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盛世(四大盛世是哪四大),从秦始皇完成华夏大一统计开始,到清朝灭国,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其实大盛世也只出现了四次;所谓大盛世,是指历史上社会发展的某些特定阶段,在较长的时期内,国家富裕,军队强大,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极致。
但在这四个盛世中,前三个是中国人永远的骄傲,因为当时的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真正达到了汉朝陈汤所说的犯我强汉,虽远必诛;但第四个,似乎有点自吹自擂。
一:汉武盛世
汉武盛世是指西汉武帝时期的国家极盛状态,汉武帝刘彻十六岁登基称帝,当时的西汉经历了汉高祖刘邦消灭异姓王切除分裂危险,实行无为治疗,国家开始复兴,然后经历了吕后、汉文帝、汉景帝的休养,国家人口和财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刘彻登基后,汉武帝的最大目标不在于像祖辈一样继续积累财富,而在于建立国家的民族统一认识和民族骄傲,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取得胜利,开拓领土,特别是击败世仇匈奴;汉武帝也确实如此,在窦太后去世后,汉武帝能够掌握国家的大权;后来又出台了一系列国家改革措施。
为了巩固皇权,中央设立了中朝,为了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级官员的监督,在地方设立了十三州部的刺史,使六百石级的刺史监督二千石级的郡国守相。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用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回中央。在文化上,董仲舒提出了废除百家,尊重儒术,统一思想。
但汉武帝最大的政绩还是不断地在外面取得胜利,建立民族自信吧;汉武帝时期,国威雄伟,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到目前为止,直到西汉乃至东汉灭亡,无论国家多么混乱,但对周围的异族却始终保持着强硬的势态,动辄灭亡,真是独汉以强亡啊!
二: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唐朝经历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等,中期虽有动荡,但并不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到唐玄宗李隆基时,更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太平公主合作,李隆基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后,李旦再次登基为帝,但不久便让位给儿子李隆基。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勤于政事,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的政权。唐玄宗注意混乱反正,使用姚崇、宋璟等贤相,鼓舞人心,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时期,中国军队历史上首次击败中亚,即历史上默默无闻的罗斯之战,战争对手是阿拉伯帝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时期。
罗斯之战之战失败了,但唐朝远征军最多的时候也只有2万4千人,阿拉伯帝国军队达到了30万人的巨大,而且这2万4千人中,真正的唐朝军队不知道有多少是仆从国的雇佣军,唐朝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这些仆从国的雇佣军背叛。
三:永宣盛世
事实上,所谓永宣盛世,主要是指永乐盛世,但在明宣宗时期,大明帝国的国力达到了顶峰,因此合称永宣盛世。俗话说得好,自乞丐皇帝朱元璋北伐中原以来,蒙元在中国统治之后,又平定了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了中国。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方面进行了改革,经过洪武朝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被称为洪武之治。
但朱元璋选的继任者朱允炆实在不太合格,后来在剪掉各位叔叔军权时,被四叔燕王朱棣赶走,朱允炆从此失踪,朱棣登基称帝,即永乐大帝;朱棣在位时,政治改革机构,设内阁。
对外五次征服蒙古,收复安南,在东北设奴隶干都司,在西北设哈密卫,在西南设大古刺、底马撒、底武刺等宣慰司,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南北边防,多次派遣中国地图完整的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交往,加强南海经营
1421年迁往北京,对加强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文治武功大大提高,历史上被称为永乐盛世。朱迪的儿子孙子也很好,继续发展国力,大明国力达到顶峰,历史上被称为仁宣之治。后人称这三代爷爷孙子为永宣盛世。当时的大明帝国,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国力,都是世界第一。
四:康乾盛世
我们所说的康乾盛世,真不想说,有点丢脸,真不知道哪有资格称之为盛世?一百三十四年来,这位爷孙三人统治,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期,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原有的体制框架下达到了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快速增长,疆域辽阔。
但是盛世局面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由于制度僵化,对内实施民族压迫,对外关闭国家,政治腐败与社会矛盾日益激烈,各种衰败的象征逐渐显现出来,而清廷的社会统治与管理能力也日益衰弱。乾隆后期各种民变相继爆发,也标志着清朝开始走向衰落,清朝遂陷入衰落的嘉道中衰世。
事实上,平心而论,一直只相信中国历史上只存在过三个盛世,分别是汉武盛世、开元盛世和永宣盛世;事实上,五代十国时期,还有一个吴越盛世,却没有得到历史的认可,与康乾盛世一般,有一种自吹自擂的感觉。
大学院校在线查
有疑问就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