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江口海战(谁是白江口海战的将领),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其舟四百艘,烟焰飞扬,余海水皆赤,大败而去。-旧唐书。《刘仁轨传》
两国历史上第一次纠葛发生在李唐高宗时期,史称白江口之战,这场战争,大唐一战就打掉了日本千年野心。此后,日本败得服服帖,派大批遣唐使来学习李唐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一千多年来,毕恭毕敬地对待中国。
公元一世纪左右,朝鲜半岛进入三国时代,分为高句丽、高丽、新罗、百济三个国家。6世纪时,由于中国隋唐王朝的入侵,高句丽与突厥、百济、百济、百济及百济等国结盟,中国与受高句丽、百济威胁的新罗国结盟,而中国与受高句丽威胁的新罗国。
公元前660年(唐显庆五年)三月,在高句丽国支持下,百济国大举入侵新罗国,新罗军接踵而至,新罗武烈王向中国求救。唐高宗命大将军苏定方统帅,率13万唐军东渡百济。七月,百济军大败,百济王及百官逃往长安,百济王朝垮台。
661年,百济僧人道琛与百济遗臣密谋复国,两次派使者前往日本乞讨,并请求放还在日本做人质的百济僧人道琛。
公元前662年春,日本天智天皇命令阿昙比罗夫率领170艘战船,护送百济王子回国。百济王子回国后,被扶位百济王,组织百济遗民对抗唐军,日本在朝鲜半岛试图扶持亲日政权,向百济政权提供了大量援助。
但是好景不长,公元663年,刚刚拼凑起来的百济朝廷由于内部权力不平等而发生内斗,由于百济王子要求日本派重兵入朝,白江口海战就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
在日本出兵支援百济的消息传到中国之后,唐高宗立即派右威卫大将军孙仁师率军增援百济和百济军。
九月,唐军会合,刘仁轨决定先攻取“群凶所聚”的百济军巢周留城,认为“若克周留,诸城自下”。这样唐军就分成两路:孙仁师、刘仁愿、新罗将军金法敏率军从陆路到周留城;刘仁愿与部将杜爽,刘仁愿与他的部下,刘仁愿和他的部下,金法敏从陆路出发;刘仁愿与部分道扬镳,以水为界。
九月二十七日,日本支援百济的水军先头船在白江口遭遇刘仁轨军,双方展开交战,日军被迫撤退。二十八日,日军将领与百济国王会商,认为日军有四百多艘,唐军只有百余艘,对自己的实力作了盲目的估计,认为“我等着争先,必自退”,并认为日军“有四百多艘战船,对其过于过高地估计,‘我等也不能再来’,结果就是‘出水而出’,结果是‘输了’。
白江口惨败后,百济王逃到高句丽,余部全部归降,百济国完全灭亡。
白江口海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入侵朝鲜半岛的野心,日本天智天皇深恐唐军进攻本土,从公元664年开始,在国内耗费巨资,彻底粉碎了日本入侵朝鲜半岛的野心,日本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并于公元664年开始,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
大学院校在线查
有疑问就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