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自动化类专业(大类招生)专业介绍

Ai高考 · 专业信息
2022-07-20
更三高考院校库

自动化类专业(大类招生)

Career In Business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自动化类专业(大类招生)专业介绍

自动化类专业(包含自动化、智能装备与系统两个专业)自2021年开始实施按大类招生,学生进校一年后根据学校相关规定进入相应专业学习。

自动化、智能装备与系统两个专业隶属于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属于新工科。本学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坚持“学生求学,教授治学”的办学理念,坚持“校企合作,科教协同”的办学特色,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本、硕完整的育人体系,为广西重点学科,就业前景广,发展空间大,考研升学率高。

本学科拥有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省部级教学名师、广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优秀师资队伍,许多教师加入中国电子学会学术委员会、全国自动化协会等学术组织,拥有广西八桂学者、广西特聘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八桂名师等专家级师资,本学科设立专门的学科竞赛指导队伍,在每年的国际、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取得了非常优越的成绩,多次获得特等奖及一等奖等级。

本学科拥有“智能综合自动化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广西教学示范实验中心、自动化虚拟示范中心、《自动控制原理》广西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和《电路分析基础》广西一流课程。

一、自动化专业

专业概况

本专业创办于1985年,是有着36年历史的老牌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在湖南、广东、广西按“一本”线招生,拥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广西重点学科、“智能综合自动化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广西教学示范实验中心、自动化虚拟示范中心、《自动控制原理》广西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5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近年来获五项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0多项,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等30多项,依托学科优势,始终坚持“科教协同”育人。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网络控制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与优化、系统运行、科技开发等方面应用与研究。主要服务于国家机关、政府的职能部门、高新技术企业、研究机构、中外资企业等,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师资力量

专业学科优势突出,现有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其中博导2人、教授8人、副教授9人,博士9人,广西优秀专家2人,入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3人,“广西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学校杰出教学贡献奖名师1人。本着为国家及区域经济服务的宗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凝练已形成三个特色科研团队,分别是非线性控制与过程质量控制研究团队、新能源汽车电子与控制研究团队、机器人智能控制与图像处理研究团队。

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集自动控制与系统、电子信息、计算机于一体的宽口径、综合性专业,面向国家主产业及新型产业、国防建设和工业信息化建设,以自动控制和信息系统相融合,以信息获取、传输和控制为主线,以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及智能控制为三大核心模块,不断跟踪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坚持“学生求学,教授治学”的办学理念,坚持“校企合作,科教协同”的办学特色,坚持产业需求驱动教学全面改革,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自动控制、计算机软硬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相关知识,能够在自动化及相关领域从事系统设计、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和技术管理等工作,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研发和应用人才。

既重视“第一课堂”专业基础知识教授和专业技能训练,又重视“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活动的开展,对各个教学环节实行高标准、严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基础知识扎实,而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科技竞赛获奖率及获奖等级在全校各专业中名列前茅。

鼓励学生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考入的国内高校主要有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大学深圳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出国留学的高校主要有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国桑德兰大学、日本福岗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

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就业质量好,主要在珠三角、长三角和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类高新技术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家机关从事软硬件设计、技术研发、生产测试、项目管理等工作,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科学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岗位胜任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任职单位的高度赞誉。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自动化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机器人技术、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近几年,随着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科技战略的提出,自动化领域人才社会需求量大,就业质量好,薪资水平高,本专业毕业生非常受现代科技企业、智能制造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青睐。

自动化专业典型代表应用案例“视觉引导协作机器人系统”和“电动汽车系统”如下图所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自动化类专业(大类招生)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具有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掌握自动控制理论、电子信息、智能控制、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等较宽领域的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工程知识和扎实的自动化专业技能,能在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智能控制、自动化仪表与检测、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自动化工程及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工程设计、产品制造、管理维护等方面工作,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五年左右预期具有如下能力:

1

具有健全人格、良好的理工和人文素养;

2

具有较宽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扎实的自动化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具备承担自动化工程项目的能力;

3

具有工程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及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4

具备良好的主动发展意识,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5

具有良好的表述能力与国际视野,能在自动化相关领域胜任技术和工程管理角色。

培养要求

本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十二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与技能的要求:

1、工程知识: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相关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

在信息收集、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应用本学科领域必需的工程基础与专业知识,对自动化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归纳、表达和分析,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

针对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确定设计开发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单元(部件)或子系统,并考虑其相互之间关联和影响,能够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综合考虑社会、健康、法律、安全、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

能够运用自动化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本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实验结果、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选择运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相关技术和工具进行模拟、分析与预测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

能够基于自动化相关职业和行业背景知识,能分析和评价生产、设计、研究、开发等对社会、健康、法律、安全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自动化领域的生产、设计、研究、开发等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影响。

8、职业规范: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诚实守信,履行相应的责任。

9、个人和团队:

能够在自动化领域的生产、研究和开发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10、沟通:

能够就本专业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复杂工程设计中的问题与业界和同行进行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

理解工程相关的管理和经济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应用。

12、终身学习:

对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与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2、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信号与系统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等。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电子认知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机械工程训练、程序设计训练、电子工程训练、数模电综合工程设计、自动化复杂系统工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要求实践教学一般不少于课内教学总学时的25%。

4、主要专业实验: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电子电路CAD技术实验、EDA技术实验、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自动控制系统实验、过程控制实验、机器人综合实验、PLC工程应用综合实验等。

一、毕业合格标准

1、学生修满所规定的毕业学分≥165;

2、完成第二课堂 8 学分。

二、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1、标准修业期限:四年;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二、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

专业概况

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是教育部批准2019年新增的本科专业,是将自动化、网络化和传统的装备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具有传感、分析、推理、决策和控制的先进智能装备及系统,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融合。

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未来典型应用领域是“智能装备制造系统”、“AI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设备制造”、“智能化生产线的研发、升级和改造”等方向,如下图所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自动化类专业(大类招生)专业介绍

师资力量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博导1人、教授8人、副教授9人,博士9人,广西优秀专家2人,入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3人,“广西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学校杰出教学贡献奖名师1人。在学科竞赛方面,具有一支非常优秀的教师指导团队。

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教育部2019年批准新增的本科专业,为满足国家发展先进智能装备需求而设立,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融合,以智能装备与系统为目标方向,为国家培养现代制造业迫切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使人才具备复杂控制、智能感知、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及优化决策方面的理论基础,掌握智能装备系统设计理论体系,能够设计、研制智能装备系统,从而服务我国现代制造业和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具有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掌握智能装备系统理论、电子信息、智能控制、计算机技术、机器人技术等较宽领域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工程知识和扎实的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技能,能在智能装备、智能系统、智能控制、机器人运动、计算机控制系统等智能装备工程及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服务、装备设计、产品制造、管理维护等方面工作,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五年左右预期具有如下能力:

1

具有健全人格、良好的理工和人文素养;

2

具有较宽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扎实的自动化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具备承担自动化工程项目的能力;

3

具有工程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及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4

具备良好的主动发展意识,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5

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表述能力与一定得国际视野,能在自动化相关领域胜任技术和工程管理角色。

培养要求

本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十二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与技能的要求:

1、工程知识: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相关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智能装备与系统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

在信息收集、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应用本学科领域必需的工程基础与专业知识,对智能装备与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归纳、表达和分析,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针对智能装备与系统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确定设计开发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单元(部件)或子系统,并考虑其相互之间关联和影响,能够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综合考虑社会、健康、法律、安全、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

能够运用智能装备与系统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本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实验结果、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选择运用电子、计算机、智能装备与系统相关技术和工具进行模拟、分析与预测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

能够基于智能装备与系统相关职业和行业背景知识,能分析和评价生产、设计、研究、开发等对社会、健康、法律、安全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智能装备与系统领域的生产、设计、研究、开发等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影响。

8、职业规范: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诚实守信,履行相应的责任。

9、个人和团队:

能够在智能装备与系统领域的生产、研究和开发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10、沟通:

能够就本专业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复杂工程设计中的问题与业界和同行进行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

理解工程相关的管理和经济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应用。

12、终身学习:

对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与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主干学科:

仪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2、核心课程:

智能装备系统设计、智能装备故障诊断与维护、智能控制原理与应用、无人自主系统、人工智能、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学、机械原理、机械动力学基础、模式识别、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等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电子认知实习、电子工程训练、机械工程训练、程序设计训练、机器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数模电综合工程设计、自动化复杂系统工程设计、结构设计与训练、智能装备系统的综合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4、主要专业实验:

认知实习、电子工程训练、机械工程训练、程序设计训练、机器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数模电综合工程设计、结构设计与训练、智能装备复杂系统工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一、毕业合格标准

1、学生修满所规定的毕业学分≥165;

2、完成第二课堂 8 学分。

二、修业期限与授予学位

1、学制4年,修业期限3~6年;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文章来源(官网发布地址):【点击查看官网原文信息】

官网发布缓存图(部分):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自动化类专业(大类招生)专业介绍

2022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专业信息

更三高考为各位2022高考生提供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招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