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中药学(620302)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表1 岗位需求与课程设置
专业类 | 专业 代码 | 主要对应行业 | 主要职业类别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对应的职业技能证或执业资格证或赛事名称及类别 | 证书对应课程 |
药学类(6203) | 620302 | 农业 | 中药材种植员 | 中药材 生产 | 中药炮制工(中级) | 中药栽培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中药贮藏与养护、药用植物学等 |
药学类(6203) | 620302 | 医药制造业 | 中药饮片加工人员、其他医药加工人员 | 中药制药 | 药物制剂工(中级) | 中药药剂技术、中药制剂检测技术、中药与方剂、药用基础化学等 |
药学类(6203) | 620302 | 批发业 | 采购 人员 | 中药购销 | 中药鉴定技术、中药鉴定实训、中医学基础、中药商品学、临床中药学等 | |
药学类(6203) | 620302 | 零售业 | 销售 人员 | 中药调剂 | 营销经理 助理 | 中药调剂技术、临床医学概论、医院药学、中成药商品学、中药药理、中药药化、中医学基础等 |
药学类(6203) | 620302 | 仓储业 | 仓储管理人员 | 中药仓库管理与养护 | 中药贮藏与养护、药房管理、中药资源学、中药商品学等 | |
药学类(6203) | 620302 | 专业技术服务业 | 药学技术人员 | 药学咨询与服务、中药质检 | 执业中药师 | 药学服务实务、医药电子商务与物流、药品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药店经营管理实务、中医学基础、临床中药学、临床医学概要、中药制剂检测技术、天然药物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制剂分析等 |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一定的创业能力和支撑终身发展的能力;掌握中医药学、化学、生物学基本知识,具备中药生产、营销、质检、服务和管理所必需的职业技能,面向农业、医药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和健康服务业等行业的中药学技术人员、中药材种植员、采购人员、销售人员、中药制药人员、检验人员,能够从事中药材生产、中药调剂、中药制剂、中药购销、中药学咨询与服务、中药质检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如下要求。
(一)素质
1.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行为规范;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热爱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文化,志愿为民众健康服务。
3.具备较强的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市场分析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较强的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
3.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与中成药、药用植物学基本知识;掌握中药药理学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掌握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与测定的基本知识。
4.掌握中药真伪鉴定、中药加工炮制、中药制剂制备、中药处方审查与调配、中药制剂质量检测的基本知识。
5.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医学、中药学、化学和生物学基础知识;熟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知识;熟悉化学操作与分析仪器操作基本知识。
6.熟悉中药材生产加工、医药市场营销、中药贮存与养护、中药学咨询与服务的基本知识;熟悉药事管理法律、法规与政策知识;熟悉中药生产经营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7.熟悉本专业所必需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知识。
8.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阅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 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中药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
(三)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利用网络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4.具备医药市场调查分析和医药批发零售能力;具有中药调剂、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
5.具有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标准操作规程(SOP) 和安全生产、节能环保的能力;具有提取、分离、精制与检测中药有效成分的能力;具备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进行规范化生产的能力;具备对中药生产与质检设备进行规范操作、维护、保养和简单维修的能力。
6.有事故防范、评价、救助与处理能力;具有维护岗位生产环境洁净的能力;具有解决相关岗位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
7.具备中药来源、性状、鉴别、检查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基本技能,能熟练地进行常用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检验。
8.具备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成药进行贮藏、保管与养护的能力;具备对中药的生产经营进行质量管理的能力。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教学进程计划分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安排,具体详见下表:
表2 中药学专业必修课
课程 类别 | 课 程 名 称 | 理论/实践 | 学 时 | 学分 | 执 行 学 期 | 考核学期 | ||||||||||
总计 | 理论 | 实践 | 1 | 2 | S1 | 3 | 4 | S2 | 5 | 6 | 考查 | 考试 | ||||
思政与文化素质模块 | 军事理论 | A | 32 | 32 | 0 | 2.0 | 32 | 校外社会实践、实训 | 顶 岗 实 习 、 毕 业 设 计 答 辩 | 1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A | 48 | 40 | 8 | 3.0 | 48 | 1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A | 64 | 56 | 8 | 4.0 | 64 | 2 | |||||||||
形势与政策 | A | 16 | 16 | 0 | 1.0 | 4 | 4 | 4 | 4 | 1-4 | ||||||
大学英语 | A | 128 | 128 | 0 | 8.0 | 64 | 64 | 1-2 | ||||||||
体育 (含游泳课等) | C | 64 | 4 | 60 | 2.0 | 32 | 32 | 1-2 | ||||||||
信息技术应用 | A | 64 | 32 | 32 | 4.0 | 64 | 1 | |||||||||
大学语文 | A | 32 | 32 | 0 | 2.0 | 32 | 1 | |||||||||
小计 | 448 | 340 | 108 | 26 | 212 | 228 | 4 | 4 | ||||||||
专业基础模块 | 药用基础化学 | B | 48 | 24 | 24 | 3.0 | 48 | 1 | ||||||||
中医学基础 | B | 48 | 24 | 24 | 3.0 | 48 | 1 | |||||||||
解剖生理学 | B | 80 | 40 | 40 | 5.0 | 80 | 1 |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 B | 48 | 24 | 24 | 3.0 | 48 | 2 | |||||||||
药用植物学 | B | 48 | 24 | 24 | 3.0 | 48 | 2 | |||||||||
中药与方剂★ | A | 64 | 32 | 32 | 4.0 | 64 | 2 | |||||||||
中药药理★ | B | 64 | 32 | 32 | 4.0 | 64 | 2 | |||||||||
中药化学 | B | 48 | 24 | 24 | 3.0 | 48 | 3 | |||||||||
小计 | 448 | 224 | 224 | 28 | 176 | 224 | 48 | |||||||||
专业技能模块 | 中药栽培技术★ | B | 64 | 32 | 32 | 4.0 | 64 | 3 | ||||||||
中药炮制技术★ | B | 64 | 32 | 32 | 4.0 | 64 | 3 | |||||||||
中药制剂技术★ | B | 64 | 32 | 32 | 4.0 | 64 | 4 | |||||||||
医药市场营销★ | A | 48 | 24 | 24 | 3.0 | 48 | 4 | |||||||||
中药鉴定技术★ | B | 48 | 24 | 24 | 3.0 | 48 | 4 | |||||||||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 | B | 64 | 32 | 32 | 4.0 | 64 | 4 | |||||||||
中药贮藏与养护★ | B | 32 | 16 | 16 | 2.0 | 32 | 4 | |||||||||
小计 | 384 | 192 | 192 | 24 | 128 | 256 | ||||||||||
岗位能力模块 | 临床中药学 | B | 32 | 16 | 16 | 2.0 | 32 | 3 | ||||||||
新药研究思路与方法 | B | 32 | 16 | 16 | 2.0 | 32 | 3 | |||||||||
中药药剂学实训 | C | 32 | 0 | 32 | 2.0 | 32 | 4 | |||||||||
小计 | 96 | 32 | 64 | 6 | 64 | 32 | ||||||||||
合计 | 1376 | 788 | 588 | 84 | 388 | 452 | 244 | 292 |
注:1.标注有★符号的为专业核心课程。
2.“理论/实践”栏目:用A表示理论课;B表示“理实一体化课程”(3—5门);C表示实践课,理实一体化课程计算比例时,按实践课计算。
表3 中药学专业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
课程 类别 | 课 程 名 称 | 理论/实践 | 学 时 | 学分 | 执 行 学 期 | 考核学期 | 修读 学分 | |||||||||||
总计 | 理论 | 实践 | 1 | 2 | S1 | 3 | 4 | S2 | 5 | 6 | 考查 | 考试 | ||||||
专业推荐选修课 | 中药调剂方向模块 | 临床医学概论 | B | 64 | 44 | 20 | 4.0 | 校外社会实践实训 | 64 | 顶 岗 实 习 、 毕 业 设 计 答 辩 | 3 | 13 | ||||||
药房管理 | B | 32 | 20 | 12 | 2.0 | 32 | 3 | |||||||||||
医院药学 | A | 32 | 20 | 12 | 2.0 | 32 | 3 | |||||||||||
中成药商品学 | A | 32 | 16 | 16 | 2.0 | 32 | 2 | |||||||||||
中药调剂技术 | B | 32 | 16 | 16 | 2.0 | 32 | 4 | |||||||||||
中药资源学 | A | 16 | 12 | 4 | 1.0 | 16 | 4 | |||||||||||
合计 | 208 | 128 | 80 | 13 | 32 | 128 | 48 | |||||||||||
中药质检方向模块 | 天然药物化学 | A | 32 | 20 | 12 | 2.0 | 32 | 3 | ||||||||||
药品质量管理技术 | A | 32 | 20 | 12 | 2.0 | 32 | 4 | |||||||||||
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 | B | 32 | 20 | 12 | 2.0 | 32 | 3 | |||||||||||
中药的波谱分析 | B | 32 | 20 | 12 | 2.0 | 32 | 4 | |||||||||||
中药制剂分析 | B | 32 | 12 | 20 | 2.0 | 32 | 4 | |||||||||||
检验仪器学 | B | 32 | 20 | 12 | 2.0 | 32 | 3 | |||||||||||
药品质量管理 | A | 16 | 16 | 1.0 | 16 | 2 | ||||||||||||
合计 | 208 | 128 | 80 | 13 | 16 | 96 | 96 | |||||||||||
药学服务方向模块 | 临床医学概论 | B | 32 | 20 | 12 | 2.0 | 32 | 3 | ||||||||||
药事管理与法规 | A | 32 | 20 | 12 | 2.0 | 32 | 4 | |||||||||||
药品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 | B | 32 | 20 | 12 | 2.0 | 32 | 4 | |||||||||||
药店经营管理实务 | B | 32 | 20 | 12 | 2.0 | 32 | 3 | |||||||||||
药学服务实务 | A | 32 | 12 | 20 | 2.0 | 32 | 4 | |||||||||||
医药电子商务与物流 | A | 32 | 20 | 12 | 2.0 | 32 | 3 | |||||||||||
中药商品学 | A | 16 | 16 | 1.0 | 16 | 2 | ||||||||||||
合计 | 208 | 128 | 80 | 13 | 16 | 96 | 96 | |||||||||||
公共选修课(参见学校公布的公共选修课一览表) 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高等数学》、《创新创业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学经典赏析》等20余门课程列入公共选修课(其中《中国传统文化》为线上课程,1学分,要求学生必选,在1-3学期开设;《中国文学经典赏析》为线下课程,1学分,要求学生必选)。 | 10 |
表4 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
项目 | 教 学 环 节 | 学分 | 实践 周数 | 执 行 学 期 | 说明 | |||||||||
1 | 2 | S1 | 3 | 4 | S2 | 5 | 6 | |||||||
公共基础素质 | 军训 | 军事技能 | 3 | 3 | 3 | 中药学专业毕业实习可按三种模式进行:二级乙等及以上医院药剂科实习、药品经营单位实习、制药厂实习36周,毕业设计4周。 | ||||||||
公益劳动 | 劳动实践 | 1 | 1 | 0.5 | 0.5 | |||||||||
创新 创业 | 学科竞赛、发明专利、志愿活动、学生助教、发表论文等 | 2 | 2 | 2(分散进行) | ||||||||||
专业实训 | 校内专业技能集中实训 | 2 | 2 | 1 | 1 | |||||||||
认知实习或课程实习 | 2 | 2 | 1 | 1 | ||||||||||
毕业设计答辩 | 毕业设计(论文)与答辩/医院、药企顶岗实习 | 20 | 40 | 20 | ||||||||||
合 计 | 30 | 50 | 4.5 | 1.5 | 1 | 1 | 22 |
注:1.校外社会实践/实训、毕业设计(论文)与答辩/顶岗实习按2周1学分计算。
2.校内专业技能集中实训由二级学院根据课程需要强化实践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技能强化训练、技能竞赛等。
3.中药学专业顶岗实习按医院及药企要求,实习时间必须在8个月以上,否则不予接受实习。
表5 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教学学时与学分分配
纵向结构 | 横向结构 | ||||||||||
课程类别 | 学时分配 | 学分分配 | 课程性质 | 学时分配 | 学分分配 | ||||||
学时 | 比例% | 学分 | 比例% | 学时 | 比例% | 学分 | 比例% | ||||
公共基础课 | 608 | 35 | 36 | 34 | 必修课 | 公共基础课 | 448 | 20.5 | 26 | 23 | |
专业基础课 | 448 | 26 | 28 | 26 | 专业基础课 | 448 | 20.5 | 28 | 25 | ||
专业课 | 688 | 39 | 43 | 40 | 专业课 | 480 | 22 | 30 | 26 | ||
小计 | 1744 | 100 | 107 | 100 | 集中实践课 | 800 | 37 | 30 | 26 | ||
必修课小计 | 2176 | 100 | 114 | 100 | |||||||
理 论 | 1076 | 42 | 67 | 49 | 选修课 | 公共基础课 | 160 | 43 | 10 | 43 | |
实践 | 课带实验 | 668 | 26 | 40 | 29 | 专业课 | 208 | 57 | 13 | 57 | |
集中实践 | 800 | 32 | 30 | 22 | 选修课小计 | 368 | 100 | 23 | 100 | ||
合计 | 2544 | 100 | 137 | 100 | 合计 | 2544 | - | 137 | - | ||
理论﹕实践 | 1:1.4 | 1:1.04 | 必修﹕选修 | 5.9:1 | 5.0:1 | ||||||
最低毕业学分:137学分 |
注:1.按周计算的实践教学学时统一按照16学时/周进行折算。
2.公共基础课包含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3.专业课包含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必修课。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本专业组建了一支由专任教师、行业兼职教师组成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生师比达到30:1,专任教师比达到70%以上,能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其中专任教师任职资格主要包括: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学位,具备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和本专业相关执业/职业资格;兼职教师任职资格主要包括: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和相关本专业执业/职业资格,具有多年以上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专业核心课程由校内专任教师专业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其中,实践实训部分以行业兼职教师指导为主,行业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为20%。
(二)教学设施
专业实验实训设施齐备,符合国家关于药学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要求。所用教室全部为多媒体教室,信息化条件能满足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
(三)教学资源
专业图书和数字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教学实施和社会服务需要。本专业严格执行教材选用的相关要求,选取教材具有新、特、优等特点。此外专任教师根据需要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也开发了部分教学资源。
(四)教学方法
在理论教学中,基于学情分析,倡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能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灵活运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在实训教学中鼓励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坚持学中做、做中学。
(五)质量管理
在校院两级的质量保障体系下,专业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年报等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和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逐步形成了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
九、毕业要求
Ⅱ类专业:137学分,其中必修课84学分,选修课23学分,实践教学30学分。
在校期间应考取英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四川省计算机等级考试Ⅰ级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Ⅰ级B合格证书;在校期间考取至少1种职业技能证书,毕业后从事中药学专业工作,可考取中药炮制工、中药制剂工,毕业后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五年,可考取执业中药师资格证。也可根据《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关于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实施方案(2019年)》)进行调整。
十、其它
(一)辅修专业
药品经营与管理
(二)办学依托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科伦医贸有限公司、四川龙一医药有限公司、四川大通信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
(三)简要说明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药学院与合作企业专家共同制订,并经过校内外同行专家论证,体现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特性及专业未来发展走向。
(四)可以对口接纳的中职专业
药剂学
(五)可以对口报考的本科专业
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中药制药)
文章来源(官网发布地址):【点击查看官网原文信息】
官网发布缓存图(部分):
大学院校在线查
有疑问就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