪边都抓不着(小辫子)就行了。

当时,人们根据他这种为人处世的特点,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苏模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3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成语大全

成语大全频道提供在线成语词典查询,看图猜成语,成语典故,成语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