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四季,秋天
【名句】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出处】
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注】
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峨眉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①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② 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说明】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大约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以前,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全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意境清朗秀美。
【赏析】
“峨眉山月半轮秋”这句是仰视之景,点出了远游的时令。秋高气爽,峨眉山上一弯明月当空,月色如水般轻柔。“秋”字形容月色之美,李煜有“春花秋月何时了”之句,春花、秋月都是指美好的事物。“半轮”是月的形状,弯弯如小船,秋月由山托出,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影入平羌江水流”这句是俯视所见。“影”指月影,平羌江即今青衣江。“入”和“流”是指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上句描写的是静态的月,下句由江水流动及诗人行舟,描写的是动态的月影。景色柔和,构思巧妙,意境优美。
更多名师名句请关注“诗词网”的“名师名句”栏目。
大学院校在线查
有疑问就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