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三高考订阅页

陆游【朝饥示子聿】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Ai高考 · 古诗词
2023-04-22
更三高考院校库

朝代:宋代|作者:陆游|

水云深处小茅茨,雷动空肠惯忍饥。
外物不移方是学,俗人犹爱未为诗。
生逢昭代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辞。
八十到头终强项,欲将衣钵付吾儿。

    译文/注释

    注释
    1.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2.茅茨(cí):茅屋。茨,用茅草、芦苇盖的屋顶。
    3.雷动空肠:腹中饥饿,空肠响动,像打雷一样。
    4.外物不移:不为外界的事物动摇。
    5.未为诗:不是诗,这里是说不是好诗。
    6.昭代:政治清明的时代。旧时的文人常用来称颂本朝。
    7.强项:刚强,不肯低头。比喻刚直不屈。
    8.衣钵(bō):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弟子的袈裟(衣)和食器(钵),后来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

    译文
    住在依山伴水偏僻的山村茅屋中,早晨起来饥肠辘辘。
    学习要有定力,不受外事外物干扰。如果志趣不高的人所喜爱的诗就不能称为好诗。
    生活自己在清明的时代,尽管虚度了年华,但要是哪天死去见到自己的先祖,还是有些话可说。
    自己已经活到八十岁了,还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从未屈服低头。如今,他希望儿子也继承他的思想和精神。

    全文赏析

    陆游晚年在山村隐居的生活,基本上恬淡闲适。但也有一些写到生活有时困苦,甚至吃不饱饭,比如这首《朝饥示子聿》。陆游有六个儿子,基本都在外地做一些小官。这个子聿应该是他最小也是最疼爱的儿子。山村生活,子聿陪伴他的时间也最长。他们养鸡养猪,种蔬菜,甚至下地耕作。晚上一起看书学习。

    首联描写自己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窘迫的情况。深山中,云雾笼罩着一处低矮的茅屋,一弯溪水从茅屋旁流过。清晨,诗人早早地起来,饥肠辘辘,饿着肚子读书。因为时常忍饥挨饿,已经成了习惯也没什么。读着读着,想到自己努力奋斗的一生,觉得有许多话要对儿子说。

    颔联和颈联就是告诫儿子的话:只有专心致志地读书,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才是真正的求学。那些志趣不高的庸俗者所喜爱的诗,算不上真正的好诗。只要认真攻读,书读多了,自然能辨出好坏来。“我”虽然生在政治清明的时代,虚度了几十年,但死后见到先人还是有话可说的,“我”对得起他们。实际上就是诗人教育儿子要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尾联是说,作者已经活到了八十多岁,还性格刚直,不屈从于他人,不改变自己的意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但是,“我”老了,不能再报效祖国了。“我”是想把“我”的思想,“我”的学问传授给你啊!



    2023高考备考攻略

    高考资讯推荐

    古诗词

    更三高考古诗词频道整理了古诗词名句、古诗词鉴赏、古诗词大全, ... [进入专栏]

    报考信息

    动态简章计划录取分数