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2024年国考面试热点示例与参考解析合集

微高考 · 公务员考试
2023-11-06
更三高考院校库

【#公务员考试# #2024年国考面试热点示例与参考解析合集#】一般国考笔试结束,考生就要注意面试的备考,为了方便考生及时有效的备考,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2024年国考面试热点示例与参考解析合集,欢迎大家的参考。如想获取更多国考面试的备考资料,请关注的更新。
2024年国考面试热点示例与参考解析合集
1.2024年国考面试热点示例与参考解析合集 篇一
【热点背景】

为推动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完善生活基本保障类业态和品质提升类业态,商务部近期表示:要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使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确定全国第三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70个,涵盖北京、天津、山西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加上前两批80个试点地区,已经达到省级全覆盖。

【模拟示例】

商务部发言人一段有关:“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有序规范回归老百姓生活。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一、表明观点。

小修小补回归生活,唤起了广大市民的回忆,以接地气的生活服务,让人们感受到了城市的烟火气息,更是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体现。

二、“小修小补”回归生活的积极意义。

1.满足百姓生活需要。一方面小修小补的回归是因为群众有修补物品的需求,省事方便,能降低生活成本,另一方面在提供修补服务时人与人之间自然的对话,也能有效地消除距离感。

2.提供就业机会。大多数手艺人是弱势群体,小修小补让手艺人重新回归,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还可以让他们重新体现自我价值。

3.政府治理精细化的体现。从小事着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小修小补”业态规范性地回归百姓的生活,对于提升百姓生活的便利度,提升百姓生活的幸福感,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提高我们城市治理水平的现代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三、“小修小补”回归可能存在问题。

流动性强的小摊贩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很容易占道经营,阻碍城市交通,影响市容市貌。

四、“小修小补”如何有序回归生活的对策建议。

1.开展事先调研。深入了解群众诉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保回归的是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

2.加强规范管理。划定区域经营,设置经营区域,不得占用盲道、绿化带、停车位或者在大型商超、供销社设立专门柜台,或者可以将防疫之后闲置的核酸服务亭转化为小修小补便民亭,合理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创新方式。

3.科技加持。上线“小修小补”便民地图app,可以查阅地图找到距离近的便民小店,及时了解群众其他诉求,让“小修小补”的从业者们扎根在一处处便民服务点,为百姓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2.2024年国考面试热点示例与参考解析合集 篇二
【热点背景】

2023年5月20日,宁夏大学前沿交叉学院与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旅游生态与生态旅游学术年会暨生态旅游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中卫市圆满落幕。本次研讨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为国内外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成果、展示风采、观点碰撞的优质平台,为全国生态旅游与高质量发展、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模拟示例】

今年人民群众的旅游热情再次高涨,“生态旅游”成为大家外出旅游的重要选择,既能通过游山玩水释放压力,又能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关于“生态旅游”,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1.表明观点。

生态旅游是旅游业绿色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符合当地自然结构特点。发展生态旅游是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值得大力发展和推广。

2.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意义。

(1)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各地不断挖掘地方生态优势,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打造地区名片,促进经济发展。例如宁夏的枸杞、上海南汇的水蜜桃、青海的冬虫夏草、漳州的芦柑等等,这些都是各地以生态为基础发展的特色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带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2)发展生态旅游倒逼地区生态保护。随着生态旅游热潮的高涨,游客对自然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景区想要获得更多游客的支持就必须要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当前国家相关部门也对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更加细致的要求,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之下,各地的生态保护工作也在积极推进。

(3)发展生态旅游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党的二十大重点论述“中国式现代化”,其中就明确提出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当前生态旅游的建设和发展,就是将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相结合的重要方式,通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加舒适的休闲环境,是顺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体现。

3.当前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人为破坏严重。大量游客涌入生态旅游景区,会造成植被的踩踏、垃圾的丢弃等问题,同时也会存在随意投喂野生动物等不当行为。

(2)管理难度大。一方面生态旅游景区范围大,管理维护人员不足导致针对不文明行为的约束不及时;另一方面,生态一旦遭到破坏想要修复更是难上加难。

4.如何更好地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1)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游客环保意识。通过互联网平台和主流媒体等多个渠道,大力宣传关于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围绕着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和破坏生态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宣传和曝光,在全社会营造“保护生态环境、文明绿色出游”的良好风气。

(2)社会多方投入,提升生态保护能力。政府通过政策保护和扶持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社会企业积极提升对生态保护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力度,环保部门可以积极招募志愿者,投入到生态景区的监管和维护工作中。

(3)创新旅游产品,激发生态旅游获活力。除了传统的游览参观之外,可以尝试将生态与文化、教育、互联网等产业深度融合,增加游客沉浸式体验,在放松身心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自然的魅力,提升环境保护的意识。
3.2024年国考面试热点示例与参考解析合集 篇三
【热点背景】

浙江省乡村振兴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高水平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该省将认定100个省级乡村工匠工作室、1000个省级乡村工匠、10000个市县级乡村工匠。乡村工匠主要为县域内从事现代种植业、现代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传统工艺和乡村手艺,能够扎根农村,传承发展传统技艺、转化应用传统技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技能人才。

【模拟示例】

在国家乡村振兴局、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后,各地纷纷积极尝试探索给乡村工匠评职称,发展壮大人才队伍,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1.概括解释话题并表态。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这是庄子笔下的能工巧匠,在这里我们读到的是高超精湛的技艺;“小铁匠一身好力气,铁锤耍得出神出鬼,打出的钢钻尖儿棱角分明,像支削好的铅笔”,这是莫言笔下的乡村铁匠,这些是力与美的高度统一。

2.分析积极意义。

(1)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全球90%以上的提琴来自中国,而中国提琴产量的40%左右,特别是中高档手工提琴产量的80%以上都出自确山师傅之手。确山农民制琴师王金堂,16岁怀着“学门好手艺”的心气儿,磨炼技术,带动乡亲创业开办琴房,终于将确山制琴从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干到了年产值6亿元左右的大产业。

(2)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各式各样的传统艺人,民间工匠比如制琴能手、制灯能手、绣花能手、雕刻能手遍布神州大地,为文化传承事业贡献力量,传递着乡村振兴的希望与温暖。

3.提出对策。

(1)让乡村工匠荣誉感更强。可参照人才政策,对乡村工匠大师、乡村工匠、省级乡村工匠在子女教育、购房、医疗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各地多渠道建设乡村专用房,支持鼓励将他们纳入各地人才管理,享受相应的政策待遇。

(2)让乡村工匠获得感更强。对长期扎根农村从事工匠工作,具有绝学、绝技、绝活,并为该省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战略实施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建立职称评定绿色通道,符合条件者可直接申报相应职称。

(3)支持工匠创办特色企业。实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推动县域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个课题。这些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息息相关,促进就业、带动增收,值得给予政策的扶持与帮助。栖身一方乡土,耕耘一方沃野,卧虎藏龙的乡村工匠,在乡村振兴的大叙事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技能,带动产业兴旺、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美好明天正向我们招手。
4.2024年国考面试热点示例与参考解析合集 篇四
【热点背景】

2023年6月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并实施,该指引不仅督促指导相关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盲盒经营活动合规管理,更能切实提高诚信守法经营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行政监管与行业监督双管齐下,致力于规范盲盒经营行为,促进盲盒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模拟示例】

2023年6月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并实施,该指引通过建立引导性规范措施,对盲盒经营者作出规范指引。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1.开头表态。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国内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盲盒消费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更容易吸引年轻群体的追捧,对于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万物皆可盲”的双刃效应,而该指引的出台,可以通过政府效能,有效约束商家行为,从而真正规范盲盒的“打开方式”。

2.结合实际,展开分析

(1)产生背景

盲盒经济是指经营者在合法经营范围内,事先不告知消费者商品确定型号、款式或者服务内容下,通过实体店、互联网、自动贩卖机等形式,以消费者随机抽取的方式销售特定范围内商品或者服务的一种新型经营模式。如水果盲盒、剩菜盲盒、图书盲盒等,使全民进入到一个“万物皆可盲”的时代。然后在此背景之下,难免泥沙俱下,利用盲盒诱导消费者、“三无”产品、质量危机等问题与日俱增。该指引则明确指出,盲盒经营者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商业道德和公序良俗,履行经营者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倡导并主动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的促进盲盒经济有序健康发展。

(2)积极意义

①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该指引针对“霸王条款”、“三无”产品、侵害消费者知情权、虚假宣传、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划定了监管底线,明确了经营禁售清单,推动了合规经营,提高了盲盒经营透明度,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②规范经营销售行为。该指引中明确指出,盲盒经营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并在解决未成年人消费争议方面提供便利。要求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当依法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同时,盲盒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或者与产品不相符的,应当依法履行退货、更换、修理等义务,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以及盲盒商品或者服务不得含有法律法规禁止以及违背公序良俗的内容。在多方面有效规范了经营者的行为。

3.结合实际,谈落实。

(1)加大宣传。在社会层面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由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经营者展开宣传,让其明确自身行为规范,避免出现不当经营行为;另一方面,主流媒体以及传统媒体应对广大消费者加强宣传,使消费者买得不盲目,吃得更安心。

(2)强化落实。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省市区县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配合,形成自上而下的监管态势,通过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发现问题,集中处理,必要时树立一些“负面典型”,对于不良盲盒商家,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5.2024年国考面试热点示例与参考解析合集 篇五
【热点背景】

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2年初,国务院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城乡和住房建设部联合印发《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

2023年1月17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改革创新佳实践案例评选启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

【模拟示例】

公园城市,由“城市中建公园”向“公园中建城市”转变,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一、表明观点

公园城市作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将城市与公园主体位置对调,实现生态绿色、城市建设的有机统一。

二、分析“公园城市”的生态、经济意义

1.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

2.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把绿色低碳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着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和绿色资源体系,利用公园城市发展,推动形成转型发展新路径,探索出城市“绿色”与“金色”的价值转换新路径。

3.“公园城市”建设例子。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公园城市形态充分彰显,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衔接融合,我国各省市也做出了积极尝试,比如成都当选全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南京“十四五”期间将遵循“公园城市”理念,逐步建立城乡融合、城市公园-郊野公园一体化的全域公园体系;上海为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实施“千园工程”。

三、“公园城市”发展现存问题

1.公园城市大的难点在于“协调”,公园规划建设涉及不同部门,是一个版图特别大的系统工程。

2.不同地区城市发展层次不同,有些城市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离公园城市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现有的公园主题设计单一、生态建设粗糙,与城市衔接僵硬。

四、建议

1.加快公园绿地系统建设。加大公园、带状公园、带状绿地有机更新和升级改造力度,大力促进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群众需求有机融合。

2.打造集园林科普、园艺销售、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园林景观、商业及生产综合体,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多部门联动协作完善公园改造及功能完善等相关工作,协同林地、公园用地、河道用地,林业、园林、水利、农管、水道等部门建立专项合作小组。

4.加强园林建设投入力度,引进专业人才,加大资金投入,开展合作建设。利用智能系统设备等。*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数据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2023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全国公务员招考要求、招录公告、职位表、大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